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1254800000001

第1章 序言:三千宠爱在一身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大概是深宫大院中众多皇后们的一种生活写照了。相思什么呢?或许是昔日君王临幸时的荣耀与幸福吧。而此后,她们只能在这深宫大院中“坐愁红颜老”了。真可谓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同样是入宫为后,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种“春从春游夜专夜”。的热闹场面了。为何同为皇帝的妻子,有的人能把皇帝的三千宠爱都集于一身,惬意地享受皇帝的专宠;而有的人却只能把那看成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任凭皇帝在妃嫔中流连而自己独守空房。虽然她们都贵为“国母”,同样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和让人羡慕的家世、学才。但实际上,在名誉的背后,有的皇后是十足的深宫怨妇。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皇朝历史,皇后也就多得不计其数了。史书上对皇后的记载,原本就很少浓墨重彩,有的只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无从考证,因为她们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她们的丈夫——自称为真命天子的皇帝。但是,能享受到皇帝专宠的皇后,待遇自然就不一样了。对于这样的女子,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会有一些深入细致的描写,用今天的话来说,她们可算得上是“名人”了。

这些“名人”皇后为什么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呢?当然,这里面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说:胸有城府,有家世作支撑,等等。但是,不可忽略的就是她们大多天生丽质,而后天注重养生,再加上有心计、有背景等因素,以此紧紧拢住君王的心。比如那位后来也贵为皇帝的武则天,她活了81岁,一生身体健美容颜靓丽,高宗在世时,就只对她恩宠有加。当然,这首先是和她的自身先天条件以及后来的宫廷富贵生活有关,但她善于养生和养颜也是很重要的。

养生,古称“摄生”、“保生”、“卫生”、“道生”等,是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防病祛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重视养生之道,经过后世医学家、养生学家的不断总结、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方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家。在这悠久灿烂的养生文化中,食疗养生文化又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文化苍穹中一颗耀眼的恒星。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食疗为先”之说。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也就是说许多食物又是药物,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而且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也是食疗养生文化的基础。

俗话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调整饮食作为一种养生健身方法,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据《周礼》记载,早在周代初期宫廷里就有了分管食疗药膳的“食医”。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将许多食物作为药物的记载,其中包括谷、米、果、木、草、鱼、禽、兽等,具体的如:大枣、芝麻、葡萄、核桃、百合、莲子、蜂蜜、山药、赤小豆、龙眼肉、食盐、葱白、灵芝等。

唐代药王孙思邈强调“食能拌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认为“能用食平疗,释情遗疾者”才堪称“良工”,又说“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另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五味均衡!《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中医普遍认为:饮食中五味入五脏,充养五脏。但是,五味不均衡、五味太重反而会伤五脏。《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金匮要略》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这些无不说明五味对人体内脏健康所做的巨大贡献。

虽说皇后在宫中锦衣玉食,但御医们考虑到皇后的健康问题,因此给皇后推荐的养生食谱也是以清淡为主,讲究五味均衡。比较起来,现代女性对于太咸、太辣的食物就显得毫不在意了:麻辣火锅、水煮肉片、水煮鱼等吃起来不停。现代人的口味已经比古代人重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女性越吃越好而病却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所以,生活中一定要饮食清淡。本书主要是走进历史,去探寻古代一些皇后的养生饮食之道。历经千百年,这些饮食从名称到做法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变化。虽如此,养生的意图并没有变,这也就更能为现代人服务,尤其是现代女性。

书中着重介绍了一些养生的粥品、菜品,而女性每天的膳食还应以常规的谷物类为主。《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由此充分说明人类的饮食应该是以粮食为主,辅以其他成分。五谷是种子,种子中蕴含的是无穷的生命力,进食谷物太少会导致人体的营养和热量不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现在有些人,尤其糖尿病患者,认为就应该少吃粮食多吃肉、菜,其实这是错误的。目前的西医学也认为,不论中西,应该以粮食为主,糖尿病则应该控制总热量,而不是控制粮食。值得注意的是:进食油腻之物过多,容易使人产生内热、痰湿、湿热等,不利于健康。在饮食中还要少吃动物内脏。《金匮要略》曰:“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

书中食谱虽是历代御医为皇后设计,但是她们的养生美容之法,对今天的女性们仍然适用。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编者用了一些尽可能贴近现代人习惯的语言揭示这些食谱,以便于人们更好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