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12984100000054

第54章 演讲(7)

演讲者要注意剖析和提炼事物的本质属性,某一点、某一面或某一“灵感”,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演讲者“萌生”主意,在这个意念之下,所选择的演讲材料就要服从主题的表达。因此,无论是讲人、说事,还是论理,都不能停留于表面,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挖掘事物本质,从而确定演讲的角度。

在一次“偶像与青春”青少年演讲大赛上,有几位选手的演讲就很有味道:

“我觉得,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他都一样,他们只是在某些方面更具天赋,成绩突出罢了……我们却往往只抓住他们的长处而忽略了他们的短处,比如,知识、处世、人格……我们青年人应该正视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长处,把偶像身上的长处有选择地拿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对偶像的那种理想化的寄托,合乎现实地放在自己身上,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

这篇演讲立足于“偶像以自我的长处‘勾’人”,狂热膜拜便是“否定自我”,其主旨水到渠成:“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

《青春需要崇拜偶像》则认为:“青春需要偶像,因为青春时代是我们树理想、立志向的时代,偶像是我们前进的助推力,偶像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参照物。以他们的经历鼓励我们,使我们的生活涂满灿若春花的色彩。生活中哪怕有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心中有永不褪色的偶像,那么我们一定会竭尽拼搏,勇往直前!”

演讲者立足偶像在我们青年人的人生理想、事业成就、生活挫折等方面的参照物作用,旨在证明“青春需要偶像”。

两篇演讲的主题都是“偶像”,但由于角度的不同,其主题也就不一样了。可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突出不同演讲主题的意义。

2.从反映事物特征出发

每个事物都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外在特征深入内质、横向推演的途径不一。演讲者由事物的某一特征作为出发点,通过形象的渲染,延伸推想到人类社会某种经验、规律和哲学思想,就突出了在某一范围内主题的内涵。这不仅能够启迪听众的智慧和洞悉力,还有助于形成富有哲理的气氛。

例如,《泥土的联想》:

“或许,你不会留意,因为它是那样的默默无闻,终生只知奉献,不计个人的得失。尽管人们不愿意正视它,对它的事业嗤之以鼻,但它仍然甘当花木的培养者,视培养花木为己任,为乐事。这种对事业始终不渝的责任心,不能不说是泥土的可贵之处。

“我常想,我们护士这个职业,不正具有泥土的这种崇高品格吗?……”

演讲者基于泥土的奉献精神这一特征,作为演讲的突破口,抓住“培养”一词展开形象思维,升华到了演讲主题——护士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

3.从现实需要出发

确定主题及材料后就要在运思、炼意、结构、技巧和言语等方面好好斟酌,怎样讲效果好就怎样着眼,立体化地反映演讲内容和思想意旨,以使演讲更富于生气和深刻。

演讲稿《在血与火的征途上》就是通过一组镜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老山主峰阵地上,一个满身征尘的年轻战士弹着已被弹片打穿了两个洞的吉他,用干渴得沙哑的嗓子深情地唱着一支歌颂祖国的歌;烈士陵园里,一位当地的傣族老大妈在烈士墓前悲痛地哭着。一位战士在奔赴前线的前一天,收到女友的绝交信:‘亲爱的大兵,你吃你的理想饭,我端我的发财碗。Goodbye!’这位战士在复信中只打了一个大大的句号,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血与火的战场;又一位战士在帽子里写着‘精忠报国’四个鲜红的大字;一位从阵地上抬下的伤员,吃力地张着嘴巴说:‘为了更多的人不流血,为了让我的父母免遭战火的蹂躏,我,一个军人为国捐躯,死而无憾,死得光荣!’”

