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赵翼
(一)
公元前226年冬季,代郡和辽东之地天寒地冻,不宜用兵,而赵、燕两国虽有余烬,但已不能影响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了。秦王政遂下令暂且休兵,转而向气候温暖的楚国用兵。
于是,秦王政召集众将,一起商议对楚国用兵之事。面对朝中众多武将,秦王政比较倾心于年少壮勇的李信。因此他问李信道:
“李爱卿,你以为消灭楚国需要多少人马?”
李信略一沉思,回答说:
“楚国积弱,士卒更是缺乏战斗力。若要臣伐楚,只需20万兵马即刻成就大业。”
“20万人马?”听到李信的回答,众将都十分惊讶。因为楚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绝非20万人马可以攻灭的。但秦军的节节胜利让秦王政相信,秦军天下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用20万人马攻灭楚国是完全有可能的。
秦王政又转向王翦,问道:
“王爱卿以为灭楚需要多少人马?”
王翦出列,向秦王政深鞠一躬,回到说:
“臣以为,若要一举攻破楚国都城寿春,非要60万大军不可!”
秦王政“哼”了一声,不满地说:
“王将军老了吧,未免有些太胆怯了!李将军果敢英武,才能成就大事。寡人以为,攻破楚国只需要20万人马就足够了。”
于是,秦王政便派李信为将,蒙骜之子蒙武为副将,率领20万人马南下伐楚。王翦受到秦王政的冷落,便托病辞官,回老家频阳养老去了。
在李信的率领下,秦军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攻下了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北)、寝(今安徽省临泉县)和陈(今河南省淮阳)等十几座城池。楚王负刍(?-前223年,公元前227-前223年在位)遣使抵达咸阳,向秦王政提出,准备献出青阳(今湖南省长沙市)以西之地,向秦国求和。但秦王政根本不理会负刍的请求,命李信继续加强攻势。
楚王负刍无奈,只好派项燕为将,领军反击。项燕是楚国的一代名将,用兵如神,而且满门皆将才。后来联合各地义军灭亡大秦帝国的西楚霸王项羽便是他的孙子。
燕击领命后,趁秦军不备,突然率军向秦军发动袭击,并且大败秦军,杀掉秦军7个都尉。轻敌冒进的李信遭遇惨败,只得率部突出重围,紧急撤退。
就在这时,在平定嫪毐叛乱之役中功勋卓著的昌平君熊启叛逃到楚国故都郢(今湖北省荆州市城郊),聚众反秦,截断了李信的退路。李信所部再遭重创,只有2000多名轻骑逃回了秦国。
秦军一下子损失了20万人马,秦王政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进军,以待来年积蓄力量再战。
公元前225年春,秦军稍稍恢复些原气,秦王政便当即决定先行灭魏,然后再挥师南下,攻打实力较为强劲的楚国。
这一战略的改变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当时,燕、赵两国已经基本亡国,虽有余烬,但不足为虑。如果秦军再一举消灭魏国,那么原先的魏、赵、燕三国的土地就能连成一片。这无论对秦国后方的稳定,还是对其军事实力的增加,都是十分有利的。
王翦之子王贲主动请缨,愿意率部直扑魏国都城大梁。秦王政念及自己当初不听王翦的劝告,坚持派李信攻打楚国,致使20万大军全军覆没,心里悔恨不已,正想寻机让王翦复出。如今王贲主动请缨,这无疑是一次拉拢王翦的大好时机。因此,秦王政不但答应了王贲的请求,还亲自出城相送。
(二)
韩、赵灭亡之后,魏国已经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了,全然没有了抵抗的资本。此时,魏国国君是魏景湣王之子魏假(生卒年不详,公元前227-225年在位)。魏王假知道自己没有外援,手中也没多少兵力,无法与秦军展开野战,只得将有限的兵力收缩在大梁,固守孤城,苟延残喘。
王贲的指挥风格与其父王翦十分相似,一是善于借助地形,二是爱兵如子,任何时候都想尽办法降低士卒的伤亡。王贲领兵来到大梁城外,将其团团围住,然后便四下察看地形。聪慧的王贲发现,大梁地势较低,而其西北部的黄河、鸿沟之水都在大梁之上。如果掘开大堤,大梁立即就会成为一片泽国。
