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13206200000004

第4章 异人入赵为质子(2)

“近日贱躯多有不适,恐怕要辜负先生的美意了!”

“既然如此,那小人改日再专程前往王孙寓所拜会。”吕不韦一边说,一边让开道路,让异人的马车过去了。

(三)

自从见到异人之后,吕不韦的思绪一连数日都不能平静。当时,秦昭襄王已经60多岁,在位40余年,说不定哪天就会驾鹤西归。秦国太子武安君也已经40多岁,即便顺利登基,恐怕也无法在王位上坐多长时间。因为在先秦时代,人均寿命都很短,五六十岁已经算是高寿了。如此一来,秦国王位很快就会落入武安君之子的手中。

按照惯例,武安君登基后,应立正室华阳夫人之子为太子,但华阳夫人偏偏没有子嗣。也就是说,武安君的20多个庶子都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其中自然也包括偏夫人夏姬所生的异人。吕不韦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便打算在异人身上做一笔政治投资,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赚取巨额利润。

有一天晚上,吕不韦突然对他的父亲说:

“父亲大人,孩儿想向您请教几个问题。”

吕父眯着眼睛,一边拨亮烛光,一边说:

“但问无妨。”

吕不韦略一沉思,便问道:

“耕田种地的利润有多少倍?”

吕父屈指算了算,回答说:

“最多10倍!”

吕不韦又问:

“贩卖珍珠玉器能获利多少?”

吕父默算了半晌,回答说:

“起码百倍以上。”

吕不韦这时压低了声音,又问道:

“如果能够拥立一国之主,那么能获得多少利润呢?”

吕父听到儿子这样问自己,不觉大吃一惊,忙道:

“立主定国的利润是没办法用数字来计算的啊!”

吕不韦笑了笑,缓缓说道:

“大多数人辛苦劳作,也无法得到温饱。如果能够拥立一国之君,成就万世之业,定可福泽后世。请父亲大人允许我去干一番大事业,拥立秦国王孙异人为将来的秦国之主。”

接着,吕不韦便向父亲阐述了拥立异人为秦国国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听完吕不韦的这些话,吕父惊愕地看着儿子,仿佛不认识他一般。过了半晌,他才缓缓说道:

“想不到我儿竟有凌云之志,为父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得到了父亲的赞同后,吕不韦大喜,立即谋划起来。几天后,吕不韦亲往异人的寓所,邀请他赴宴。异人盛情难却,只得跟随吕不韦到了吕府。吕不韦将宝马轻裘、锦衣玉食、琼浆玉液悉数搬了出来,极力奉承。久为质子的异人哪里见过这等阵势,不觉飘飘然起来。酒过三巡,吕不韦对异人说道:

“如果我说吕某能光大王孙的门楣,您可相信?”

异人干笑了几声,凄然说道:

“先生不过区区一介商人,为何说这样的大话来戏弄我呢?我看你还是先想办法光大自己的门楣,再来考虑如何光大我的门楣吧!”

吕不韦一本正经地回答说:

“王孙有所不知,我吕家的门楣必待您的门楣光大之后方能光大!”

异人久为质子,见惯了各国公子争夺王位的斗争,自然知道吕不韦话中的深意。他起身向吕不韦深深一躬,低声道:

“请先生教我该怎么做。”

吕不韦连忙拉着异人的双手,将其引到座位上,与他促膝而坐,分析道:

“秦王如今年岁已老,而您的父亲安国君贵为太子,早晚有一天要登基为王的。我私下里听说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也只有她的儿子才有可能在您的父亲登基后被立为太子。但是华阳夫人并没有子嗣,唯有从你们兄弟中过继一人为子。”

异人深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吕不韦顿了顿,又说:

“在20多个兄弟当中,王孙并非长子,不得安国君的宠爱,又长期在他国为质子,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很小。但即便如此,一旦安国君登基为王,王孙还是有机会和诸兄弟争夺太子之位的。”

异人沉思半晌,急切地说:

“先生所言极是,但我该怎么做呢?”

吕不韦接着说:

“王孙囊中羞涩,长期在赵国为质,没有办法用金钱结交各国宾客、孝敬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吕某虽然不富裕,但我愿携带千金西行,前往秦国,为王孙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请他们立你为嗣。”

异人闻言大喜,起身向吕不韦深深一躬,缓缓说道:

“如果先生之策能够实现,我愿和你共享秦国的江山。”

(四)

商议已定,吕不韦便筹集了黄金千金,其中500金交给异人,让他结交赵国的权贵、各国的质子和宾客们,而自己则带另外500金西入咸阳,帮助异人游说华阳夫人。吕不韦不愧是一个千古奇才,他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入手,顺利地见到了华阳夫人。

吕不韦命人将从东方六国搜罗来的奇珍异宝都抬到华阳夫人的面前,华阳夫人果然大喜。吕不韦趁机说:

“吕某与王孙异人为至交,不得不在夫人面前替他鸣不平。异人天生异禀,聪慧而有贤德,广结诸侯和天下宾客,却无法逃脱在赵国为质的命运。王孙在赵国常常对吕某说,夫人徳与天齐,夫人由楚国嫁入秦国,实在是秦国王室和百姓之福啊!只可惜,王孙久为人质,不得在左右侍候夫人。他常因思念安国君及夫人而日夜哭泣呢!”

