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13111200000007

第7章 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2)

人类的学习是通过感官进行的。当代的教育体系却忽视了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如今很少依赖感官同环境发生联系。他们成了自己文化的消极观众,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人们看足球赛的多,踢足球的少;电视成了主要的大众传媒工具,观众只须将它打开或关上就可坐知天下事;水果店的水果都用包装袋裹着,人们无法感受到它们的质地,也闻不到果香……当今的学校极少培育人类学习的惟一途径——感觉。教育的阶梯越高,儿童在学习中对感官的依赖就越少,动手机会也越少,直到大部分的学习都成了替代性的和抽象的活动。这使得儿童6离外界环境的刺激与促进,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反应迟缓,影响了儿童的学习能力与积极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鼓励儿童去观看、去触摸、去积极参与到周围的环境中去。艺术教育恰恰是惟一真正能发展感觉体验的领域。艺术中充满了丰富的构筑,令人兴奋的形态与形式,多重的色彩,成人与儿童都能通过对这些的体验而产生愉感。因此,艺术教育的特殊使命之一就是发展个人的创造性感觉以丰富每个人的生活。

三、利用艺术达到追求自我认同与自我表现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越来越感到自己在机器面前的渺小与软弱。

生产的机械化使工人既不能直接制造产品,又看不到成形的产品。工人再也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自我主动性也就大大减少了。对他们来说,工作仅仅是养家口的手段,生活的乐趣只能从工作外去寻找。

不仅是工人陷入困境,当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正在迅速地成为数字人。

在减免税收、银行业务、交通保险、信函往来、注册登记等社会活动中,人只是一串数字。社会强制推行一种统一性,与众不同即意味着错误。

如果得不到某机构的批准,人们甚至不能私自改建自己的房屋。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失去了认同自己与认同他人的能力,几乎没人能指出自己对社会的确切贡献。

当今的教育体制并未对这种状况的改变作出贡献。它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追求可量化的学术技巧。一方面,学习是易测量的;另一方面,学习的范围却被缩小了。实际上,学习不仅意味着积累知识,也意味着学会怎样利用知识。为了学以致用,我们必须能够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与他人。

如果人们无法认同所要表现的体验以及实现表现的艺术媒介,那么艺术表现也就不可能。任何创造性表现必须有一个基本因素,即它是自我的真实表现。每个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体验来利用艺术媒介与表现方式。体验随人的成长而变化,因此,自我认同包含了儿童智力、社会、情感与心理诸方面的变化。除了自我认同外,每个人也需要与他人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只有通过自我认同才能实现。创造的过程将自我投入到行动中,创造的行动又使人理解了他人在面对自己的体验时所经历的过程。在此,罗恩菲尔德追随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即教人和谐共处于这个社会并对这个社会作出创造性的贡献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罗恩菲尔德所说的自我表现是指人在各自的发展水平上将感觉、情感与思想以构建的形式表现出来。重要的是表现方式,而不是内容。

用艺术表现思想情感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因此,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儿童的艺术创作能力。

四、艺术对于社会的意义

今天的人们往往利用古希腊与古埃及的艺术来研究当时的社会。

这证明艺术既是人类表现的最高形式,也是对生产它的社会的一种反映。然而,当代社会中的许多人并不能理解当代的艺术。人们发现,今天的艺术激不起人的兴趣,而且66背离了与原先“艺术”一词相关的文化意味。更重要的是,它看上去似乎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科学世界毫无联系。

罗恩菲尔德却不这样看。他认为,艺术与科学都在尽力和最先进的知识保持一致。物理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操作符号来控制他所在的环境;艺术家也必须和物质、能4、动力打交道。当然,在艺术家的领域里,态度与价值也占一席之地。艺术家同科学家一样,都在自己寻求真理的领域里探测未知的东西。而且,在当今社会,艺术正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商业行为中。

另外,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维持与保护问题。艺术体验能促使人重新审视环境,能让人在更理性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评估一切。

罗恩菲尔德批驳了两种关于艺术的观点。一种认为艺术能力是天生的,因而艺术是无法教授的;一种认为艺术在社会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体系要尽早教人以良好的品位,培育人从环境中仔细选择物品的习惯。前者导致消极对待儿童艺术体验的错误观点;后者会把艺术定为一门课程,并将老师的标准强加于儿童。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做法是让个人自由地接受与拒绝,形成个人的观点,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向发展,并且不能做社会的消极旁观者。

