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1299500000004

第4章 敬业,驱动自我的内在动力 (1)

【章前小语】

相信工作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责任,将工作本身看成一种神圣的使命,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拥有了真正的敬业精神,人就会将眼前的普通工作和使命感联系起来,就会从内心深处不断地驱动自己,对工作负责。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候我们要敢于挑战,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而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内心的使命感,在工作中挖掘自身的价值,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工作带给我们的意义,更加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些抱怨工作枯燥的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

赵国峰每天早下井一个小时;张福芸把办公室就安在田间塘旁;王伟东的机车总是在行动中。他们正是因为拥有了发自内心的敬业精神,不断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驱动自己。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记:内心怀着使命感去工作,你才能真正成为敬业的员工。

赵国峰:每天早下井一小时的采煤工

【事迹回放】

赵国峰,河北开滦矿务局唐山矿的一名普通矿工。他就像一块煤,一块正熊熊燃烧的煤,心甘情愿地燃烧着自己,给别人带去温暖。他28年如一日坚持在井下采煤,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人生赞歌。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但下面一组数字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新型矿工的无私奉献:赵国峰在井下工作28年,28个春节都是在井下采煤岗位上度过的。28年中,他每天坚持提前一小时下井,测量技术数据,做好开工准备,奉献工时达15851个。28年中,为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研究创造先进操作法,他奉献在岗位上的轮休日、节假日达726天。28年中,他奉献的工作日仅按一般效率的采煤司机计算,也为国家为企业多出煤27.46万吨,能装满载重60吨的车皮4500多节,可在铁路上排出60多公里。

赵国峰所在的唐山矿是个百年老矿,地质条件复杂。“边角余煤”在储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开采这些煤只能用工艺落后的“落垛式采煤”或“分层采煤”,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投入高、资源回收率低,也造成质量难控制、安全生产无保证。要是丢掉不采,不仅是浪费了资源,而且缩短了矿井的寿命。但是继续采下去投入的大,产出的少,就会危及企业的生存。虽然,“轻型放顶煤采煤新工艺”及其设备的问世为解决这一课题带来了一线希望,但当时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关键时刻赵国峰挺身而出,决定背水一战。

在工作面推进中,底板下山角度突然加大,会出现影响生产安全和生产进度的问题。为攻下这个难关,赵国峰每天连上两个班,边操作边画图,研究解决办法,累得在井下发起高烧。工友们强行把他送到医院,一量体温39.5摄氏度,大夫立即给他打上了点滴。一觉醒来,高烧略退,他猛地坐起来,乘护士不在,自己偷偷拔掉输液针,赶到矿内,换上工作服又下了井。最后他用“台阶式推采法”解决了下山角度大的难题。赵国峰心里总是装着这样一组公式:大干苦干是加法,巧干创新是乘法,传思想、传作风、传技术,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干那是“乘方”。

赵国峰在勇闯采煤技术难关的同时,还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他熟练地掌握了采煤工作面每个工种的操作技能,持有每个工种的操作合格证,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高水平技术工人、全矿享受很高名望和影响的“土专家”。

【职场感言】

赵国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话,阿尔伯特·哈伯德说:“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些成功者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无论事情简单还是复杂,是自己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他们都是保持了一种主动的心态。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行动,是一种美德。

许多人每天忙碌地奔波,为工作,为生活,但他们大多会茫然。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到时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薪水,在那一刻高兴或者抱怨,然后,明天依旧上班、下班,重复地过着每一天,他们很少,或者从不去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可以想象他们都是在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而事实恰恰证明,这样的人虽然目前看起来似乎衣食无忧,但缺少对未来的规划和积极主动、进取的精神,他们的生活平静只会是暂时的。

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缺少知识、没有优点,而是缺乏积极主动的心态。一个缺乏积极主动心态的人,工作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工具,甚至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煎熬,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

我们经常听到那些成功大师侃侃而谈,却常常忽视他们默默无闻的“耕耘”。其实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积累,不论何种行业,要想攀上高峰,通常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

因此,许多企业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能够积极主动对待工作的人。工作积极主动的员工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机器一样,按照别人的吩咐去机械地完成工作,他们往往能够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没有自动自发意识的员工,则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凡事只求符合公司的规则,他们会告诉自己,老板没有让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何况又没有额外的奖励!显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工作表现和结果。

