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1254800000011

第11章 芙蓉帐暖度春宵—御医推荐给皇后的滋阴壮阳食谱 (2)

【原料】鳗鱼1斤,生姜6钱,黄酒1斤,食盐4钱,醋适量。

【做法】将鳗鱼去鳃和内脏后洗净置于锅中,加入黄油及适量清水用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熬至鱼烂熟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养阴、清退虚热之功效。

【用法】佐餐食用。食用时适量拌入食盐和醋。

沙参鹅肉汤

【原料】鹅肉、瘦猪肉各半斤,淮山药6钱,北沙参、玉竹各3钱,精盐、黄酒、胡椒粉、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做法】将鹅肉、猪肉分别洗净,放入沸水锅中氽透,捞出,沥干水,切成丝,待用;把淮山药、北沙参、玉竹分别去杂,清水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扎口,待用;将煮锅刷洗干净,置于火上,注入鸡汤,放入鹅肉丝、猪肉丝、药袋、精盐、黄酒、胡椒粉、生姜片,锅加盖,共著至肉熟烂,淋上鸡油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补虚,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用法】佐餐食用,可以常服。

豆蔻炖乌鸡

【原料】母乌骨鸡1只,豆蔻6钱,草果2颗,调料适量。

【做法】将母乌骨鸡宰杀,去毛及肠杂后洗净。将豆蔻、草果炒存性,装入纱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口。将处理好的乌鸡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至鸡肉熟烂为止,去药袋,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养阴退热、补中止渴、行气暖胃之功效。

【用法】早、晚空腹时吃鸡肉,喝汤。

金针菜炖水鱼

【原料】水鱼1只(约1斤),猪瘦肉4两,金针菜6钱,木耳3钱,调料适量。

【做法】将金针菜、木耳(浸开)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水鱼用热水烫,削开,去内脏,洗净,斩成块。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放开水适量,炖盅加盖,隔开水炖1个到1个半时辰,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降火,补肾和血,适用于阴血不足,体质虚弱者。

【用法】佐餐食用。

玉竹炖白鳝

【原料】白鳝1斤,淮山药、玉竹各1两。

【做法】将白鳝去内脏,洗净,切短段;淮山药、玉竹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1个时辰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退热生津,适用于阴虚津亏之人。

【用法】佐膳食用。

清热养阴代茶饮

【原料】橘红15钱,炒枳壳15钱,甘菊3钱,炒谷芽3钱,霜桑叶3钱,羚羊5分,鲜芦根2根,带心麦冬3钱。

【做法】水煎,温服。

【功效】此方主要功效在于滋阴清热。

【用法】煎汤服用或者代茶饮都可。

第四节 邵皇后的补益调经食谱

邵皇后入明宫后,也许是因为压力过大,她的健康慢慢受到损害。尤其是进宫几年后,她常常出现月经紊乱、体虚乏力的症状。后来,她召太医进宫为自己诊脉看病。太医在诊过脉后告诉邵皇后,她是由于肝肾虚弱而引起月经不调。太医给皇后开了一些调补的中药后,又给她列了一份食谱,由御膳房负责给皇后的饮食做合理搭配。

此食谱主要包括:红枣乌鸡汤、羊肉粥、黄酒炖猪皮、益母草炒荠菜、芝麻肝、珠玉粥、乌贼骨炖鸡、玉米须炖瘦肉、当归生姜羊肉汤、吴茱萸粥、荔枝干炖莲子。

红枣乌鸡汤

【原料】乌鸡、红枣四五颗,莲子10来颗,枸杞少许,薏米少许,姜两三片,葱一小段。

【做法】将整只鸡用清水煮开。将鸡取出后,换水烧热待用。把准备好的配料塞到鸡肚里后,再放回烧热的清水里煮。先用大火烧开,改为文火炖约1个时辰。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红枣自古以来是补血佳品,而乌鸡更能益气,滋阴,经常服用可以调节月经紊乱,同时还可以滋养肌肤,起到美容功效。

【用法】佐餐食用,经常服用效果更好。

羊肉粥

【原料】鲜羊肉半斤,大米2两,葱、姜、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一起熬粥,至羊肉熟烂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痛经。

【用法】每天早饭时食用,可常食。

黄酒炖猪皮

【原料】猪皮2斤,黄酒半斤,白糖半斤。

【做法】将猪皮洗净后切碎,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黄酒即可。

【功效】养血益阴,滋肾养肝。可治妇女血虚乏力、月经不调等症,对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用法】每日2次,用开水冲化后温服。

益母草炒荠菜

【原料】鲜益母草1钱,鲜荠菜1两,菜油适量。

【做法】将鲜益母草、鲜荠菜洗净,切断。把铁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热,放入鲜益母草、鲜荠菜炒熟即可食用。

【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调经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血淤型月经过多特别有效。

【用法】1天两次,服至血止。

芝麻肝

【原料】猪肝半斤,豆油两斤,芝麻二两,面粉一两,鸡蛋2个,精盐、葱、姜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精盐、葱末、姜末调好,蘸上面粉、芝麻、鸡蛋汁,再在锅内放入油,烧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猪肝,炸透即可出锅装盘。