决议之后,王贲一边令部队将大梁团团围住,一边派人掘开大堤,引水淹灌魏军。结果,王贲率部围困大梁3个月,未损一兵一卒,便逼迫魏王假出城投降。魏国灭亡后,秦王政随即派军平定魏国其余地区,视具体情况设置郡县。
灭魏之后,秦王政又立即将矛头对准了楚国,准备一雪前耻。李信的失败让秦王政冷静下来,后悔当初没有听取老将王翦之言,低估了楚国的军事实力,从而铸成大错。值得欣慰的是,秦王政在关系统一大业的战略性问题上向来都是有错即改的。
公元前224年的一天,秦王政召集几名侍从,要他们马上准备车驾,准备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谢罪,请王翦出山。
秦王政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频阳。王翦听说秦王政来请自己出山,急忙躺在床上装病。秦王政来到将军府,王翦装作一身病痛的样子,率家人出门迎接。秦王政上前扶起王翦,关切地说:
“老将军大病初愈,不必拘于礼节,快快返回房中休息。”
众人跟在秦王政的背后来到客厅,分列立于两旁。秦王政让王翦坐下,向他谢罪说:
“寡人从前没有听从将军的建议,派李信征伐楚国,才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在项燕的指挥下逐日西进,已经威胁到我大秦的国本。将军虽有病在身,怎么忍心背弃寡人呢?”
王翦急忙起身,向秦王政深施一礼,说道:
“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吧。”
秦王政忙上前扶起王翦,坚持说道:
“为了我大秦的江山,请老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王翦略一沉思,回答说:
“大王如果非要以老臣为将,老臣斗胆提一个请求,就是必须给我60万大军。”
战国时代,一次出动60万大军攻伐他国是史无前例之事。即使对秦国这样的大国而言,60万大军也几乎是倾国之兵了。王翦心里有数,既然秦王政亲自到频阳来请自己,他就已经做好了将倾国之兵交给自己的打算。
果然不出王翦所料,秦王政略一沉思便答应了王翦的请求:
“好!寡人就将倾国之兵交付将军,一切都按照将军的计谋行事。”
随后,秦王政便拉着王翦与自己登上马车直奔咸阳而去。一路上,君臣两人商议着出兵攻打楚国之事,不知不觉就来到王宫前。秦王政立即下令调拨60万人马归王翦调遣,择日出征。
出征的那天,秦军旌旗蔽天,士气昂扬,秦王政亲自送王翦至咸阳城外的灞桥边上。临别时,秦王政问王翦:
“老将军此去辛苦了,不知还有什么事要嘱托的呢?”
王翦回答说:
“为国效力,这是老臣份内的事。不过,臣希望回师后请大王能多赐给臣一些上好的田宅园池。”
秦王政闻听王翦向他讨要田宅园池,笑道:
“老将军只管前行就是了。待消灭楚国之后,将军还用担心自己贫困吗?”
“为大王领兵作战,有功终不能得到封侯,所以趁着大王以为老臣还有用的时候,臣不得不及时请示大王赐予田宅园池。臣已经年老了,不能不给子孙留下点产业啊!”
秦王政闻言,不禁开心大笑道:
“将军只管领兵前去攻打楚国吧,寡人答应你的请求。”
王翦拜别了秦王政,率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楚国出发了。秦王政返回咸阳,心中总有一种忐忑不安之感。王翦带走了秦国的倾国之兵,一旦他在外谋反,整个天下就是他的了。秦王政素来多疑,即便是对王翦这样的老臣,他也时刻防备着。然而,想要攻灭楚国,他又不得不按照王翦的计谋行事。
(三)
就在秦王政忐忑不安之时,王翦的使者前来王宫觐见。使者说:
“启禀大王,将军派臣前来是想请求大王,多多赐给将军一些田宅园池。”
秦王政听到使者这样说,心里的不安稍稍减轻了些。既然王翦要这么多东西,就说明他绝无谋反之意。秦王政笑道:
“好。你速速回去禀报王将军,就说寡人答应他的请求。”
使者离开王宫后没多久,王翦派的另外一位使者也到了。第二位使者带来的消息与第一位使者一样,都是要秦王政增加给王翦的赏赐。秦王政又大笑着答应了。
一天之内,王翦总共派了5位使者向亲王请求赐予田宅土地。这下秦王政对王翦彻底放心了。
王翦麾下的人见他为请赐田宅一事竟接连5次派出使者,便不解地问:
“将军向大王要这么多田宅,是不是有些太过份了呢?”
