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态度
1252500000003

第3章 态度:职场的第一竞争力(2)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从郊外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命名为“花盆土”,向不见泥土又爱花的上海人出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房。在长期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而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梯子、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清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员工,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了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卧铺车厢,向他要一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经交换过一次车票。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有赖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看法,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或成或败,关键在你的态度。

一个人对他的事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果实。不同的态度塑造不同的人,也缔造不同的人生。我们并非是完全被动的,我们可以选择面对事业用什么样的态度。在情商的概念中有一条相当有影响力的说法,叫做“操之在我”,就是说事物如何发展都是在于“我”,而非其他。

态度第一,能力第二

如果说,出身和学历是走向成功的阶梯,那么态度就是使你迈向成功的助推器。很明显,出身和学历一旦成形,便很难改变,而态度则不同,态度可以靠自己来把握。一位哲人曾说,人生所有的能力都必须排在态度之后。拥有好的态度的员工要胜于只有能力而态度不好的人。“态度胜于能力”这句话初听时或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如果你能细细品味,便会理解到它的分量有多重。

邓林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出了道物理难题,叫邓林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邓林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邓林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邓林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结果是,邓林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邓林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邓林心中很不服气,因为他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邓林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较高的职称,邓林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邓林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他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邓林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

约一个小时左右,邓林便完成了试题。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他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他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邓林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邓林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出——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邓林的能力不容置疑,但只拥有能力是不够的,认真的态度更胜于能力。邓林的这次失败不仅值得他自己深思,也值得职场中的每一个人深思。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制造著名的V-8汽车时,明确指出要造一个内附8个汽缸的引擎,并指示手下的工程师马上着手设计。

其中一个工程师认为,要在一个引擎中装设8个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对福特说:“天啊,这种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以我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愿意和您打赌,如果谁能设计出来,我宁愿放弃一年的薪水。”

福特先生笑着答应了他的赌约,因为福特坚信自己的设想:“尽管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这种车,但无论如何,只要多搜集一些资料,并把它们的长处广泛地加以分析和改进,是完全可以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后来,其他工程师通过对全世界范围的汽车引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精心设计,创造了奇迹。他们不但成功设计出8个汽缸的引擎,而且还正式生产出来了。

那个工程师对福特先生说:“我愿意履行自己的赌约,放弃一年的薪水。”

此时,福特先生严肃地对他说:“不用了,你可以领走你的薪水,但看来你并不适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

态度的作用就是这样,不同的态度,会引导你走向完全不同的未来。我们的工作中常常并存着两种态度:要么努力挑战困难,要么就是不同能够地用借口来辩解。前者可以带来成功,而后者只能坠入失败的深渊。

当格兰特将军赢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开辟了美国历史的新篇章后,很多人开始寻找格兰特制胜的原因。在格兰特将军做了美国总统后,有一次,他到西点军校视察,一名学生毕恭毕敬地对格兰特说:

“总统先生,请问西点军校授予您什么精神使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

“没有任何借口。”格兰特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如果您在战争中打了败仗,您必须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时,您怎么做?”

“我唯一的借口就是:没有任何借口。”

我们常常发现,同样一起到一个公司工作的人,同样的起点,但是,几年之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人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比。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卓越的态度助你脱颖而出

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天长日久,他就会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有价值的人。

有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格林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工人?”

格林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

格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格林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在格林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

后来,这个男孩成为一位著名的企业家。

男孩是普通的,但他又是特别的,特别在他对自己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后来的成功自然是预料之中的事。

李勇生活在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中,因为兄弟姐妹比较多,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到一家百货公司去打工。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工作下去,每天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想办法充实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工作境况。

经过几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后,他注意到主管每次都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商品的账单,而且账单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他便开始在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仔细研究那些账单,并努力钻研学习与这些商务有关的法文和德文。

有一天,他看到主管十分疲惫和厌倦,他就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由于他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以后的账单自然就由他接手了。

过了两个月,他被叫到一间办公室里接受一个部门经理的面试。部门经理的年纪比较大,他说:“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40年,根据我的观察,你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在工作中改变自己,以适应工作要求的人。从这个公司成立开始,我一直从事外贸这项工作,也一直想物色一个助手。这项工作所涉及的面太广,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的知识很庞杂,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要求也特别高。现在,我们选择了你,认为你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我们相信公司的选择没有错。”

尽管李勇对这项业务一窍不通,但是,凭着对工作不断钻研、学习的精神,他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半年后,他已经完全能胜任这项工作了。一年后,他接替了那位经理的工作,成了这个部门的经理。

用最卓越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甚至是加倍的报偿。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对工作的用心不会付诸东流,成长的机会也会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

职场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只要我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就会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章要义

·在充满竞争的生存环境里,要么就进取,进而胜出;要么就被淘汰,成为成功者的垫脚石。

·一个人对他的事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果实。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用最卓越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甚至是加倍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