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母子对话,在星空下,母亲与孩子一起数星星,母亲问孩子:“宝贝,你喜欢天上的星星吗?”“喜欢。”“如果我们能够住到星星上面去该有多好啊!”“我也想住到星星上面去。”“我想会有那么一天的,如果你能成为天文学家或者科学家的话。”“那么我以后就当科学家吧!”“这个想法非常棒,爸爸妈妈可以送你一个望远镜,让你能把星星看得更清楚。”
看得出来,这位母亲是非常聪明的。对孩子灌输理想观念,没有必要像下命令一样:“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要当科学家,出人头地!”这样对孩子树立理想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反感。父母望子成龙,希望儿子成为总统、科学家或者艺术家,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与其对孩子提出要求,不如和他们平等地交谈,诱导他们自己去决定到底要成为总统还是科学家、艺术家。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我发现大多数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比较随和开明的,在孩子面前,他们是可以依赖的朋友。而那些性格不够开朗,甚至比较孤僻、呆板,缺乏主见,独立意识和自由意识的孩子,父母都比较“专制”、“强权”。
所以,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角色不应该只是长辈,更应该是孩子的朋友或哥哥姐姐,他们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会使用祈使句,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孩子适当的自由。
第二节 远离金钱、暴力与溺爱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扼腕长叹的案例,因为它太过于惨烈!未满十八岁的家铭,向自己的亲生母亲举起了屠刀,因故意杀人罪被拘捕后,他却表示自己并不后悔这样做!看到家铭冷漠麻木的样子,我感到一种刺骨的痛楚。
在后来的走访调查中,我慢慢从家铭的亲人及邻居嘴里了解到,在家铭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喜欢打麻将,家铭请求父母陪自己玩时,父母往往会随手从麻将桌上拿起一张钞票,递给他,叫他到一边玩去,等会儿爸爸妈妈打完麻将带他去买好吃的。家铭拿了钱,乖乖地走到一边,静静地看着父母打麻将。父母也不食言,每次打到尽兴之后,便带家铭去买一切他想要买的东西。
上学后,家铭的父母也常常以金钱为奖励让家铭好好学习,这就使得家铭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家铭上国中之后,父母给他配了一台计算机,他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一些有大量暴力情景的电影。父母沉迷于打麻将,也没有察觉,反而一直以为家铭在房间里学习。等到发现时,却又因为溺爱唯一的儿子,而不忍心责备,不忍心剥夺孩子的爱好,便任由他继续这样下去。家铭上高三时,父亲生意失败,家里的经济变得极为萧条,再也没有太多的钱可以供他花,家铭向母亲要钱,母亲不给,三番四次之后,他心里极为不满。在最后一次向母亲要钱时,与母亲发生了争执,父亲知道后,将家铭痛打了一顿。事后,家铭对母亲怀恨在心,趁父亲外出的时候,拿起一把菜刀,像杀鸡一样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