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审计理论与案例
13109100000060

第60章 审计案例(10)

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1996年年度审计报告和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均含有虚假、严重误导性内容。面对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利润和资本公积大幅度的增加,两个事务所都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在众多投资者对1996年年报提出疑问的情况下,还站出来声称“报表的真实性不容置疑”。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有异常变动的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取得能够说明异常变动原因的可靠证据,或者认真检查资本公积增加的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审核资产评估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估价方法是否合规,就不会出现上述后果。

(五)意义和影响

以琼民源案例为导火索,我国于1997年5月出台了第1号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掀开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新篇章。我国政府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时机选择,与琼民源案例的爆发也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实施会计法及新刑法以来,涉案的马玉和等人成为第一批因会计工作上的故意或过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丑闻主角。因而,琼民源案例的处理在我国会计史上还有着另一层意义。

十、活力28公司案例

(一)“28活力正当年”

活力28公司经重组,现更名为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天颐科技(600703)。根据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监罚字[2000]50号的认定,可以发现:活力28在1996年上市招股时虚增利润1667.7万元,剔除后足可能影响上市的成功;上市后的1996-1998年累计虚增利润21124.3万元,占公司公布利润的193.76%,使得1996-199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96%、10.09%和11.02%,刚好在配股及格线上,剔除后平均每年亏损为3407万元,将丧失配股资格;荆州市国资局在1997年12月编造了2320万元的银行进账单,虚假出资参与配股。活力28的1999年年报披露了公司的悲惨状况:1997-1999年三连亏,并且1999年度是1.175亿元的巨额亏损。

(二)审计情况

1996年招股和1996~1998年报审计,原湖北会计师事务所均出具了无保留意见。但是,随着活力28在1999年度爆出三连亏,湖北立华所1999年报审计不再是一贯的无保留意见了,而是无保留意见后面加了长长的说明段,这也说明活力28和湖北会计师事务所原来的业务处理随意性太大。在活力28配股事件中,湖北会计师事务所先对活力28伪造银行进账单不能辨认,以活力28提供的虚假证据作为验资依据而确认大股东股金已经交付,后来又连续在1997~1998年的年报审计中没有审计出大股东的出资不实问题。

(三)立华所和立华现象

1.立华所

立华所前身为原湖北会计师事务所,1986年成立,1998年改制与省财政厅脱钩,1999年初组建成湖北立华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因未进行1999年的工商年检而继续从事2000年的业务,立华所受到了工商部门追查,后被北京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为北京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在湖北的分所。2001年得到的年检意见为:“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其分支机构(原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中未遵守执业准则、规则,并且该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且未严格实施,不予通过年检,限期在三个月内进行整改。”

2.立华现象

从1999年开始,康赛集团、活力28、幸福实业随着梦幻般的湖北板块一个个“绩优股”的跌落,为之提供中介服务的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浮出水面。立华几乎与每一家曾出事的湖北上市公司都有瓜葛,湖北上市公司每个震动全国的丑闻背后,几乎都有立华的身影。它将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虚假审计发挥到一定规模,长期为多家企业提供虚假报告,被视为“天下第一大骗子”和“见利忘义,疯狂造假”的典型。于是,人们把会计师事务所大规模地为企业进行虚假审计、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和其他报告的现象,称作立华现象。究其根源,立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存在对虚假信息的巨大需求,它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运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认真贯彻执行,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十一、达尔曼公司案例

(一)“百炼成仙”

达尔曼(钻石“Diamond”的音译)公司全称为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ST达曼(600788)。1993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翠宝首饰集团公司发起组建了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当时国内首饰行业中最大同时也是西北地区乡镇企业中最大的股份制公司。1996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2100万股,每股发行价7.3元,总共募集资金14700万元。1996年12月30日,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珠宝钻石加工行业中第一家上市的企业,获得泰国珠宝学院和英国皇家宝石学院函授毕业证书的许宗林为董事长。打开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许宗林极富感染力的致辞:“我们满怀激情追逐着一个瑰丽的梦想——在世界东方建造起中国的钻石王朝;我们勇往直前开拓着一方壮美的天地——将‘达尔曼’这一轮崭新的太阳向上托举。”专家也分析认为,珠宝饰品有望在近几年成为我国百姓继住房、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消费品。

然而,2004年达尔曼“百炼成仙”,经历了从“钻石”到“垃圾”沧海桑田般的巨变。4月30日,达尔曼公告称由于大量违规担保和质押,加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力度,净利润由2002年度的0.3亿元降到2003年的-1.4亿元,每股收益出现亏损0.49元。5月10日,被实行特别处理。6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达尔曼涉嫌虚假陈述以及其第一大股东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抽逃资金事件正式立案调查。6月9日,达尔曼成为沪深股市有史以来首只股价低于净资产的股票。6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告称:“2003年公司违规为大股东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925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担保;另外公司以存单质押和固定资产抵押等方式为西安拓普森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陕西西北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银行借款提供担保,担保涉及金额74277万元。对上述担保事项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此行为严重违反了《上市规则》,上交所决定对公司和董事许宗林、刘玉堂、杨西安、高芳、王淑琴、林娣、王全胜、独立董事李鼎新、张六炎、李忠民、监事逯秉坤、樊光鼎、马小超、李玉柱、赵慧萍、张丽、张熙文予以公开谴责。”到6月末,达尔曼亏损14.44亿元,每股收益为-5.04元,股东权益为-3.47亿元。12月7日,达尔曼提示因经营活动基本停滞、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同时因董事长仍长期不主持工作,公司公允的2004年半年报及第三季度报告至2004年12月底无法按要求披露。由于达尔曼2004年半年报及第三季度报告至2004年12月底无法按要求披露,按照有关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自2005年首个交易日起对公司股票实施停牌,并将在停牌后10个工作日内对公司股票做出暂停上市的决定。在暂停上市后两个月内,公司如未能披露定期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期满后10个工作日内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这意味着达尔曼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首例因无法披露定期报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12月30日,就在2004年证券市场即将收官之际,达尔曼成为中国A股市场成立至今诞生的第一只“仙股”(PennyStock)——跌破面值的股票。