总之,艺术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艺术教育能够提供机会,增长人的行动、体验、重新认识等各方面的能力,而这恰是充满变动、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

五、艺术品的涵义

不同的人看待儿童绘画的观点也不同。罗恩菲尔德列举了四种观点。

其一,精神分析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将艺术视为发现内心矛盾与困扰性经验的手段,这些矛盾与经验会影响儿童的发展。这种观点假定人的自我和环境之间总是存有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方式决定着儿童的性格。绘画的行为也被看成治疗性的,也就是说,儿童将引起矛盾的事情和问题画出来是一种净化的过程。此观点认为,艺术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记录了儿童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于记录了儿童走向健康人格的进步过程。然而,这种观点无法区分正常儿童和受情感困扰的儿童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其二,行为心理学家的观点。行为心理学家相信,环境决定儿童的成长。一旦我们改变了儿童的环境,儿童将改变他的体验并反映出来,儿童的绘画也随之改变并反映出他的思想过程。因此,必须决定儿童应该学习什么和创造适于那种学习的条件。绘画成了检测儿童是否理解、完成任务的手段。儿童往往并不了解他的任务,但他的成与败却要由预定的标准来衡量。这种观点同精神分析的观点一样没有效用,因为它把绘画的过程分割成片断,失去了要表现的真正内容。

其三,发展理论的观点。这种观点通过儿童的画来看他如何达到人们所预期的在各年龄段的水平。它假定儿童是不断变化的个体,并有预定的成长模式。每个成长阶段都按严格的逻辑顺序相继发生,每一步都是下一步必经的跳板。儿童的绘画将反映出他所达到的发展阶段。罗恩菲尔德比较认同此观点,但认为有待改进。

其四,艺术教师的通常观点。这种观点假定儿童需要学会文字语言和绘画语言以表现自己。艺术教师要提供给孩子们材料,教他们各种艺术技巧。于是,艺术活动的连续性主要是从艺术成就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艺术品也就成了儿童在学校艺术领域进行准备和取得成就的记录。

罗恩菲尔德认为,从这些观点中选出正确的一个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对创造性作品应逐个理解。只有了解了儿童,将他的画视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才能欣赏创造性作品的意义。

儿童的创造性作品彼此各不相同。即使某一儿童自己的作品也会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重点要考虑的不是儿童的绘画内容,而是儿童绘画的方式。儿童总是会画他所认同的事物,他的情感、思想、8望会随油彩与主题一起显现在画面上。

对儿童而言,艺术体验的价值体现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儿童的意图就去审视他的画,或通过一件作品来猜测性格,或从作品中包括或省略的内容上来评判它的好坏,这对儿童与他的作品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儿童绘画的意义就在于他们对世界的主观反应,他们在画布上展示的思想感情,这是他们创造力与智力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节)艺术是理解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手段

一、艺术能反映孩子的发展过程儿童在其艺术创作(主要是视觉艺术创作)中,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己。艺术是儿童同自己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他对周围环境中某些事物的认同,也是他将所认同的事物重新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描绘方式中,我们能理解儿童的行为及他的成长与发展历程。

皮亚杰将智慧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见本章(第一节))。罗恩菲尔德提出,儿童艺术创作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他将这一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涂鸦期、前图解期、图解期、写实主义萌芽阶段、伪自然主义阶段。

儿童因个人差异不可能同时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因此这五个阶段并不能和固定的年龄相对应,但它们的前后相续关系是不变的。

涂鸦期一般始于2岁,幼儿开始喜欢随意在纸上涂抹,到了4岁,孩子往往就能画出可辨认的图形了。这时的父母不要急于让孩子学画某些实物。涂鸦本身对孩子就是乐趣,他还不能也不想理解自己所画的与现实中的实物有什么关系。前图解期一般从4岁持续到7岁,这时候的儿童开始画有头有脚的人像,画一些他所接触的事物。图解期一般从7岁持续到9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有了明确的形式概念。他用记叙的手法描绘他周围环境具有象征性的部分。另外他还喜欢经常用固定的手法画人像。写实主义萌芽阶段大约从9岁持续到12岁。这时候的儿童在画中开始强调细节。他已经觉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1,并在画中有所体现。大约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儿童逐渐注意到他的自然环境。他开始担心他画中的比例、颜色深浅等问题。这就到了伪自然主义阶段,也叫理性阶段。从这时的画中能看出人物的性别、细微的颜色变化等。儿童的自我评价也多了起来。一般来说,这个阶段标志着儿童艺术的自然发展的结束期。大约到14岁,儿童对视觉艺术的真正兴趣才会开始,才会自觉地去学习艺术技法方面的东西。