主动的人才可以得到赏识,自觉是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当你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的时候,你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如果你想登上成功之梯的最高阶,你就要永远保持主动。即使你面对的是毫无挑战和毫无乐趣的工作,如果你仍然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去工作,最终必将获得回报。

【劳动者语录】

我会永做一块黑色的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赵国峰

张福芸:办公室就在田间塘旁

【事迹回放】

50岁的党员张福芸老大姐,是天津市津南区畜牧水产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从天津农学院水产系毕业至今,24年来她一直坚持在水产技术推广一线,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私奉献给津南区的养殖户们。全区200多户养殖户都有她的电话,她24小时不关机,随时可以向她咨询技术。需要到现场的,她也一定会想办法及时赶过去。因为她知道,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影响到养殖户一年的吃穿收入。

津南区的特色养殖也是在她的推动下迅速发展。1987年,张福芸发现这个区的养殖水面大多是大路品种,经济效益低下,于是她主动承担了“河蟹池塘养殖试验”项目,在1.5亩池塘内进行试验并取得成功,精养蟹池亩产达到了100公斤以上,取得了一套河蟹池塘精养的技术经验,突破了池塘人工养蟹过程中蟹苗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

2000年,养淡水鱼效益不好,增产不增收,不少养殖户都很失望。又是张福芸不畏困难,找出了解决办法。她根据津南区水质情况,大胆提出将南方海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淡化后本地养殖。当年6月,她从福建引进了1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进行海虾淡养试验获得成功,并且填补了天津市海虾淡养的空白。

20多年来,张福芸为津南区农民先后引进了南美白对虾、锯缘青蟹、彭泽鲫鱼等十多个品种,这些鱼虾蟹质好价高,而且适应了本地的生长环境。10多个规模化养殖程度高、产业前景好的新技术直接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鲜虾活蟹不但给津南区的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与都市农业的发展,为天津农民的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

每年2月-10月期间,她一直忙于测量、调节水质,全程监控投放幼苗到苗体各个成长阶段,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而高温高湿的季节,正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所以天越热、日头越毒,张福芸越得往外跑。她头戴遮阳帽,满头大汗的形象,在当地农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福芸是个风风火火的人,尽管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但是依然行事麻利。20多年来,她一心扑在养殖事业上,经常忘记自己和家人的生日,也记不起家里该买的牙膏、洗衣粉,但她能准确说出津南区哪个养殖户的池塘有多大面积,水质如何,放养什么苗。在这里,她有一大批农民朋友。在津南区,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鱼医生”“点燃水产事业火种的人”。

【职场感言】

张福芸面对每一天的工作时,都是用一种最佳的精神状态。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激情是一种能够把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可以使我们不畏艰难地完成所有高难度的工作。

一个对自己工作充满激情的人,无论在什么公司工作,他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一项职业;无论工作的困难是多么大,或是质量要求多么高,他都会始终一丝不苟、不急不躁地去完成它。

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一直未能产生足够的激情和动力,主要的问题可能就出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需要这份工作。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与一个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总会提拔一个在工作中萎靡不振的员工。因为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萎靡不振,不但会降低自己的工作能力,还会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你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办公室里,工作有效率且充满成就,那你的同事一定会因此受到鼓舞,你们工作的热情便会如野火般蔓延开来。

对于一名员工来说,凭借热情,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潜在能量,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培养自己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感染周围的同事,让他们理解你、支持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赢得珍贵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一个没有热情的员工不可能始终如一、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不可能做出创造性的业绩。如果你失去了热情,那么你很难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永远也不会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人生。所以,从现在开始,对你的工作倾注全部的热情吧!

【劳动者语录】

用知识和汗水为农民的增收出把力、加把劲儿,是我最大的快乐。

——张福芸

王伟东:机车110正在行动中

【事迹回放】

哈尔滨机务段佳木斯整备车间主任王伟东享有机车“110”的美誉,他一天最多能接12个求助电话。就是这样一个怀揣着一张初中文凭的“老司机”, 经他指导处置的机车故障数不胜数,他亲手处理的达300多起。保证佳木斯机务段线上83台运用机车的安全畅通,成为名副其实的“机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