【功效】养血益阴,滋补肝肾。但脾虚便溏或腹泻者不适宜选择此食疗方案。

【用法】佐餐食用。

珠玉粥

【原料】生山药二两,生薏苡仁二两,龙眼肉5钱,粳米二两。

【做法】先将薏苡仁和粳米煮熟,再将去皮捣碎的生山药和龙眼肉放入,同煮为粥。

【功效】健脾益气,双补心脾,月经期食用,有助气血恢复。

【用法】可做早餐食用,常食效果好。

乌贼骨炖鸡

【原料】乌贼一两,当归一两,鸡肉二两,精盐适量。

【做法】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1斤,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

【功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月经过多,颇具疗效。

【用法】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见效。

玉米须炖瘦肉

【原料】玉米须1两,瘦肉3两,精盐适量。

【做法】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1斤,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

【功效】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用法】可常食,要趁热服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5钱,生姜5钱,羊瘦肉1斤,盐适量。

【做法】将羊肉、当归、生姜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炖至肉烂,加适量的盐调味后即可服食。

【功效】温经散寒,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有寒之月经不调者服食调理。

【用法】每日一次,食肉,饮汤。

吴茱萸粥

【原料】吴茱萸、生姜、葱白各少量,粳米1两。

【做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型痛经及脘腹冷痛、呕逆吐酸。用量不宜过大,宜从小剂量开始。一切热症、实症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忌服。

【用法】可作为早餐食用,常服效果好。

荔枝干炖莲子

【原料】荔枝干20粒,莲子2两。

【做法】将荔枝干去壳和核,莲子去心,洗净后放在陶瓷罐内加水1斤左右,上蒸笼用中火蒸熟服用。

【功效】荔枝干营养丰富,能补血滋脾;莲子的作用主要是补脾固涩,两者合用,配伍恰当,因此常用来治疗脾虚型月经过多。

【用法】一日两次,连服数天,效果好。

第五节 孛儿台皇后的补益求子食谱

孛儿台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大皇后,她一生都深受成吉思汗的敬重。因屡次随军队出征,加上生活不安定,她的身体也受到了严重损害。后来蒙古的太医给孛儿台列出一些调养身体的食谱,由负责大皇后饮食的主宫们适当调配,以此调节大皇后的身体。其中当然也包含补益求子的食谱,这与大皇后的生育也有一定的关系。

此食谱包括:清蒸荷包红鲤鱼、八宝血糯羹、猪肝羹、豆腐炖鲫鱼、芋艿红烧肉、冬瓜炖鸭、明珠核桃、香酥凤卷、红烧海参、鲫鱼蒸蛋。

清蒸荷包红鲤鱼

【原料】活荷包红鲤鱼2条,水发香菇5钱,精盐适量,黄酒适量,熟猪油5钱,姜块适量,葱白适量。

【做法】红鲤鱼去鳞、鳃,破腹去内脏,洗净沥干水,在鱼身两边剞斜形花刀,盛入钵内,撒精盐、黄酒抹匀鱼身,腌渍片刻。将腌过的鱼放入盘中,香菇摆在鱼身上,舀入熟猪油,放葱白、姜块(拍松),上笼用旺火蒸一刻钟,至鱼眼突出时即熟,取出拣去葱白、姜块即可。

【功效】明初学者汪双池的《医林纂要探源》上记载说红鲤鱼能和脾养肺,平肝补心,滋阴养阳。特别是妇女子宫虚寒而不育者,吃了可以受孕,这可算是荷包红鲤鱼的独到好处了。

【用法】佐餐食用,可以常食。

八宝血糯羹

【原料】血糯米1两,豌豆2钱,莲子10颗,猕猴桃2钱,桂圆4颗,松子1钱,红糖、姜末各适量。

【做法】将血糯米淘洗干净,用家用磨浆机磨成粉;豌豆、莲子、桂圆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用小火焖烂;松子炒熟,猕猴桃去皮切丁,待用。血糯粉加水调好,倒入煮豌豆、莲子、桂圆的锅中煮熟,加红糖、姜末调味,撒入猕猴桃丁和松子仁即可。

【功效】本品能滋阴补血。

【用法】每天早饭时服用,可以常食。

猪肝羹

【原料】猪肝4两,鸡汤6两,盐、黄酒、葱姜汁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二刻钟,沥干,加鸡汤切碎,用粗纱网过滤,加入调料搅拌均匀,盛在小碗中,用锅蒸二刻钟左右,见其凝固即可。

【功效】本品能补血,抗疲劳。

【用法】佐餐食用,但不可食之过于频繁。

豆腐炖鲫鱼

【原料】鲫鱼1条(约重8两),豆腐4两,葱、姜、油、盐、醋各适量。

【做法】将鱼宰杀,洗净,抹干表面水分;豆腐切成小块。锅烧热,倒入油,炸香葱、姜,放入鱼略煸。锅内倒入清水3碗,用旺火烧开,加少许醋,放入豆腐块,用中火煮一刻钟左右,加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养血补钙。

【用法】佐餐,可常食,但不能与菠菜等同食。

芋艿红烧肉

【原料】扁豆3两,芋艿4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