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非营利组织营销
13107700000053

第53章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实践(7)

上图人市场营销意识是超前的。在多数图书馆仍将读者到馆的数量和书刊的流通量作为衡量图书馆效益的重要指标时,上图人早已把眼光盯在了信息服务效益的评估上。上图对读者进行深入的跟踪调查,如利用了什么文献信息,受到了哪些启发,独立或合作搞了什么研究和发明创造,是否与企业签订合同,取得了多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等等,进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衡量图书馆对读者和社会有多少实际的贡献。这是多年来文献情报界的有识之士探索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如何发展、信息服务市场怎样加速培育、信息价值观如何确定而未果的事。上图让中国的同行们看到文献信息服务价值的存在和信息业发展的前景。

上图在馆藏建设上实施了“一个网络”的发展目标,在现有的实体图书馆基础上,建设数字图书馆,成为适应网络环境的现代图书馆,通过网络,与其他图书馆一起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读者服务部的职能和任务有所增强和扩大,在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内容,为读者提供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文献导读与咨询、光盘检索、多媒体阅览、文献复制、数字化资源浏览等。

上图作为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协作网的牵头馆,在协调整个上海地区开展书刊采购协调和馆际文献服务协作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协作采购节省了经费,文献资源布局日趋合理,统一编目和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推行协作网通用阅览证等,基本形成了上海资源共享的雏形。对资源共享所产生的学术交流结构,电子技术对传统模式的冲击,知识产权保护等敏感问题,上图人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与研究。

目前上图人正在努力进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上图将要成为华东甚至全世界的信息枢纽和文化交流的基地。

(资料来源:www.library.sh.cn.)

8.4社会养老机构的市场营销

8.4.1我国社会养老机构的现状及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9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已经达到10%,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之多,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强化,人口老龄化正对全社会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资源、劳动生产率、经济和市场结构、医疗体制、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等。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要解决好这些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要使社会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作用。

从投资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民政系统社会福利型的养老机构,另一部分是个人或企业投资的民办养老机构。

应该说,这两种性质的养老机构都有一定的公益性。本文就非营利组织的养老机构进行的市场营销进行研究,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养老机构同样也有借鉴意义。作为个人或企业,能拿出自己的资金兴办养老机构,首先说明他们是有爱心的,应当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赞誉,并把支持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我国目前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形式有多种,比如老年公寓、养老院等。这些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不一,经营的目标也不一,但非营利性质的养老院是我国目前社会养老机构的主体。本文就以非营利性质的养老院为例来探讨非营利组织市场营销的理论在我国社会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家庭养老方式日益暴露出明显的脆弱性,非家庭养老方式正在备受社会关注和老年人的青睐。因此,应该说社会养老机构是有市场潜力的。但如何把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呢?社会养老机构的市场开发问题,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任务和内容。

8.4.2消费者分析(养老机构的市场分析)

营销学家PhilipKotler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把市场的需求状态分为八种,分别是负需求、无需求、潜在需求、下降需求、不规则需求、充分需求、超饱和需求、不健康需求。我国的社会养老市场基本上处于潜在需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但受社会主导观念或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或服务等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他们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营销者的任务是衡量潜在的市场范围和市场容量,开发有效的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

我国社会养老机构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是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首先要做的是对消费者进行分析,理顺社会养老机构的消费群体对养老资源的需求倾向,以及影响这种需求倾向的个体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做到对症下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养老机构的公益性功能,有效避免社会养老资源的盲目开发所造成的各种浪费。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从总体上可以把我国老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三大类。关于这些因素对老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状况的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各因素对老年人选择非家庭养老方式的影响程度。由此也可以看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等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老人选择非家庭养老的方式的积极性。总体上看,由于我国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数目的增多、老人离退休待遇的提高等宏观积极因素的影响,老人对社会养老的需求会逐渐增大,这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变成现实的购买力。从这组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持较高认可态度的是低龄、有偶的老人,而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入住的多是高龄、丧偶的老人,与人们的期望相佐。这说明,社会养老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入住愿望的低龄、有偶老人的市场开发,吸引他们并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

以上只是对消费者微观层次的分析。影响老人对社会养老机构需求状况的还有很多宏观因素,也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比如,有许多家庭子女可能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入住养老院或其他社会养老机构,一来可能是因为在人们的眼里,父母入住养老院是子女不孝的表现,二来是因为现代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确实存在不少父母和子女之间情感关系密切,不愿分居的家庭。有这两种倾向都根源于人们对社会养老机构的误解上。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不是很信任的。

顾客的消费心理倾向也是有地区差异的。城镇居民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认可程度比农村居民相对要高一些。社会养老机构应当利用现代媒体加大对外宣传,消除潜在顾客的顾虑,以增加需求。

总之社会养老机构应当加强市场观念,认真分析自己的目标市场影响消费者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把市场营销的理论切实应用到机构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场份额,并有利于逐渐消除人们长期以来对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的误解。

值得提出的是,在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中引入市场营销活动,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管理是不矛盾的。只有加强市场营销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质量的提高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8.4.3养老机构市场营销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服务质量是制约养老机构长期生存的瓶颈

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持较高认可态度的是低龄、有偶的老人,而当前我国养老入住的多是高龄、丧偶的老人,与人们的期望相佐。这还说明另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在我国入住养老院是一种被动的、不情愿的选择,老人入住社会养老院的积极性不高,入住后的满意度也不高,入住后的社会示范效果不好。社会养老机构应当加强配套服务的完善,改善服务质量。这也是我国社会养老机构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2.加大宣传,改变人们的养老观念是养老机构市场营销活动的重点

利用传媒进行积极的宣传是养老机构摆脱困境、增加需求的重要手段。老人们之所以选择家庭养老,因为家庭养老可以给老人们带来许多好处。比如选择家庭养老的老人膝下有子孙承欢,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机构养老的老人,虽然摆脱了家务事的烦心,却常常感到孤独,而且老人很少感到亲人的体贴照顾。子女对养老机构保证老人的安全也有较多顾虑,养老机构对老人的行动可能有较多限制,也减弱了老人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传统的观念也会使老人们认为老年缺乏子女的陪伴是人生最不幸的事。养老机构一方面需要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完全从老人需要出发,改进条件,完善服务质量,给老人以足够的空间,使老人能在养老机构同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真正了解养老机构,消除信息的不对称给潜在的购买者带来的认识上的偏见。

3.走专业化和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