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他们一样敬业·爱岗·奉献
1299500000003

第3章 敬业,内心职业道德的呼唤 (2)

19年来,他们一直没有动摇,一直坚守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山巅,为了彝家的孩子不再是文盲,将来能够走得更远,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把为彝家孩子传授知识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年来,他们夫妇共教了189名学生(其中32人还是条件较好的外村慕名而来的),学生的“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求知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化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职场感言】

李桂林夫妇是听从内心‘留下来’的强烈呼唤,在二坪村坚守了那样久。这是发自内心职业道德的最真的呼唤,它让人们把工作看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并在工作中收获了快乐和幸福,由此产生了对工作的信仰。员工只有敬畏自己的工作,信仰自己的工作,才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敬业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你可能不会像乞丐那样一贫如洗,那样渴望成为有钱的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过上不劳而获的安逸生活的欲望,这种想法的本质就是蔑视劳动,忽视了工作是生命的重要历程。劳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信仰,也是人生的目的。只有辛勤地工作,才能证明自己人生的价值。

工作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使命,是人类幸福和欢乐的源泉,它和所有有价值的事情一样,值得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人们对工作的信仰是敬业精神的源头,只有敬畏自己的工作,信仰自己的工作,你才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你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人只有把自己奉献在工作中才是有意义的,要实现自我价值,要实现人生理想,我们就应当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信仰。把工作当做生命的信仰,你才能真正认识到工作是什么,工作为什么,工作干什么;把工作当成生命的信仰,你的生活才会过得更充实,你的人格才会变得更完美,你的生命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如果你能够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自己的工作,视工作为生命的信仰,你一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你也将从工作中收益并获得最大的快乐。

【劳动者语录】

是二坪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夫妇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一切,是党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给了我们一切。只要我们能够攀上二坪一天,我们就会永远选择在二坪坚守。

——李桂林

殷雪梅:下辈子还要当老师

【事迹回放】

殷雪梅老师生前被同事和学生称为“阳光教师”,她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感动着周围的所有人。

50多岁殷老师临近退休,迎来了新一轮的小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但金坛市教育部门对殷老师这个年纪的教师不做要求。但是殷老师看到年轻教师用多媒体上课,在更直观、形象的讲解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于是她主动找到校长要求学习。随后,总能在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看到殷老师忙碌的身影。

她一直像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遇到自己班上的学生,她总要抱起一个放在后座上推着走。有个叫刘浩的学生,家里盖房子,没人给他送午饭,殷雪梅就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吃了一个多月,不收一分钱。班上学生郭超越的父母从湖北来金坛打工,由于工作原因,常常顾不上孩子吃午饭,殷雪梅就把郭超越带回家同桌吃饭。

所以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才会这样说:“殷雪梅老师最感人的,不仅仅在于她在那个瞬间用生命保护了学生,更在于她30年如一日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她对学生的爱,有些亲生父母也难以做到。”

3月31日,殷雪梅老师在一辆狂奔而至的车辆面前,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路过的学生,从“虎口”下夺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却被车辆撞飞25米远,最后光荣牺牲。

生,人人之所欲;死,人人之所畏。当生死抉择突然到来的时候,人的精神境界却高下有别。在这迅速作出的选择背后,是责任的驱使,是爱的义无反顾。

殷雪梅是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她用爱心教书育人,以真情关爱学生,更在危急关头用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职场感言】

殷雪梅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她的伟大不仅仅是在于她生前的英雄行为,更体现在平时她以博大、无私的情怀容纳每一个学生,她很好地诠释了“做你所爱好的,爱你所做的”这句话。

在通常情况下,选择你所热爱的职业,会易于你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会使工作更容易获得成功。从反面来说,选择你所热爱的职业,工作就不会让你觉得劳累。

但是有些时候,有的人在一开始是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所热爱的职业的,而只能被迫作出一些不符合自己爱好的职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以敷衍的态度去应付了事,而要学会去爱自己所做的。

诗人弥尔顿说过:“一切皆有心生,天堂和地狱只不过一念之间。”

很多时候,我们无从选择,比如出生、工作、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又有许多选择,比如笑或者哭,比如快乐或者忧伤,比如乐观还是悲观。因为无从选择,我们学会了接受无法改变的困难和磨难;因为可以选择,我们便与命运相搏,去寻找自身的价值,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做自己爱做的,爱自己所做的,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卡尔文·库艺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无忧无虑,不是享受,这样的快乐是短暂的。缺少一份充满魅力的工作,你就无法领略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作为职场中人,不仅要能做自己爱做的事,也要能爱自己所做的事。选择你自己所热爱的职业,会易于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会使工作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努力做好你所做的事,是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为将来寻找更合适的工作的一种准备。

做自己爱做的,爱自己所做的,对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和想象力,把工作当成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劳动者感言:

我觉得跟孩子们在一起,永远充满了快乐,下辈子我还愿意当教师。

——殷雪梅

钟南山:仁心仁术,大爱无言

【事迹回放】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我们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面对肆虐的“非典”,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仁心仁术挽救生命,以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面对灾难。钟南山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在最短的时间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并创下广东省SARS的死亡率全世界最低的最好成绩,所以他赢得了“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美誉。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钟南山勇敢地站出来,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他们医院。钟南山对同事们说:这是需要我们站出来的时候,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他身先士卒,深入隔离病区,亲自检查每一位病人,并制定出治疗方案,2003年的整个春节钟南山都是在会诊和指导救治的忙碌中度过的。他率领着研究团队日夜攻关,他曾连续38个小时没合眼,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终于在较短的时间里摸索出“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救治办法;他用智慧和勇气帮助更多的人抗击非典,多次赴北京,并借用电视视讯的方式把他的经验传到了海峡的对面。

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话掷地有声,也深深体现了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职场感言】

钟南山就是这样对待工作的,用他的仁心仁术,诠释着他的职业操守,用他的大爱无言,践行着他的人生准则。抓住每一次工作中能够实现自我蜕变的机会,使自己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机遇不在学历,也不在出身和地位,就在我们从事的每一份工作中。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面对每一项任务,你首先要问的是,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新的知识,积累什么新的经验,这是不是一项挑战,自己是不是要积聚起更大的勇气,更加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挑战?

对于平凡的普通人来说,工作就是财富,工作就是幸福,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工作的每一天。好好珍惜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机遇就会随之而来。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关键是看你能否抓住。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任务,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一次机会——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和得到认可的机会,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溜走。

对于员工来说,“出演小角色”的机会是没办法选择的,在工作中,你可能接到任何一种工作任务,不管难易,你都必须完成,这个时候抱怨和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迎上去勇敢地接受才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你认为那个职位太低,你当然可以放弃那份工作,但是同时,你也放弃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甚至放弃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可能。

一个有抱负的人应当抓住工作中的每一个机会,把工作的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提升自己的一个机遇。长此下去,你不但能够获得很多知识,还可以收获更多的机遇,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如果你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勇于负责,在公司和老板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那么随着工作中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你也必定能够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劳动者语录】

救死扶伤是我崇高的职责。

——钟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