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可作为临江侯世子的小妾,在临江侯府住了差不多一年,心中就渐渐生出绝望来。
当然并不是因为受了冷落,正相反,一年下来世子爷对她真是恩宠有加。老夫人虽然不喜欢她,但总没有越过儿媳去管儿子的小妾的道理。世子夫人是张五可的姐姐,又指着她能生个儿子抱去养,只要她不作死,倒也不会苛待她。
张五可只是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认真说起来,这大燕朝虽然也是男尊女卑,但风气比起中国古代某些朝代还是开放得多。没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女人也可以上街,甚至可以出面做生意。
但……她身为临江侯世子的妾室,却是不行的。
一个妾抛头露面招摇过市,就等于打临江侯的脸,这样的事是万万不能允许的。
就算张五可想了无数可以赚钱养活自己的办法,但她现在不是自由身,没办法实施,总是白搭。
而且妾是不能和离的,甚至不会被休,那都是正妻才能享受的权利。
一个妾,若是做错事,或者招人厌了,一般的下场也就是直接打死、发卖、送人。若是送到田庄上自生自灭,都算是留了情面的。
张五可还是正经当贵妾娶回来的,没有卖身契,连想自赎自身都不可能。
丫环还能指着到年龄放出府,她只能一辈子困在这里。但真到死了,能不能进王家祖坟,却还要看儿女争不争气主母赏不赏脸。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能和离,她这种情况,张家能放得过她吗?
在这个世界,没有家族宗族,一个单身女子,只怕连户籍都搞不定,更不用说什么开店赚钱了。说不定就得做一辈子黑户,要碰上点什么事,不要说没人会帮她出头,可能连官府都不会管。
所以,虽然王俊卿宠着她让她觉得恶心,但若有一天他真的不要她了,她可能就根本活不成了。
张五可不由得想苦笑,在现代的时候,她总觉得男女平等完全是句空话,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公平。到了这里,却无比怀念起来。至少那边不会有“妾”这么畸形的身份存在。再怎么样,只要她肯努力,养活自己绝对不成问题。
在这里,她能做什么呢?
虽然心理上一直不能接受,但张五可还是得承认,比起王俊卿的其它女人,她算过得不错了。
临江侯是大燕开国勋贵,簪缨世家,百年来一直圣眷不衰。但子嗣上却一向单薄。
先代老侯爷只生了一子一女,长女王瑶入宫为妃,是四皇子和七公主的生母,如今虽然年老色衰不甚得宠,但母凭子贵,在宫里的地位还是颇为牢固。儿子王昱,便是如今的临江侯,娶妻江氏,生了世子俊卿。
另外几房侍妾里,就只有刘姨娘生了次子敏卿。
当年张双福嫁进临江侯府,一方面虽然是看中侯府富贵,但人口简单也是张夫人尽力为最疼爱的女儿谋取这份亲事的主要原因。
谁想到了今天会变成这样?
现在世子这边是毫无动静,二爷那边却既有花又有果。
王敏卿比兄长小了三岁,今年才二十刚出头,但最大的儿子已有五岁了。是自幼服侍他的丫环生的。
原本不管爷们怎么胡闹,正妻没进门,这庶子是怎么也不能让他生出来的。
但谁让临江侯府子嗣艰难呢?
侯爷巴不得早些抱孙,至于是谁生的,他倒不在意,只要是他王家的血脉就成。
于是二爷那边就一发不可收拾,到了二少奶奶孙氏进门时,已然有了四位姨娘,两个庶子,三个庶女。
孙氏本人的肚皮也争气,进门三年,就生了两大胖小子。把临江侯乐得合不拢嘴。
最近这位二少奶奶听说又怀上了。
所以老夫人才会那么心急。
在侯爷眼里,就算庶子生的那也是他的孙子,老夫人可不这么看。王敏卿不过是侍妾生的贱种,怎么比得上她的儿子?
至于说什么把王敏卿的儿子过继到大房来,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老夫人觉得生不出儿子都是媳妇的错,所以物色了不少看起来就好生养的丫环,隔几个月就往儿子房里送。
就张五可嫁进来这一年,便塞了四五个。加上之前的,组个足球队还能有坐冷板凳的。
张双福气得牙痛,但却什么办法也没有。
谁让她不能生呢?
不过还好,她觉得自己把五妹妹娶进来的决定真是太正确了。
张五可如今宠冠大房,一个月之中王俊卿总有一半时间是在张五可那里。
张五可也乖巧,为张双福说了不少好话,王俊卿跟着就对正妻多看重几分,去正房的时间也还过得去。
其它的通房可就不一定顾得上了。
张双福看着那些丫环们充满希望甚至趾高气扬地被赏下来,开了脸,然后整月都不一定能见到世子爷一次,又憋屈,又不甘,却又毫无办法就不由得心生快意。
僧多肉少,世子爷只有一个,后院的女人却有一群。
张双福是正牌奶奶,通房们不敢怎么样,张五可正得宠,有世子爷护着,说一句顶她们说十句,惹她是自找苦吃,所以只好彼此互相争斗。
通房们出身都差不多,谁也没多个倚仗,旗鼓相当斗了个花样百出精彩纷呈,张家姐妹就索性当戏看,权当苦中作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