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习惯与健康
13170300000013

第13章 风俗习惯与健康

1、从“童子尿煮鸡蛋”谈如何根除陋习

有些地方盛行用童子尿煮鸡蛋,认为这样可以大补。为接童子尿,有些小学里经常有人端着脸盆在排队,有的还要找校长和班主任走后门。每逢春季开学,学校教师都会自觉地安排接尿。有些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煮得许多尿蛋送人。

童子尿真能滋补养身吗?单从尿的成分分析,尿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就是肥料的一种)等,根本不可能起到治病健体的作用。从生理学角度讲,尿作为人体新陈代谢后的排泄物,反复饮用,显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有人在接“童子尿”时,要站在左边接,说是符合男左女右的传统,这更是无稽之谈。这些行为只是沿袭了一种传统的旧风俗旧习惯。

这种风俗习惯有害身体,不宜继承。

(1)是要处理好当代科学教育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作为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其总体上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文化,它只是在某一时期或者某一个地区,为人们接受并流行的习俗。当然,这里面也可能会掺杂一些腐朽和庸俗的东西。由于有些地区封闭或科学不发达,文化不进步,以致这些习俗为人们接受并世代传袭下来,就形成为一定地区的消极文化。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落后的庸俗的习俗,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卫生科学知识的传播,对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有着强大的阻碍作用。在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

二是对于很多传统风俗习惯,不宜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相关部门也应该对这一事件拿出必要的教育手段和引导方法,让百姓对这种落后的习俗有所认识,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去移风易俗。只有将新的科学、民主、健康、文明的社会思想意识充实到民俗习惯之中,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2、祭悼先人,何必烧纸?

中国的清明节、“鬼节”是对亡故亲人寄托哀思的日子,寄托哀思的方式很多,中国的传统方式有一种是烧“纸钱”。是纸,又是钱,是阴钱。通过烧成灰到阴界,供先人使用,这种习俗从农村到城市,一直传承着。在城市,夜幕降临,市民手拎纸钱到偏僻处,点燃纸钱烧起来,烟雾腾腾。许多人一边烧纸,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为使草纸充分燃烧,还用木棍不停地在火堆中搅动,火星和灰烬随风乱飞,小则伤人,大则火灾,无灾无伤,也影响了市容卫生。祭悼先人何必烧纸?

烧纸在害,这是因为:

(1)为死人烧纸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纸钱是不会到阴间去的,先人也使用不上,人人都明白,这只是种思念情感的寄托。

(2)烧纸的封建迷信行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也认为烧纸是为了让死人有钱花,他就一定会认为世界上有鬼存在,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3)烧纸易引发火灾。

(4)烧纸产生的烟雾严重污染空气,灰烬和未燃烧的纸片影响市容卫生。

克服方法:

(1)认识这是迷信旧风俗,要提倡破旧习,树新风,坚决革除烧纸陋习。

(2)倡导文明祭奠亲人:如在家祭奠、网上祭奠,一束菊花或纸花寄托哀思。

3、烟花鞭炮真热闹,损伤眼睛好悲伤

每逢春节、元宵或在男婚女嫁的喜庆日子,都有燃放烟花鞭炮的习俗,为节日增加欢乐的气氛。放鞭炮烟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深受百姓喜爱,但由于有些人对放烟花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常常发生意外。

(1)燃放鞭炮炸伤眼睛:轻者鞭炮内黑色异物粘附在角膜、结膜上,重者爆炸时放出的热量,造成角膜灼伤而致视物模糊,损害视力,影响美容;更有甚者,眼睑皮肤烧焦,眼球挫伤破裂,眼内积血或大量眼内容物丢失,眼球塌陷,不得已要摘掉眼球而失明。

燃放鞭炮炸伤眼睛的常见原因是逞能放“英雄炮”;恶作剧,将数枚鞭炮捆扎在一起,放在玻璃容器或埋入泥沙中,然后引爆欣赏“地雷爆炸”或“大地开花”;或是“隐炮”复燃,即劣质鞭炮点燃后较长时间没有引爆,误以为已熄灭而捡起时又爆炸。建议应尽量少放鞭炮,避免人为的鞭炮伤害。小孩子最好不要放大鞭炮,如二踢脚、冲天雷等,放鞭炮时要有成人陪着,严禁用手拿鞭炮燃放,更不要将点燃的鞭炮扔向人群。

