书城古代言情后宫孽杀:落尽梨花春又了
1228300000392

第392章

待到积雪终于消融,春风拂过秀明湖,枝叶上的叶子渐渐抽出新芽的时候,大肃朝出了一件惊天的事,靖海王谋反了。

这样的消息在市井如旋风般的传,老百姓由开始的不信,疑惑,到后来的恐慌,日子在日复一日的忐忑猜测中过中,终于,在三月底四月初,山花开满秀明湖畔的时候,靖海王的大军兵临城下了。

城里城外一片混乱,老百姓在安逸了几十年后,终于相信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除了后悔当初没有早些离开京城,就是忙不迭的拖儿带女,尽相而逃。

战事十分惨烈,皇帝亲自披甲上阵,全城将士誓与京城共存王,长矛大刀落下,飞溅而起的是谁的鲜血,马蹄过处,以命践踏的是谁的江山,人性的贪婪和残虐于此时完完全全的释放,血喷在脸上,滚热的是自己的胸膛。

这样的战事并没有持续很久,靖海王平日行事残暴,恨他的人比比皆是,而得人心者得天下从来都是名言至理,这样的一场谋乱,在各路勤王大军相继赶到后,以干净利落的方式而告终,靖海王一败涂地,战死军前。

然而皇帝并没有为此而高兴,在混乱中,后防空虚的紫泉城里被人暗地潜进,他们为了扰乱阵前军心,竟然在当今太后所居住的容寿宫放了一把火,那日的风是极大的,火势一起,再无救灭的可能,尽管宫人奋力抢救,亦是徒奈其何。

而当日火起时,荣寿宫里除了太后,还有前去相陪的周贵嫔,叛军放火时,预先将容寿宫的前后各个门户锁死,只听太后和周贵嫔在里面不停的大声呼救喝骂,却是逃生无门,竟然被活活烧死在里面,皇帝在阵前告捷回宫一闻此讯,顿时一个踉跄,当场晕倒在地,在边上的宦官群臣好一阵呼唤下,他才幽幽醒转,不觉大哭不止,没一会儿功夫,竟然晕厥过去好几次,听者伤心,闻者亦无不随之流泪。

然而事情过去没有多久,朝堂上却又爆出了一件极惊人的事情,当朝宰相裴正远上折子为子喊冤,道儿子裴栩安和头年被赐死的皇贵妃沈氏之间并无不轨,因着小时候裴栩安长住在舅舅家中,和舅舅家的几位表兄弟以及表姐妹见得多了些,却绝无私情,太后不知道听信了谁的言语,偏皇贵妃的姐姐又是个糊涂的,竟就被人利用了,请皇上明察,还儿子裴栩安以及含冤死去的皇贵妃一个公道。

都知道皇帝正为了太后的死而伤悲,裴正远这样的话一说出来,满朝文武全都吓了一跳,他话虽然说得晦暗不明,然而大家都知道,当初力争要将皇贵妃沈氏赐死并带来皇贵妃的姐姐作证的正是太后,如今他这样一口一个冤枉,岂不是妄图乘着太后已死,在这儿大翻旧帐么?

群臣都道皇帝必定是要震怒的,就有人在边上等着要看裴正远的笑话,然而皇帝却并没有如他们想象般的发怒,他只是紧了眉头思索了一番后,语气平静的问,“宰相,你可一证据?”

裴正远一鞠到地,斩钉截铁的道,“有。”

“你说。”

却依旧是沈婉秀,头年被英宏一怒之下命出了家的,此时一身僧衣僧炮,人也清瘦了许多,一进了金銮大殿,就哭着跪下喊冤,将国舅府怎么找到她,太后怎么威逼她,一一说了个清楚,只是里面稍有变动,太后允诺她进宫为妃的事绝口不提,只说是太后诱哄她,说如果她这样说了,太后就看在她的面上,饶她妹妹一命,她为了妹妹,无奈只得被逼说谎欺君。

此话一出,满朝皆惊,英宏的脸上渐渐有了怒色,像是信了她的样子,就有惯会揣摩圣意的人飞快的在心里盘算起来,皇帝当年对沈氏皇贵妃的情意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太后如今已经死了,余下的国舅府自当年犯下事后,虽说因为有太后出面而满府都保住了性命,此时亦只是风中残烛般的不禁一提,皇帝对国舅府亦似已无半点情意。皇后死后,国丈府的势力亦是一落千丈了,而皇贵妃被赐死后,私下里常听人传,皇帝为此伤心不已,而沈氏一门虽说被削了职,府中财务却不动分毫,更常暗里有人见到有宫内的太监进出沈府,据说都是去探望沈府的那二位夫人的。

死了的人且不管她,由此看来,活着的人里,沈府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定是重过了国舅府的,更有那宰相府和沈府是姻亲,而事关宰相府少公子,裴正远却并未受到半点牵连呵,里面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谁不会算呢?

于是很快的,就有人跟着附和起来,先是模棱两可的,随着皇帝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为沈妃喊冤的人也就越来越多,都道,当日皇贵妃那样贤德温良的人,必定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想来定是有阴狠的人嫉妒,暗里下手污蔑于她,说不定,先皇后和瑾夫人之事亦是别人栽赃的了。

皇帝终于开了口,“此事干系重大,着大理寺卿好生去查。”

大理寺卿磕首应允,领旨而去,然而这件事已经过去多时,当事的人全都非死既亡,死无对证了,又如何去查哦,不过是揣摩着皇帝的心意起了一份折子送上去罢了。

承乾二十三年五月初十,皇帝下诏天下,先皇后久居宫闱,德行有亏,欺心瞒上,不配为天下之母,夺去皇后封诰,将棺梓迁出皇家陵寝,以妃礼葬入普通妃陵,瑾夫人毒害龙裔,死有余辜,将棺梓从妃陵里逐出,葬如乱葬岗。皇贵妃沈氏乃是蒙冤屈死,今恢复皇贵妃封诰,其父兄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