(二)“皇帝的新装”

达尔曼的上市,本来就是有问题的。2002年10月11日,古城西安便爆出一条惊人消息:西安市原体改办主任杨永明,因大肆收受达尔曼、西安旅游等原始股和现金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据报道,从达尔曼上市以后的表现来看,其弄虚作假似乎已成为一种本能。达尔曼所有的采购、生产、销售基本上都是在一种虚拟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不折不扣的“皇帝的新装”。上市8年,达尔曼90%左右的收入都是假的。每年,公司都会制定一些所谓的经营计划,然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一些核心人员根据指标,按照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制作完全虚假的原料入库单、生产进度报表和销售合同等。为了做到天衣无缝,相关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的税款照章缴纳,上千万的税款一分不少交。据粗略测算,达尔曼几年来用于做假的成本,包括利息、税款等达数亿元。与达尔曼发生业务往来的关联方,基本都是由许宗林控制的账户公司、影子公司,这类公司大致分为以托普森、海尔森为代表的“森”字系和以达福工贸等为代表的“达”字系,总数达30多个,这些公司的法人表面上看起来与达尔曼没有任何关系。为了顺利瞒过监管部门和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达尔曼的账务基本上都经由外聘的注册会计师来做。为了募集资金和骗贷,达尔曼炮制的“珠宝一条街”、钻石加工中心和现代农业基地等项目,不是子虚乌有就是“半拉子”工程。2004年年初,达尔曼东窗事发前,加拿大警方就怀疑许宗林有洗钱行为,曾向国内公安部门求证过,这似乎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许宗林掏空达尔曼是早有预谋的。

(三)无法表示意见:不见实物形态

西安希格玛会计师事务对达尔曼2003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称:“都江堰加工中心年末工程金额为8488万元,其中公司于2002年6月与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九公司签订都江堰钻石加工中心装饰和安装合同,并向其支付3056万元的工程预付款;公司于2002年4月与珠海市寿富科技实业发展公司签订代理进口钻石加工设备合同,并向其支付1220万元;公司于2002年4月与重庆市高精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钻石加工设备采购合同,并向其支付2000万元的设备预付款,上述预付的工程及设备款共计6276万元,截至本报告日止,我们未见到该装饰工程和钻石加工设备的实物形态。”

审计师表示,没有获得更为有效的证据证实达尔曼的财务报表是真实的,其中涉及多项资金担保、应收款项问题。达尔曼2003年12月31日7.44亿元货币资金之中的7.43亿元已被相关银行质押或扣压。被扣压的银行定期存单为1.08亿元,另有1.05亿元质押存款未在会计记录中记录。另外,同期1.54亿元应收账款余额中,6495万元货款来自一个与达尔曼无任何购销关系的上海普易信息科技公司。达尔曼并未对此做出解释,我们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证据对报表反映的2.14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和相应的1.54亿元应收款予以确认。包括3.46亿元其他应收款、6843万元的发出商品余额、预付在建工程款2.76亿元、向美国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62万元等项目,均无法获知足够的证据予以确认。管理当局不能提供函证,这可能表明,ST达尔曼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已严重失真。累计起来达8.44亿元的资产项,可能是子虚乌有或处于较低的水平。

(四)治理结构:比国企还国企,比民企还民企

2004年4月30日,达尔曼公告称,2003年度公司存在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涉及金额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此外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27亿元、共计存单5.28亿元,抵押事项涉及人民币9800万元。6月12日,该公司又公告称:自查发现新的违规担保事项、涉及人民币7500万元。达尔曼金额达10亿多元的违规担保与质押抵押担保,主要涉及第一大股东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还包括西安拓普森公司(拓普森)及罗莎建材公司(罗莎建材),前两家系公司董事长许宗林100%控股,而罗莎建材也被怀疑为许控制。更令人震惊的是,上述巨额担保与质押均未按证监会的要求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称其为西安的“啤酒花”并不为过。

达尔曼董事长许宗林与原公司总经理高芳出走,董事会宁可接受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的总经理的辞呈,并以连续两次不参加董事会为由辞去另一名出走的董事,却绝口不提罢免一个严重失职的董事长;存在严重违规担保事项,从股市募得真金白银后没能负责任地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投资项目进展滞后甚至风险丛生,导致证监会立案调查;2004年半年报难产的首要原因,竟然是由于董事长长期不主持工作。这一切令人震惊与失望的事情之所以能发生,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司严重不健全的治理结构所致。从达尔曼公司董事会成员结构来看,11名成员中独立董事占到4人,内部董事2人,其他5名董事分别来自5个股东单位,但这一结构设置表面上的合理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透明科学的决策机制及管理程序。国企通常比较严重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民企通常比较严重的家长制作风,达尔曼兼而有之。

达尔曼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的缺陷,早在2001年及2002年就开始暴露。

2001年证监会西宁特派办在巡检中发现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并向公司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公司当时披露的整改报告反映出,公司在非董事会成员出席董事会、董事会记录存在个别董事没有签名、重大投资未披露、配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与承诺不符事项未披露、公司财务与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2002年证监会拉萨特派办在巡检中发现公司在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向公司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这次整改反映出的问题中尤其严重的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公司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上存在着明显的风险,包括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储蓄存款账户,在大额资金使用方面存在先支付后补手续等问题。

(五)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