万一不幸发生了烟花鞭炮所致的眼外伤,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切勿自己乱涂些万花油、红花油之类的外用药物。更不能拖到节后去看病,这样不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且会造成眼睛感染化脓,将成为终身遗憾。

(2)燃放烟火引发火灾:将烟花爆竹乱扔乱丢在易燃的物品附近,或就在易燃物附近放鞭炮,均能引发火灾。

建议:定点放鞭,放鞭时避开干燥物,放鞭后检查有无残留火星。

4、求医信迷信,害人害己

有些人得了病,忌讳去找医生,却去求神拜佛;还有些人得了病,不去正规的医疗机构看病,却相信巫婆、神汉或者江湖上的游医“郎中”。游医巫婆是怎样治病的呢?

(1)心理暗示法:利用病人对迷信的信任,暗示某某方向有菩萨相助,多少天可以好。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病人有痴信的心理状态,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增强。巫医装神弄鬼,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进行心理暗示,使病人相信自己得到了“治疗”,心情会好一些,于是心理上有了依靠,无形之中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病好了,巫医会把功劳记在他们的账上,其实他们能治愈的疾病,正是可以自愈的一般疾病。

(2)烟灰掺西药,有些假医神婆用烟灰治病,实际上烟灰中先掺了西药。如水肿病人用了双氢克尿塞,可以利尿,自然消肿;用健脾药后,饭量增加,病人自以为好了,实际是治标未治本,只是一种假象。警惕用烟灰或祖传秘方骗人的把戏。

5、南粤茶俗有八忌

饮早茶是广东人独特的喝茶习俗,清晨起床以后,在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点(早点),一盅两件(茶水与点心),既解决了早餐,也是一种享受。

饮茶是广东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饮早茶时,紧张的人们开始松弛下来,清闲地谈着人生,谈着故人,讲着故事;饮早茶时,人们可以在淡淡的茶香中,使心情变得清清淡淡。在茶楼里沏上一壶好茶,点上几道美味点心,自斟自饮或与朋友海阔天空地聊聊,心情自然放松,自然减压。

在广东,没有“泡”茶楼的本事,就没有发财的机会。在生意场上,不进茶楼,是不会融入广东的商业社会的。清闲、舒适的茶楼,变成了商业谈判的地点,使得茶楼不再只是人们闲谈、打发时光的悠静场所。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这正是人在茶楼饮茶的心理写照。

饮茶不仅在于乐趣、在于交际,还在于饮茶有抗癌、抗突变、抗高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生津、止渴、解热、消暑,利尿和增强肾脏的排泄,除口臭、助消化、增进食欲,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抗衰老,延年益寿等功效:

初进茶楼,注意禁忌:

一忌饮烫茶。饮茶温度不宜超过60℃,而以25℃~50℃宜。

二忌饮冷茶。饮用10℃以下的冷茶对人的口腔、咽喉、肠胃会产生副作用,提倡温热饮。

三忌饮浓茶。浓茶刺激性过于强烈,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失调,甚至引起头痛、恶心、失眠、烦躁等不良症状。

四忌空腹饮茶。空腹饮茶易刺激和破坏胃壁黏膜,更易引起饥饿感,严重者可导致低血糖状态,对身体不利。

五忌饭后立即饮浓茶。饭后饮茶有助于消食去腻,但因茶汤中的茶多酚可与铁质、蛋白质等结合而影响营养吸收,一般宜半小时后饮用。

六忌饭前大量饮茶。饭前大量饮茶既冲淡唾液,又影响胃酸分泌。

七忌饮冲泡次数过多的茶。冲泡次数过多容易浸出一些有害的微量元素,不利于身体健康。

八忌饮冲泡时间过久的茶。茶汤中茶多酚、维生素、蛋白质等物质会因时间过长氧化变性,茶汤也会孳生微生物,使人致病。

6、劝酒斗酒习俗害人不浅

饮酒成为是一种交际的道具,劝酒斗酒是交际进入白热化的最佳方式,已成为社会“公害”。君不见,“感情铁,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怕打吊针”。结果是无情地损害了人们的健康。