这一幕幕鲜活的镜头,多方面地塑造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他们的纯洁心灵,他们的高尚情操,感人肺腑,令人崇敬,强烈地感染着听众的内心。

表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定,要选择最能反映本质、突出特征的“言语角度”。力避片面追求名篇演讲的形式,重走老路,而要考虑自身的思维习惯和情感变化。

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两点选择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即不仅能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所确立的角度便于传递主旨,阐释哲理,使演讲具有最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选题要巧,最好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美国内战之后,约翰·艾伦与功勋卓著的老上司陶克将军竞选国会议员。在竞选演讲中,陶克为了唤起选民的信任,他说:

“诸位同胞,就在17年前的昨天晚上,我曾带兵在茶卒山与敌人激战,经过激烈的血战后,我在山上的树丛里睡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些吃尽苦头、风餐露宿而屡建战功的人。”

艾伦立旨则顺水推舟,他接着陶克说道:

“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争中立下了奇功。我当时是他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这还不算,当他在树丛中安睡时,我还握着武器,站在荒野上,饱尝了寒风冷露来保护他。凡身为将军,睡觉时需要哨兵守卫的,请选举陶克将军;若也是哨兵,需为酣睡的将军守卫的,请选举艾伦。”

双方都希望听众考虑“那次战斗”的功勋,取信于民。但艾伦则是沿着陶克将军的思维向前推了一点,使听众更细致地了解“那次战斗”,认识了“艾伦”。其角度显得巧而刁,新而奇。显然,大多数选民会倾向于普通士兵出身的艾伦。

总之,角度是成功演讲的“突破口”,要想讲得深,讲得新,就一定要选择最佳的角度。

找准演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即演讲的角度,不仅关系到整个演讲确立主题、选择材料和选用表达方法等诸方面的运用,还是成功演讲的有效“突破口”。

演讲素质必备

演讲要获得成功,要求演讲者应该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那么,演讲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修养呢?大而言之,就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情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广博的知识。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1.思想情操

通常演讲者希望通过演讲去教育启发听众,提高听众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这就要求演讲者本身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识前人所未识,讲前人所未讲。

伟大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西塞罗、林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之中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演讲也无时不在闪烁着真理、科学、智慧的光芒。我们常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信息膨胀的社会,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更需要演讲者努力学习,迅速掌握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新方法,以更好地引领听众。

2.道德品质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沟通,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也是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并应具备以下四点:

(1)政治道德即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

(2)职业道德演讲者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遵守职业道德,如医德、师德等。

(3)社会公德演讲者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应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

(4)伦理道德演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观、恋爱观、婚姻观,以此才能把正确的伦理观念传播给听众。

3.丰富学识

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也是演讲者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演讲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所以,他们才能妙语连珠,才能把生动、具体、精彩的材料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在当今科技发展时代,各种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演讲者如果不了解新知识,跟不上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步伐,那么他演讲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有了思想、品德、学识等方面的素质修养,演讲者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它要贯穿演讲的全过程。准备演讲时,有了敏锐观察力,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素材,经过提炼和升华从中发现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的主流;在演讲中,有了敏锐观察力,可以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随时做出调整;在演讲后,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从周围人的反映中综合分析自己演讲的成败得失,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演讲。

2.丰富的想象力在演讲中,丰富的想象力就如同点石成金的“点金术”,有了它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千里”,使演讲内容充实、新颖而鲜活,讲起来文思泉涌,增强演讲的浓度、广度和感染力。演讲者应当具备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任何问题都拿出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增加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提升想象力。

3.较强的记忆力准备演讲时,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知识,掌握了大量材料和信息。写演讲稿时,凭着记忆力,才可以如囊中取物般写好演讲稿。在演讲中,也要靠记忆力,才能将演讲稿的主要材料、观点、事例等牢记于心,保证演讲过程顺利进行。

4.良好的表达力口语表达能力是演讲者不可或缺的。演讲稿写得再好,表达不出来,同样做不了演讲家。当然,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最主要是由演讲者经后天努力训练获得。一般通过读讲法的训练,就可以达到口语表达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所谓读,就是默读、朗读、快读;所谓讲,就是在任何场合、时间、机会都勇于去讲去练,久而久之定会有所提高。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演讲者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