王翦笑着回答说:
“不过分。大王素来多疑而不信人,今将倾国之兵都交给我,我不向大王多多为子孙索要田宅立业,大王岂不是要怀疑我?如此一来,大王便知王翦绝无谋反之意,就可以放心了。”
众人听了王翦的回答,都佩服得连连点头。
王翦率大军行军一月有余,终于抵达了前线。王翦在李信面前取出秦王政的兵符,剥夺了他的指挥权,从而获得了指挥全部秦军的大权。
楚王负刍闻知秦王政派王翦率领60万大军前来,顿时乱了手脚。这时,项燕上前安慰道:
“大王请放心,只要燕某一天不死,定然会抵抗到底!”
楚王负刍战战兢兢地说:
“那一切就都交给项将军了。”
于是,楚王负刍将楚国所有的军队都交给项燕,命他前去抵拒秦军。王翦闻知项燕率楚国倾国之兵前来迎战,便下令道:
“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壁垒,不得出战。如有违军令者,一律斩首!”
王翦手下的众都尉十分不解,但还是遵从将军的命令。连日来,项燕多次命楚军到阵地前沿向秦军挑战,但无论楚军士卒如何辱骂,王翦就是不准秦军走出壁垒迎战。楚军无可奈何,只得次日再来。
这种情况一连持续数日,楚国士卒皆以为秦军怯战了。然而项燕的心里清楚,这是王翦的骄敌之计。一则,秦军远道而来,行军疲乏,立足未稳,而楚军则以逸待劳,占了优势;二则,秦军刚刚遭遇全军覆没的惨败,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而楚国刚刚得胜,正是士气高涨之时。如果两军在此时交战,秦军必败无疑。
因此,当楚军将士皆以为秦军不足惧时,项燕的心里却担忧极了。王翦率60万大军前来,这本身对实力相对弱小的楚军就是一种心理威慑。楚军士卒之所以敢近距离地上前挑战,完全是因为刚刚打败秦军的原因。而随着对峙时间的延长,秦军很快就会恢复元气,且胸中的复仇之火也会越烧越旺;相反,楚军获胜后的高涨士气只会逐渐低落。届时,一旦王翦以他那士气高涨的60万大军扑面而来,疲弱的楚军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抵挡的。
想到这里,项燕的求战之心更加迫切。然而,王翦始终命令士卒坚守不出,渐渐掌握了战役主动权。在两军相峙的日子里,王翦表面上令士卒好生休息,每天好酒好菜,好不惬意。王翦也经常和士卒们呆在一起,嘘寒问暖,与他们吃同样的饮食。士卒们见状,无不生感恩之心,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只等将军一声令下,为国杀敌。
与此同时,王翦也在暗地里嘱咐手下的都尉们,一定要加强军事训练,不可轻敌。
两军相持数月后,王翦突然派人到军营视察,问军中是否在进行训练。使者向王翦汇报说:
“各军营中正在练习投石、跳跃。”
“楚军的情况如何?”王翦又问。
“楚军与我军相距不过刚刚超过投石之距,个个都跃跃欲战。”
投石之距是古代的军事术语,即投石机抛重12斤的石头可以达到的距离,约为300米。王翦见楚军已经逼近到秦军军营300余米的地方,知道自己的骄敌之计已经成功了,便说道:
“士卒可以使用了。”
就在此时,项燕唯恐两军对峙日久对楚军不利,下令楚军向东移动,想以此来牵动秦军。王翦一声令下,趁楚军拔营之际,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全线出击,大败楚军。项燕再想回击已经不可能了。结果,楚军遭到了灭顶之灾。项燕带领残部逃到了淮南(今河南、安徽淮河以南地区)。王翦乘势攻破了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至此,秦军攻占了楚国大片领土,楚国已经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