了解儿童艺术的五个发展阶段对整个教育过程有重大意义。绘画对儿童来说是标记与重建周围环境的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视觉再现手段。儿童对每张画都是全心全意地投入,既是观察者又是参与者。

可以说,从儿童的艺术作品中能见出他的成长不是一个思考与组织再现环境的历程。成人也借此理解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儿童艺术的五个发展阶段实际上也是他整个成长模式中的五个阶段,儿童的艺术作品恰恰是他整个成长模式的表现图像。既然如此,那么家长与教师就没有必要去干涉儿童的艺术创作,而只要提供给孩子进行艺术创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即可。毕竟,教育的过程所重视的是孩子们的头脑里在想什么,而不是老师与家长所预期的艺术成就。

二、艺术是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

人们往往会把读、写、算术当做学习的根本之所在。罗恩菲尔德认为,读、写、算术仅仅是学习的工具。当今的教育体系看重读、写、算术的能力,实际上是将手段与目标给混淆了。罗恩菲尔德指出,如果我们想培养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有所创新的孩子,就必须认识到艺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比起学校里读、写、算术等主要课程,艺术才是思维过程中更为基础性的东西。不管是儿童的信手涂鸦,还是中学生的精心绘画,都需要他们心智的巨大投入。孩子在试图再现他们的见识与经历时,创造出的形象更忠实于他的思维,而不是知觉。他记取这种形象并能把它作为周围众多符号中的一种来复制。这正是孩子对周围事物的独特反应,也是他把自己感觉重要的事物进行分类、归纳与组织的过程。孩子一旦能自觉地复制符号,他就能了解到其他人也有能力制造符号。理解那些更复的符号的能力即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能力只能在孩子有了自己的符号探索之后才能有所发展。

儿童早期创作的符号是孤立的,散乱地排列在画纸上。慢慢地,儿童画的事物会在画的底端排成一队。大约到了十一二岁时,儿童就能在画纸上显示出事物的重叠、6近了。实际上,在画纸上对符号的自由安置是一种接近于代数推理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不能由外强加于内的,而是通过孩子对头脑中形象的安排而发展来的。

另外,在艺术创作中,儿童对与自己阅历有关的形式与形状的安置是利用文字与数字的必要前提。由此看来,艺术并不是如常人所想的只是教育的装饰品,而是儿童思维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催化剂。

三、艺术是理解儿童成长的手段

既然儿童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自我表现,那么从其艺术作品(如图画中)就能看出儿童在情感、智力、生理、感受力、社会性、创造力及审美意识等各方面的成长。

第一,情感的成长。艺术为情感宣泄提供了最好的机会。罗恩菲尔德经研究发现,在情感上表现木讷的儿童创作时很少表现个性的东西。他只画物品,没有动作与变化;他很少画人物,即使画,也是没有任何动作与表情的人。你很难看出他所画的与他自身有什么联系。有的儿童在作画时喜欢重复一些程式化的东西,以此寻求一种安全感,这种程式化的无意义的重复是最低层次的情感投入。大多数儿童倾向于直接参与到自己的作品中。他或者画他所能认同的人或者干脆画自己。

他所画的任何事物都是特指的,都与他有重要的关系。在创作时,他全身心投入,既不怕犯错,也不担心奖惩。儿童的这种投入越深,越有利于他情感的成长。

第二,智力的成长。儿童的作品能反映出他们智力的发展状况。

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描绘能力都能显现出他智力的发展。一个孩子如果观察理解环境的能力太差,那么就意味着他在智力成长方面有了缺失。比方说,如果一个7岁的孩子所画的画看起来像是5岁孩子的画,那么他的智力也就停留在5岁的水平,而达不到7岁的水平。罗恩菲尔德也承认这样说有些太绝对,但他强调,儿童如果在艺术作品中将他观察环境所得来的细节描绘得越充分,他的智力也就越高。从另一方面来说,儿童的艺术创作需要儿童仔细观察与记取周围环境的细节,这也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