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像赢家一样炒股
1293000000035

第35章 做疯狂股市中的理性股民(2)

1.业绩风险

上市公司的业绩,永远是股市中的试金石。在牛市消灭低价股的口号声中,一大批亏损股、微利股已不再低价,草鸡被美化成了凤凰。但现在,马上面临年报、季报试金石的检验。牛市中不问青红皂白地炒题材,一不小心就会踩上业绩“地雷”,风险也就不请自来。

2.扩容风险

新股发行和再融资,H股回归A股,大小非解禁,市场大扩容也会闪一下牛市的“腰”。

3.流言风险

相信中国股民很长一段时间都难忘2007年2月27日那天,上证指数盘中几乎跌停,给股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导致那场暴跌的“导火绳”却是源于一则股市要征收资本利得税的谣言,而眼下什么券商借壳、整体上市、资产重组、境外大合同的传闻也不绝于耳。你信还是不信,只能像抛硬币一样撞大运,风险不言而喻。

4.监管风险

随着市场转暖,各路资金都逐利涌进股市,一些违规资金也趁机而入,必然引来监管的重拳。 随着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操纵股价联手坐庄打击力度的加大,个股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5.道德风险

牛市并不能一俊遮百丑,像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杭萧钢构事件、广发借壳事件,道德风险没有因股改而减少,还需随时随地提防。

6.交易故障风险

股市火暴,成交量数倍放大,不断暴露出券商硬件设备老化弊端。交易中堵单、电话委托占线、网上交易故障、银证转账不畅等成了投资者投诉最多的烦心事,特别是在股市暴涨暴跌时交易因故障而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股市中有句俗语:新股民胆大骑龙骑虎,老股民胆小骑鸡屁股。这就是风险意识的区别。面对上述风险,广大投资者应把阶段性风险放在首位,如果你不理风险,风险可随时会降临到你头上。

熊市中如何把风险降到最小

有人说,熊市的风险是被套,牛市的风险是踏空。其实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熊市的特点是一波更比一波低。拿2001年6月14日开始的这波熊市来说,低点依次是2001年10月22日的1514点,2002年1月29日的1339点,2003年1月6日的1311点,2003年11月13日的1307点,2004年9月13日的1259点,2005年2月1日的1187点,2005年6月6日的998点。虽然每个低点出现之后,大盘均有反弹,甚至是强烈的反弹,但反弹之后是更低的低点。这时我们警惕的是被套。如果抢熊市反弹,那一定不能高买,而且反弹到一定程度后要快卖,否则就会被套,且会越套越深。被套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很大的伤害。那么投资者在熊市中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呢?以下是多名成功者在熊市中的经验总结。

1.熊市中,遭遇利空的个股,应该第一时间逢高出局,以免深度套牢。

2.出现中长线利空的行业,应逢高只出不进。比如钢铁、建材含水泥、房地产、纺织、建筑机械、部分医药行业。

3.熊市的脾气就是“不断创新低”。因此,熊市中阳线是假的,应该逢阳线卖;阴线是真的,应该逢阴回避。

4.熊市中,弱势股轻易不可碰,往往其基本面有“地雷”,所以才阴跌。

5.卖出的时机问题上,股指反弹一天半到两天就卖。

6.盘中只要继续出现急跌股、跌停板,不管技术指标是否超卖,仍不看好。

7.熊市中,短线指标金叉的时候卖出是较好时机,因为熊市中金叉是假的。

8.熊市中出现利好,也是逢高卖出的较好时机。

9.熊市中阻力位上放量的时候,是较好的逢高卖出的时机。原因在于:熊市里市场本来钱就少,稍微一放量,市场的存量资金就用完了。

10.熊市中地量不是底,而是下跌中继。

11.牛市里,利好未尽继续涨;熊市里,利空未尽继续跌。

12.熊市下跌途中只要出现十字星,往往就是反弹终结信号。

13.熊市下跌途中,领先上涨的股票,往往没有板块效应,属于超跌反弹。

14.熊市中20、30天线是中线下跌的压力线,个股反弹到此,往往是逢高派发的时机。

15.熊市中,不要以为某只股票有庄家就好,庄家机构同样可能被套。

在熊市中,怎样把风险降到最低是很重要的。投资者一定要充分考虑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坚持理性的投资策略。

长线投资者怎样防范公司风险

长线投资者投资某只股票主要看中的是该公司的价值。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总存在着很多风险,同样,投资者投资公司的股票也存在着风险。那么,投资者怎样防范这些风险,尽量减少投资带来的损失呢?