华阳夫人听到吕不韦这样说,又想到自己膝下无子,沉思片晌,忽然凄凉地说:

“我可怜的孩子啊!”

吕不韦听到华阳夫人称异人为“我的孩子”,心下大喜,知道大事已成一半了。

稍后,吕不韦告别华阳夫人,再次去拜访她的弟弟和姐姐。所谓“一人升天,鸡犬得道”,华阳夫人得宠,她的兄弟姐妹自然也是个个得享荣华了。

一见到阳泉君,吕不韦便故作高深地说:

“君王的死期已经不远了,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阳泉君大怒,指着吕不韦骂道:

“大胆,你竟敢如此猖狂,小心你的脑袋搬家!”

吕不韦深深一躬,缓缓说道:

“请大人听小人慢慢道来。如今,大人一家都居高位,但安国君的长子子奚门下哪有尊贵之人呢?大人府上到处是奇珍异宝,马厩里养着无数骏马,后庭的美女也不可胜数。大人可曾想过,这些都是靠华阳夫人得宠的原因呢?然而华阳夫人膝下无子,一旦子奚将来登上王位,恐怕这些荣华富贵也就都保不住了。”

吕不韦斜眼看了看阳泉君,见其面如土色,汗如雨下,又接着说:

“到时候,恐怕连大人一门上下的性命也难保了!”

阳泉君听到这里,吓得一屁股坐在榻上,不停地擦汗。吕不韦直起了腰,低声说道:

“在下有一计,可以保大人一门上下的安危。”

阳泉君听罢,立即站起来,拉着吕不韦来到后室,对他深深一躬,恳求道:

“请先生教我!”

吕不韦不紧不慢地说道:

“如今秦王年事已高,安国君年纪也不小了,一旦这两位离世,子奚必然会被大臣们按照长幼之序推上王位。到时候,恐怕华阳夫人的门前就要荒草丛生了。”

阳泉君忙问: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微笑着说:

“王孙异人是一位贤能之人,只可惜被遗弃在赵国。他的母亲夏姬不得宠,自然顾不了他,但华阳夫人可以帮他啊!异人在赵国无日不思念故里,天天盼望着回来。如果华阳夫人能将他过继为子,请求安国君立其为嗣,异人将来登上了王位,难道还能忘了华阳夫人的大恩大德吗?”

阳泉君连连点头,然后立即派人把姐姐叫到府中,与其商议对策。姐姐沉思半晌,缓缓说道:

“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我马上进宫去见妹妹。”

阳泉君将姐姐送到秦宫门前便退去了。华阳夫人久处深宫,见到姐姐自然万分高兴。但姐姐却一反常态,冷冷地对她说:

“我常听人说,靠美色而得到宠爱的,等到年老色衰,宠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今妹妹得到太子的宠爱不也正是因为年轻貌美吗?但谁也无法做到青春常驻,妹妹就不担心在年老之时失去恩宠吗?”

姐姐的一席话说得华阳夫人汗如雨下,连声问道:

“那该怎么办呢?”

姐姐又说:

“常言道‘子凭母贵’,但却不知道‘母凭子贵’的道理。如今妹妹膝下无子,何不在诸多庶子中过继一人为嫡子呢?如此一来,在太子有生之年,妹妹能够得到后宫和天下人的尊重;即便将来太子不在了,你的嫡子继位为王,也不至于失去权势。这正是说一句话而得到万世之利啊!妹妹何不趁得宠之时向太子说明此事呢?一旦恩宠不在,妹妹想要开口都没有机会了。”

华阳夫人深以为然,遂追问道:

“依姐姐之间,我立谁为嫡子较为合适呢?”

姐姐沉思片晌,回答说:

“我听说在赵国为质子的异人贤孝,可以立为嫡子。你想啊,他在诸子之中的排行靠后,如果按照长幼之序的话,他肯定没有被立为嫡子飞希望。如果妹妹帮助他登上嫡子的位置,他难道会忘了妹妹的厚恩吗?”

华阳夫人想了想,点了点头,决定向安国君吹吹枕边风,立异人为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