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13166100000026

第26章 教与学的革新(3)

课程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其一是使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品德、体质诸方面得到发展,以形成某种素质结构,这就是通常讲的教育的育人功能;其二是所培养的人符合什么社会,什么时代的需要,这就是通常讲的教育的社会功能。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就在于有利于使这两种功能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相互割裂和冲突。要使课程设置蓝图体现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有机结合,又必须依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培养目标,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制约因素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及其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首先必须有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这是前提,任何国家概莫能外。同时由于实际情况的千差万别,如时代发展的阶段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等,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设置及其教材,应在坚持体现国家意志,坚持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与实际情况相适应,体现具体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我国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虽然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但长期以来对课程管理统得过死,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太小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而在教学中统一执行一套共同的课程计划,只强调统一性,缺乏多样性,必然导致学校在实现具体培养目标上的困难。统一的课程计划面对不同的地区,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脱离生产、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感知知识的实际;统一的课程计划面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后果。统一的课程计划束缚了地方和学校积极性,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只强调改革教学方法,而不能去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这种改革是见不到真正实效的。在处理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三者关系上,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脱离了中小学生可接受性的实际,导致每门学科面面俱到,层层加码。在学科的横向联系上,缺乏整合与综合,缺乏与实践的关联,既不能给学生宏观的整体观念,使其从联系中去认识事物,又造成知识的严重重复。在学科的纵向发展上,缺乏对已经成熟的公认的属于真理性新知识的补充,也缺乏对已有知识的发现与发展内在联系的呈现,使知识成了“死”的东西,学生要掌握不得不去死记硬背。在处理与社会需求关系上,当强调服务经济与发展科技重要性时,便增加教学的科技内容;当强调要减轻学生负担时,便砍教学内容,减少课时,甚至减掉国家统一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纵观处理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的制约因素时,我们深感课程设置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严重倾向,而没有充分体现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中小学教材“难、繁、偏、旧”的状况,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学习被动、创造精神缺乏激励的状况,都与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体系密切相关。为了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这种状况,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绘制好培养21世纪需要人才的课程蓝图。

探索教和学的革新之路

《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是20世纪末一本风靡于世的畅销书。该书对当今世界的教育作出这样的评判:“事实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类似于不断衰微的工业生产方式:分成各个科目、按单元进行教学、按年级排列并由标准化考试控制的标准装配线式课程。这不再反映我们生存其中的这个世界,传统教育体制不再应付得了现实提出的新要求。”这就是进入21世纪的时候,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世界的根源所在。在本章的前两节中,陈述了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尖锐批评,我们不能不感受到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滞后,深化教育改革的艰巨和紧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但要推进两个《决定》的落实,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学领域的改革,实现对传统的教与学的革新,将是一场艰巨的、细致的、需要不断探索与进取的过程。对传统的教与学的革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既与我们生存这个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来。两个《决定》的公布与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把教学领域的改革摆在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地位。

第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实施素质教育,革新传统的教与学,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时代变化了,作为时代反映的教育观念也要随之转变。围绕考试的教育教学,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机制,偏离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方针。带有浓厚等级色彩的“师道尊严”,忽视师生之间平等的人格,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民主思想。“难、繁、偏、旧”的教材,不利于学生成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主人,反而使不少学生成为书本的奴隶,阻碍了创造思维的形成。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重视智育中的应考科目,忽视构建学生发展所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对能力、审美、体质、心理素质诸方面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统一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差异与因材施教等,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偏离全面发展的严重倾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在我们处于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时代,万事离不开人,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尽管世界上各国政治制度不同,价值观念各异,道德观念不尽一致,但面对21世纪的教育改革却有着许多共同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委员会从它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段话说明,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最大的共同点,反映了时代对教育最本质的要求。我国教育前进的方向从整体讲是正确的,这主要得益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的保证。我们在人的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不是方针不对,而是传统的教育惯性太大,旧的教育体制束缚太深,陈旧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反映了我国教育在顺应当今时代发展中的滞后性。这种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适应现时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贯彻,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界又进一步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才能顺利实施,才能真正体现“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要求,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通过教育思想的讨论,智育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势头得到有力的遏制;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被忽视的德育、体育、美育有所加强;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包括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也在深化;课程教材的改革也已启动;课堂教与学的改革已出现许多新的气象。

第二,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培养未来人才的新蓝图。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的集合,一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学校教育中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都与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直接相关。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既要坚决推进,又要稳妥慎重,于是国家采取“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要防止一哄而起,该破未破,该立未立起来,甚至不该破的好的作法和传统破了,不该立的反而把它立起来。这样的教训过去是有过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针对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而制定的。这三个层次教育统属基础教育,它是我国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关系到民族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课程改革从基础教育抓起,就能影响和推动教育改革的全局,使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共分9部21条,包括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是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反映在指导思想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反映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要体现时代要求。在德育方面,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精神,初步的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在体育、美育等方面,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总之,构建的新的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了使调整、改革后的新课程达到适应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就要针对现有课程的弊端破旧立新。一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被动式的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教材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多样化原则,增强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改革现课程的具体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的实施,采用建立和逐步扩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办法加以推行。现在,课程改革的试验已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那种千腔一调的课程与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和学生学习被动、负担沉重的压抑状况,必将逐步改观,一个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的局面必将形成。

第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正确应用这个指挥棒,发挥好评价的功能和考试的作用,关系到教育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那种过于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和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潜在能力、学习需要与全面发展;过于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科本位,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过于强调课程及其内容的统一性、完整性,而忽视课程与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过于强调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依据,强调考试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以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等,都必须予以纠正。现在,课程与学校教育评价的改革,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均在推进,其中考试制度的改革已开始在全社会引起重大反响,取得了可喜进展。如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高考普遍实行3+X的考试内容改革(语、数、外加上理科或文科综合),为减少人为因素普遍实行了网上录取;一部分地方已试行一年两次高考录取制度、专科升入本科制度、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制度、放宽入学年龄的制度等,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次机会与选择的余地。在中小学还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竞赛考试活动,控制学校内部的考试次数,严禁公布考试成绩与名次,改进教师对学生的评语,扩大学生参与评价学生鉴定的民主程度等。

第四,改革教学过程,加强教师执行新课程的培养与培训。改革教学过程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教与学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切实改变学生学习被动、负担沉重的状况,形成学生主动、积极、充满自信的学习心态和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因素组成的学习能力。广大教师在进行教与学的改革中,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如“学会参与”教育、“愉快教育”、“美感性”教学等。现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正在动员、深化教学过程的改革,加强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和培训。

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改革教学过程的内涵和方式,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与学的革新,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局面一定能展现在世人面前,为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