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元二年(1039年)秋,贺兰山上,已是白雪皑皑。兴州府城,光脑门的西夏骑兵不时从各方进城,又一列列地从各城门急驰而去。李元昊自父亲死后,掌握了权位,就下令党项人要剃发,留光头,以此表示党项人与汉人的不同,实际上他是为了统一党项人思想,为他效命。兴州府中大殿内,议事厅中,元昊坐在木制椅上,其部下皆排坐两旁,他今天要议一件大事。元昊中等身材,头戴黑冠,圆圆的脑袋下,一双炯炯的眼睛,时而透露贪婪的目光。元昊自称帝以来,志得意满,满面春风。
元昊只有三十一岁,却是个杀人无数的魔王。他率领他的大军刚刚灭了沙洲(今敦煌市)曹顺德,血洗沙洲城。他凭借他的武力,东征西讨,占领了整个河西地区,终于巩固了自己的地盘。现在他定都兴庆府,背靠贺兰山,前倚大黄河,他的大夏是空前的稳固。但是,正当壮年的李元昊,岂可偏安一方,他将贪婪的目光对准了南边的大宋。
早在少年时,李元昊就对父亲臣服宋朝不满。那年宋真宗驾崩时,父亲派他前去汴京吊唁,但他见到仁宗时,拒不行君臣之礼,还当面嘲弄宋仁宗。宋朝那些大臣纷纷要求年幼的仁宗下旨杀了他,但当权的刘太后没有下令,说不要破坏了和李德明友好关系,免得开战端。当时,李元昊旁若无人,大笑着离开宋朝皇宫,而没人把他怎么样。自此,李元昊更加将宋朝不放在眼里,但大宋的富饶令他惊叹不已,自此也产生了谋划中原的念头。
当河西广大地区为西夏占有后,李元昊对西夏军队进行重新编制,他以黄河为标界,在西夏国内把军队划为左、右两部厢军,左厢军由野利遇乞统领,野利遇乞号称天都王,右厢军由其兄野利旺荣统领。又设十二监军司,分别命以军名,规定驻扎地(宋朝也有类似厢军设置,如同今天的“军区”),由此,健全了西夏军队的指挥系统,统一了指挥权。元昊在历次征战中,发展了几个新兵种,即:铁鹞子军、擒生军、卫戍军,泼喜军。铁鹞子是元昊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此种部队配以最良的战马,最精的盔甲,是自己贴身禁卫军,分为十队;擒生军,是西夏为了在战争中俘掠对方百姓专门成立的部队,人数极多,有十万之众;卫戍军是西夏禁卫军,共5000人,皆为西夏皇宫子弟充任;泼喜军是“炮兵”,主要在攻城时用抛石机协助进攻。此外,李元昊特意挑选被俘汉人组成“撞令郎”军,以这些“伪军”为先锋部队,让他们冲在本族主力军队前面,最大限度减少西夏党项兵士的伤亡。元昊立国之初,西夏总兵力已达50万人。一个小国,兵力如此之多,可以讲,西夏全民皆兵。这样的国度,元昊怎么不会私欲膨胀呢。
李元昊称帝前,已经清洗了西夏内部对他地位有威胁的部族首领,不仅把卫慕族首领山喜整族人扔进黄河淹死,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不放过,以毒酒毒死。元昊的母亲本人就是卫慕族人。野蛮民族母氏势力确实很有威胁,但一个母后也不能容,元昊确实是非常残忍之人。不仅如此,元昊把自己的妃子卫慕氏(也是他表姐)连同卫慕妃为自己生的儿子也一并杀死,斩草除根,狠到连自己的骨肉也不放过,元昊真乃天下最狠心之人。这一切皆因为卫幕族对元昊不满,准备带兵投宋,元昊闻之进行了血腥清洗。
元昊称帝前,由于分掌西夏左右厢兵的大将山遇惟亮劝说元昊不要与宋朝翻脸,要记得他爷爷李继迁的祖训,不要和宋朝开战,但李元昊哪里听得进去,他又准备诛除山遇一族。这位老臣得知消息后,携家属二十多人准备逃往宋朝边将李士兵处(李士兵本人也是党项族人)。中途,宋朝的延州知州范雍抓住山遇惟亮一家人,但范雍迂腐,怕收留山遇惹起战争,竟然派土城(今陕西志丹县)钤辖卢守勤把山遇一家人押还给元昊。元昊大怒,把山遇惟亮及其儿子缚于树止,与众军将一起,弯弓搭箭,把这位老臣及其儿子射成刺猬。元昊狠毒若此,只因他野心勃勃图谋中原,他容不得他的部下怀有二心。
这日厅议,元昊道:“各位将领,我本遵天之意,承族人拥戴,自立大夏,然宋朝皇帝老儿,竟目中无人,不来恭贺,反下诏书,削我官爵。这官爵本王本也不稀罕,但是赵祯小儿竟下令禁绝边市,致我族人今岁饥民大增,缺衣少穿。今请各位商议,如何惩戒那宋朝皇帝小儿?”
