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吃货养生小秘密
12831000000020

第20章 五味的调和(酸)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厨师易牙就发现了食物有不同的性和味,性是指食物的四气,也就是我们本书第二章讲的内容,味是指食物的五味,也就是我们本章要讨论的主题。

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这五种类型的味道,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中医养生认为,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

《素问·痹论》认为远古时期,人们任意择食,导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黄帝内经》中指出:“多食咸,则脉凝位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内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即咸味的东西吃多了,会使流行在血脉中的血瘀滞,甚至改变颜色;苦味的东西吃多了,可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辣味的食品吃多了,会引起筋脉拘挛、爪甲干枯不荣;酸的东西吃多了,会使肌肉失去光泽、变粗变硬,甚至口唇翻起;多吃甜味食品,能使骨胳疼痛、头发脱落。以上都是因五味失和而影响机体健康的情况,从反面强调了五味调和的重要性。

食物的五味与五脏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食物五味分为阴阳两种属性,酸苦咸为阴,甘辛为阳。其作用或收、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在进行饮食疗法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适当的食物。临床实践证明,心、肾之病忌咸味,脾胃病忌酸味,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孕妇及老幼宜淡味,热性疾病宜苦味,清泻宜淡味,滋补宜甘味。

总之,我们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就已明确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五味调和得当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

酸味是一种基本味,自然界中含有酸味成分的物质很多,大多是植物原料,主要有醋、醋精、酸梅及泡菜的乳酸,腌渍菜的醋醣等多种有机酸,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酸味的物质解离出的氢离子,在口腔中刺激了人的味觉神经后而产生酸味,酸味有化钙除腥、解腻、提鲜、增香等作用。

中医讲“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日常生活中的酸味食物还有很多,比如木瓜、醋、红小豆、马齿苋、蜂乳、柑橘、橄榄、柠檬、杏、枇杷、桃、椰子瓤、荔枝、柚、芒果、李子、葡萄等。

酸味食物还有敛汗、涩精、收缩小便、止喘、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汗出、泄泻、小便频多、滑精、咳嗽经久不止及各种出血病。

夏季,气候炎热让人们感到不适,会引起人体代谢、内分泌、体温调节等一系列功效失调。吃点酸味食品对健康有利。夏季出汗多而易损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食品,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夏季喜食生冷,用醋调味既可增进食欲,又能够杀灭肠道细菌。持续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主要,饮水可坚持人体充分的血容量、下降血黏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但饮水多了会稀释胃液,吃些酸味食品可增加胃液酸度,健脾开胃,帮助杀菌和消化。夏天最需全面均衡养分,在高温环境里,人体养分消耗相当大,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留心从蔬菜、水果、饮食中额外补充维生素C、B1、B2和A、D,钙损失多的人还要补充优质钙制剂。多吃点酸味水果和食品可以增强和帮助钙等养分的吸收。

根据中医的养生理论,冬季饮食要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少辛增酸。饮食应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应多吃山楂、柚子、石榴、苹果等清润甘酸的水果,由于其中含有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矿物质,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滋阴润燥,增强抵抗力。而对于女人来说,冬季吃酸味食物更能保健养生。

温馨提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酸味食物能美颜养生,但还需因人而异,合理食用。如有胃溃疡的人就不适合过多摄入,否则容易加重胃溃疡,引起胃痛、烧心等不适;被“牙本质敏感症”困扰的人食用酸味食物后也会引起牙痛等不适。此外,凡事有度,酸味食物也不能吃太多,以酸奶为例,饮用量以每天250克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