餐桌上劝酒斗酒,不外乎几种情形:或逞一时之勇,只为斗酒;或好友相见,求个尽兴;或有求于人,图个“诚意”。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只讲喝酒。无论敬酒者,还是被敬者,均是豪气万丈,以酒论英雄。

劝酒斗酒习俗的几点害处:

(1)过量饮酒,伤害身体:肝是人体最大的代谢排毒器官,受酒的危害也最大。慢性酒精中毒可导致心理、行为严重异常,造成脑萎缩,记忆力减退,还可产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2)劝酒斗酒,大打出手:酒后易冲动,稍有失言或举止欠妥,就容易激怒对方,轻者伤了和气,重者大打出手,赔了医药费,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3)劝酒斗酒,车祸祸首:酒后开车酿成的车祸悲剧令人痛心,酒后骑车、走路跌伤的醉汉举不胜举。他们或伤残、或死亡,浪费了社会医疗资源,增加了社会负担,酿成了多少不应发生的人间悲剧。

有害健康的习惯

物极必反,生活中许多看似健康的行为或做法,其实是有害健康的习惯。

(1)睡眠过多

睡眠过多会加重脑睡眠中枢的负担,使各种生理代谢活动降到最低水平,且使人的各种感觉功能减退和骨骼肌紧张度下降,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特别是血液循环缓慢会造成心脏病突发或中风。

(2)洗脸过频

洗脸过多会使脸部保护皮肤的皮脂膜受到经常性破坏,导致皮肤受更多的刺激而容易衰老。每天洗脸以早中晚各洗一次为宜,而且要少用香皂。

(3)刷牙过久

刷牙可清洁口腔和牙齿,防止牙病和口腔炎症及诱发的风湿病、肾炎等,但刷牙时间过久会使牙龈损伤,不利于牙齿生长,还会导致楔状缺损。

(4)步行太久

步行时足弓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张力,如步行太久,足弓就会下降使趾骨负重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因此徒步旅行时每日行程不宜太长。

(5)擦肤过猛

人体上皮细胞脱落层仅厚0.1毫米,是阻挡病菌和有害射线的天然防线,洗澡狠搓会使这层皮质受损,病菌和有害射线就会趁虚而入,使人易患毛囊炎甚至疖肿及败血。

(6)喝茶过浓

浓茶会使骨黏膜收缩、蛋白质凝固,并冲淡骨液,影响消化和人对铁的吸收,还会影响睡眠,茶中含有微量的氟,会使牙齿变色,关节变形瘫痪。

(7)饮酒过量

酒喝多了会伤肝脾胃,长期饮酒过量还会使酒精在人体内积累形成慢性中毒,麻痹神经,使人体代谢功能紊乱,加速衰老。

(8)生熟混装

有些人清晨买菜,将糕点、油条、包子等放在篮子里,同蔬菜、生肉、水产品一起带回家,这很不卫生。因为菜篮内带有细菌等微生物,它们与蔬菜、熟食均会发生交叉感染,许多肠道传染病如肝炎、菌痢等均是由此而来。为避免污染,应事先准备好干净的器皿装熟食。

(9)物品合用

有些家庭一家老小共用一条毛巾、一只口杯、一个盆子,这种多人合用漱用品的做法极不卫生,常会一人闹红眼病,全家人患红眼病,一人肝炎全家患病。

(10)不吃早餐

早餐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丰盛的早餐可使人精力充沛,学习工作效率提高。医学专家告诫说,不吃早餐有百害无一利,夜间分泌的胃酸得不到食物的中和,造成胃不舒服。早餐有助于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而不吃早餐,会出现饥饿感,使人易感到疲倦和头痛,易诱发低血糖而虚脱。长此下去,会引起胃溃疡、贫血等慢性疾病,造成营养不良,导致早衰。

(11)饱食汤饮

有的人平时想不到饮水,等到吃过了饭才觉得口渴而大量地饮,这种习惯是不好的,长期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12)吃饭过量

会使胃胀过度,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不足,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加快人体衰老。

(13)鞋跟过高

使脚趾和前脚掌负重过度,身体前倾,胸腰后挺,导致腰肌韧带损伤,易发生趾外翻、趾囊炎、关节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