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1254800000007

第7章 面无胭脂红霞飞—御医推荐给皇后的补血食谱 (1)

第一节 补充生命的活力资源

《内经》中说:“心生血。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身之血脉。”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流通的能力。“心主身之血脉”、“心藏血脉之气也”,是说心得到五脏元真之气的充养便能主持立脉的运行。由此可知,心主血脉有赖于心气对血脉的鼓动作用而实现。

另外,《内经》还有“心生血”的记载,王冰释为“心之阴精,生养血也”,还有一些医家认为体内的精微物质,到心脏变为红色随血脉循行的才为血,故谓心生血。

后世的中医理论也认为:心主血脉而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并且进一步指出:心脏之所以能够推行血液的运行,全依赖心气的作用。心气旺盛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从而供应全身。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盛衰及其功能协调与否,是影响心脏乃至机体健康的关键。心虚症的特点是心悸、健忘、失眠等。

众所周知,血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液运行于血管中,能营养和滋润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这种功能在人体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盛衰。如果某一脏器的功能低下,影响了生成血液的物质来源,便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因血之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而出现的症候为血虚症。

血虚症主要表现在全身虚弱,病变多因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所致。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体质虚弱,口唇指甲色淡,眼睑缺少血色,视物不清,毛发稀疏、脱落,须发早白,眩晕、耳鸣、头晕、乏力,时有心悸,四肢麻木,女性月经量少或延后,脉博微细。用现代医学手段观察可知,血象检查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补养血液,而食用保健膳食补血,可以起到既安全,又能标本兼治,改善体质的作用。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多能补血养心、养肝、固肾、健脾、和胃,适用于心血亏虚及肝血不足、心脾两虚等症。

本章就是从此出发,寻找一些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血食谱,以供广大读者参考选用。

第二节 方皇后的养心补血食谱

嘉靖皇帝的皇后方氏,入宫几年后,时常觉得肢体倦怠,心悸不宁。太医给皇后诊脉后发现皇后的症状是由于心内血气不足而引起,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帮皇后祛除此症。随后,太医给皇后列出一个食谱,交由御膳房,给皇后调理饮食。通过饮食调养了一段时间后,方皇后果然觉得症状好转。

此食谱包括:桂圆糯米粥、小麦红枣粥、藕粉粥、莲子桂圆糯米粥、藕丝羹、桂圆薏仁莲子羹、糖醋黄鱼、桂圆童子鸡、参麦甲鱼、灵芝猪肝。

桂圆糯米粥

【原料】桂圆肉3钱,糯米2两。

【做法】将淘洗干净的糯米入锅,加水2斤,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待粥半熟时加入桂圆肉,搅匀后继续煮至粥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用法】每天晨起和睡前温热食用。

小麦红枣粥

【原料】小麦1两,红枣5枚,白糖4钱,粳米2两。

【做法】将小麦淘洗干净,加热水浸胀后,倒入锅中,上火煮熟后取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洗净去核的红枣一同入锅,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起锅时加入白糖。

【功效】养心神,止虚汗,补脾胃,除烦渴。

【用法】温热食用,宜连续食用3~5天。

藕粉粥

【原料】藉粉、粳米各5钱,白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至稀粥,待粥将成时放入藕粉调匀,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心益脾,止血安神。

【用法】佐餐,每天早、晚餐温热服用。

莲子桂圆糯米粥

【原料】糯米1两,莲子3钱,桂圆6钱。

【做法】将莲子洗净后去莲心,与桂圆、淘洗干净的糯米一同入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适宜用于失血性贫血等症的辅助食疗。

【用法】每天温热食用。

藕丝羹

【原料】鲜嫩藕1斤,鸡蛋3个,京糕、蜜枣、青梅各2两,白糖4两,湿玉米粉适量。

【做法】将鲜嫩藕洗净后切成细丝,入沸水锅内略烫后捞出。京糕、蜜枣、青梅切成细丝。鸡蛋取清放入碗内,加入半量的清水调匀,倒入盘内,放在笼中蒸片刻,使之成为白色固体蛋羹。将藕丝、京糕丝、蜜枣丝、青梅丝均匀地摆在蛋羹上。再将白糖放在炒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熬成糖汁,再加入适量的湿玉米粉勾成芡汁,浇在蛋羹上即成。

【功效】补心益脾,滋阴止血,清热生津。且可用于血热失血,鼻出血,便血,崩漏等症的辅助食疗。

【用法】可当作点心随意食用。

桂圆薏仁莲子羹

【原料】桂圆肉6钱,薏苡仁1两,莲子2两,冰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用水泡发,去皮和心,洗净,然后与洗净的桂圆肉、薏苡仁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煎煮至莲子酥烂,加冰糖调味即成。

【功效】补心血,健脾胃。可用于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症的辅助食疗。

【用法】每天于睡前服用。

糖醋黄鱼

【原料】黄鱼1条,精盐、葱结、葱花、姜片、姜末各适量,猪肉丁、水淀粉各1两,笋丁、青椒丁5钱,白糖2两,酱油适量,鲜汤4两,猪油、麻油各5钱,黄酒、食醋各1两,蒜泥1钱,淀粉、素油各适量。