1.如何防范*ST和ST公司股票风险

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意味着该公司股票被实行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意味着该公司股票被实行其他特别处理。

上市公司股票被实行特别处理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公司财务状况出现异常,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类公司财务状况不理想,资产质量较差,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公司一旦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消除上述情形,则将暂停上市。在公司股票暂停上市期间,投资者将无法买卖该公司股票。若最终出现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股票价格有可能大幅下跌。

*ST和ST股票的投资风险比正常股票要高,可为什么市场上仍有众多投资者热衷于投资此类股票呢?实际上由于*ST和ST股票价格较低,市场传闻较多,不少投资者抱着一种捡便宜的投机心态,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轻信传闻,跟风炒作,使得*ST和ST股票价格扶摇直上,反而成为市场上人们热衷投资的对象。*ST和ST股票之所以能成为市场疯狂炒作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层出不穷的各式“题材”——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大股东变更等。尽管少数*ST和ST公司资产重组成功,公司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但不少*ST和ST公司因经营不善,最终仍未能逃脱退市的厄运。因此,建议投资者在选择*ST和ST股票前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公司股票被实行特别处理的原因;(2)市场传闻的真实性,公司是否就市场传闻发布过澄清公告;(3)如市场传闻确属实,对公司赢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需要多长时间体现,不确定性有多大。

2.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违规受罚的影响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主要包括:(1)信息披露违规,包括未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及信息披露内容尤其是财务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2)决策审批程序违规,对重大对外投资、收购或出售资产、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侵害投资者利益;(3)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

对于违规受处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重点防范以下几方面的风险:

(1)诚信风险。规范运作水平和诚信建设质量,是上市公司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信用缺失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直接“用脚投票”,因为对于受到过处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承担额外的诚信风险。在判断公司经营业绩是否真实,大股东和管理层是否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时,投资者需尤为谨慎。

(2)退市风险。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如在二十四个月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两次,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在其后十二个月内再次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暂停上市;其后十二个月内再次受到本所公开谴责,终止上市。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目前仅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将面临退市风险,主板公司没有此类规定。

(3)再融资受限。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会影响该公司的融资计划。

3.如何分析业绩大幅波动公司的风险

每年市场上都会出现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的情况,随着经营业绩的大幅波动,公司股票价格也大幅变化。对于这类公司,投资者难免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公司的业绩会一夜之间变化这么大?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吗?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的具体原因,分析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或下降能否持续改变公司的赢利能力,判断公司股价的上涨或下跌是否合理反映了公司经营业绩和赢利能力的变化,而不是被公司业绩和股价的短期走势所迷惑,盲目做出投资决策。投资者一定要理性看待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认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避免盲目追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长线投资者在投资公司股票时一定要关注公司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避免因不理性投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频繁换股不可取

股票的价格变化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论是上升通道还是下降通道的股票,中间的过程一定会有波动,但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往往会大于股价的波动,心态变化是我们频繁换股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拿不上好股票,也不是我们不知道什么股票好,但手里的股票拿着不涨、股票买上了还在下跌、调整了好长时间的股票仍在调整,而大盘在涨,热点股每天在涨,我们的心里承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怎么办?换股,换一只不调整的,换一只正在上涨的,换一只热点股,但换来换去,我们换来了什么?

有位投资者,由于股票没做好,让他的心境变得很乱,他的资金还有50万的时候,他还在频繁地换股,股票只要一跌就卖,且很快就拿了新股。任何因素造成的股票下跌都会造成他换股,没有了起码的思维能力,下跌的本质更无从判断,心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没有了承受能力,虽然股票又涨了,可他早卖掉了。最后资金严重缩水,一个多月的时间损失50%的资金。这种现象在投资者中并不在少数,频繁换股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是不可取的。

我们应该懂得:对于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而不断波动的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在其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很难做出明确判断的,投资者——特别是在“资金、信息、技术”等各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普通投资者确实是知之甚少的。因此,假设你不是一个高手,就不应该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贪图暴利,因小失大。并应该坚决放弃由于“自负”心理作祟而引发的频繁换股操作,以避免盲目性,在投资过程中尽量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