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吃货养生小秘密
12831000000025

第25章 四季饮食大不同(春)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尤其是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对一年四季的养生规律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因为春夏之季,阳气生长发泄,故当养护阳气,以防耗散太过,阴随阳泄。秋冬之季,收藏之令,****不宜外泄,故当养阴育阴,阴生则阳长,保持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协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意为服食温性热性的食品药物,应该避免在温暖炎热的春夏季节,食用凉性寒性的食物药品,不宜在秋冬寒冷之季。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保养身体,适应自然,延年益寿。

当然,在谷、肉、果、菜四大类食物中,很多都是可供春夏秋冬四季服食的,如人们常年食用的粳米、麦面、番薯、玉米、黄豆、花生、高粱、芝麻、赤豆、扁豆等粮食,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香菇、黑木耳、山药、土豆、海带、紫菜等新鲜蔬菜,大枣、胡桃、苹果、梨子、山楂、橘子等水果干果,猪肉、鸡肉、鸡蛋、鹌鹑、牛奶、酸奶、鲫鱼、鳊鱼、鲢鱼等肉食,一年四季均可服食。在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各季节的饮食宜忌时,有些就不一定重复细说了。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气候类型复杂。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上。而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处亚热带,四季不甚分明,基本上无秋季冬季,全年可明显分为旱季和雨季。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温差亦大,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吃货们应当根据各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宜忌。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春天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致病。在这种时候,科学的饮食则很必要。

春季是养肝的季节,饮食上要注意全面营养,按时就餐;新鲜熟透的水果,有益于健康;鸡肝味甘而温,可补血养肝,是食补肝脏的佳品,较其他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且可温胃。以味补肝首选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杀虫等作用。而且,初春时节寒气较盛,肝阳难以开发,如能少量饮些酒,则可利用其走窜推动的作用,使肝中阳气升发。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可养肝血而治贫血,是保肝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如做汤时加上动物血,可治疗肝气不舒。

春季饮食整体上要注意这几个原则:首先,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御寒。同时,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以增加抵抗力。而且,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呼吸道粘膜的功能;芝麻、卷心菜、菜花等富含维生素E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最后,从味道上来说,宜省酸增甘,“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春季为肝气旺之时,所以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美食推荐:

春笋。笋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誉,春笋味道清淡鲜嫩,民间也有“无笋不成席”之说。春笋可“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

小贴士:春笋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春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食用后,很难消化,容易对胃肠造成负担,尤其是本身已经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更不可大量食用。患有尿道结石、肾结石、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脾胃虚弱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宜多吃笋。

春饼。春饼除口味好以外,可搭配的食物种类齐全,营养搭配也合理,老北京吃春饼时,习惯配上一小碗米粥,即养胃,又安神,干、稀搭配也有了,实在是妙!

春韭。春季的韭菜菜质柔嫩味香辛,也有很好的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韭菜含有丰富的钙和铁元素,这两种元素分别对于骨骼、牙齿的形成和预防缺铁性贫血有很大意义。韭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韭菜的含水量高,热量较低,含有较多的纤素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有效地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韭菜含有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一定杀菌消炎的作用,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的疗效。

春荠。“时绕麦田求野菜”这里的野菜就包括荠菜,荠菜遍布全世界,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初春采其嫩苗作野菜食用,清香可口。

荠菜历来是药食同源的佳蔬,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吃荠菜可利肝气,能够名目,吃荠菜对脾气暴躁、血压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有好处;有凉血止血的作用荠菜能唤起人的食欲,消化积食瘀滞。荠菜所含营养素平衡,并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春吃荠菜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

春鲫。春季食鲫鱼既鲜嫩又不肥腻,是一年当中吃鲫鱼的最好季节。

鲫鱼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且质量高,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鲫鱼是慢病患者良好的蛋白质来源;鲫鱼含有少量的脂肪,多由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如EPA和DHA组成,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鲫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尤其钙、磷、钾、镁含量较高,鲫鱼配豆腐让补钙做的更好。

祖国医学认为: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鲫鱼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民间常给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既可以补虚,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春季多吃鲫鱼,即可补充营养,又可增强抗病能力。

香椿。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春季香椿新枝嫩叶口感最好,香椿不仅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健胃理气的功效;香椿独特的味道,还有醒脾开胃、增加食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