【做法】将黄鱼剖杀,洗净,沥去水分,平摊在砧板上,用刀在鱼两面各剞4刀,刀深至鱼脊骨。然后将鱼放在大盆中,加黄酒、精盐、葱结、姜片,腌制半个时辰后用淀粉拍满鱼全身,所有刀纹中都要拍到,然后抓住鱼尾将鱼提起来抖去没粘住的粉。准备就绪后,在锅内放素油,烧至七成热时,下黄鱼炸片刻,再翻身炸片刻,捞起。待油温上升至八成热时,再将黄鱼放入炸片刻,捞出沥油,放在长盘中。将锅烧热,加素油1两,放葱花、姜末、猪肉丁、笋丁、青椒丁煸炒后,下黄酒适量和白糖、酱油、精盐、鲜汤,烧沸后再用水淀粉勾芡,浇上猪油,加入食醋、麻油、蒜泥,起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功效】养心安神,益胃补虚。

【用法】佐餐食用。

桂圆童子鸡

【原料】净童子鸡1只,桂圆肉、葱、姜各适量,黄酒2两,精盐1钱。

【做法】将童子鸡洗净,去爪,将鸡颈别在鸡翅下,使其团起来,放入沸水锅中焯片刻,去除血水,捞出洗净;将桂圆肉用清水洗净。将鸡放入汤锅,再放入桂圆肉、黄酒、葱、姜、精盐和清水1斤左右,上笼蒸约半个时辰取出,去葱、姜即成。

【功效】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可用于病后或产后体虚等症的辅助食疗。

【用法】佐餐食用。

参麦甲鱼

【原料】甲鱼1只,人参1钱,浮小麦、茯苓各4钱,火腿肉2两,鸡蛋1个,精盐、黄酒、葱段、姜片、鸡汤、生猪板油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放入沸水锅中烫死,剁去头和爪,揭去硬壳,掏出内脏洗净,切成块,摆入碗内。火腿切成小片,生猪板油切成丁,铺在甲鱼上面,再将精盐、黄酒、葱段、姜片掺入适量鸡汤,注入碗中。另将浮小麦、茯苓用纱布包后投入汤中,人参打成细粉,撒在面上,然后用湿棉纸封口,上笼蒸1个半时辰左右,直至熟烂,取出后去葱段、姜片和纱布包,滗出原汤,将甲鱼扣碗中。将原汤倒入锅中,烧沸后撇去浮沫,打入鸡蛋,再沸后浇在甲鱼上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

【用法】佐餐食用。

灵芝猪肝

【原料】灵芝3钱,黑木耳1钱,猪肝半斤,青菜2两,精盐、白糖、黄酒、水淀粉、素油、酱油、葱花、姜末、蒜泥、鲜汤各适量。

【做法】将灵芝洗净,切成片,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煎煮三刻钟,滤取汁液2次,将2次汁液合并;黑木耳用温水浸发;青菜洗净,切成段;猪肝洗净,切成片,用精盐、白糖、黄酒拌匀,加入水淀粉,再加少量素油抖匀;用酱油、白糖、水淀粉、黄酒、葱花、姜末、蒜泥与鲜汤调成味汁。炒锅上火,放入素油烧至八成熟,放入猪肝片、黑木耳推匀,加入灵芝汁及青菜段翻炒片刻,倒入味汁搅匀,待汁烧沸时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补心养肝,养血安神,可用于贫血及身体虚弱等症的辅助治疗。

【用法】佐餐食用。

第三节 王皇后的养肝补血食谱

自从定陵建成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就成天在墓中寻欢作乐,很少回宫中。一年春天,皇后王氏在御花园中游玩了半日回宫中休息时,觉得身体倦怠,四肢无力,召来太医诊脉后发现肝虚,血气不足所致。在开过几服中药后,太医们也不忘关心一下皇后的饮食问题,另开了一份食谱,交由太监送到御膳房,嘱咐御膳房的总管适当调节一下皇后的饮食。大概过了一个月,皇后的症状渐渐好转了。

此食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玉枣瘦肉汤、鸡骨草炖肉、金针汤、鸡蛋炒羊肝、黄芪灵芝炖肉、枸杞叶炒鸡蛋、香菇瘦肉煲、决明兔肝汤、猪肝豆腐汤、金银花炖肉。

玉枣瘦肉汤

【原料】郁金、鸡内金各3钱,玉米须6钱,大枣5枚,猪瘦肉适量。

【做法】将郁金、鸡内金、瘦肉、大枣、玉米须分别洗净后,同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汤。

【功效】健脾,利肝胆。

【用法】去渣取汤,每日2次,饭后饮用。

鸡骨草炖肉

【原料】鸡骨草1两,猪瘦肉2两,调料适量。

【做法】将鸡骨草洗净,猪瘦肉洗净切丝,同放入锅内煮1个半时辰左右,去渣调味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