国相野利旺荣道:“陛下,臣进一言。自先祖立大夏以来,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宜休息生养,此时断不可去攻宋,枉送族人性命。”元昊皱起眉头,道:“宰相,你随本王多年,竟然还不了解本王心意,为什么?想我大夏创立以来,本王身经百战,为的是什么?不是有朝一日,一统江山,凭什么我要对宋朝俯首称臣?本王念你开国有功,不跟你计较,伐宋一事,休得多言。”元昊鹰钩鼻上,凶光毕露,野利旺荣不由心中打了一个寒战。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俩是皇后野利氏的兄弟,也为李元昊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野利遇乞见哥哥谏言受挫,忙道:“陛下说得是,想我大夏怕过何人?只要陛下下令进攻,定叫宋军片甲不留。”野利遇乞是员猛将,号称天都王,元昊每次出征,皆是打头阵,是为元昊得力大将。
突听一人不紧不慢的道:“匹夫之勇,有何用处?贸然攻宋,只怕是有去无回。”野利遇乞怒道:“宋狗,你说什么?”说话者是军师张元,此人是汉人,他还保持着汉人装束,能在元昊军中穿汉服者,岂非怪事。一看模样,此人甚是诡秘。然元昊对此人却是十分敬重。
元昊道:“遇乞将军,休得对军师无理。”元昊起身,对张元道:“不知军师有何高见?”
张元起身拜道:“陛下容禀,陛下能整装伐宋,足见英明。想我大夏,地处西北蛮荒,人烟稀少,粮食匮乏,难以久养。而宋朝地大物博,良田无数,特别是是渭河平原,陛下如能取得这块地方,可保我大夏万世基业。”列位,此张元何许人也,竟鼓动李元昊吞并中原,口气端的如此之大?盖因为这张元很有些来历,张元原是宋人,是前几年才投入李元昊帐下。据他自述,他饱读经书,通晓天文地理,有满腹经纶,但宋朝用人唯亲,京试却屡试不中,自此怨恨朝庭,一年秋天,偷偷越过宋夏边境,投靠了西夏,得到元昊赏识和重用,每有大事,皆问询于他。张元协助元昊用汉人治国之法,编制了各种纲领,使元昊统治变得更稳固。李元昊对张元,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李元昊道:“军师说得有理,然我虽有大军50万,可我与宋边境,皆是山地,宋朝边砦排列甚密,易守难攻,且有宋宿将刘平、赵振等把守,攻取不易。”张元道:“陛下勿忧,想宋朝皇帝昏庸无能,他的那些臣子也是纸上谈兵,无有远谋。此时正是攻宋良机,陛下万勿失去。”元昊道:“军师可有良计?”张元道:“宋朝那些镇守边境将领,臣了如指掌,多是有勇无谋。据臣所知,把守宋境现有两位知州,一是泾原知州夏竦,一是延州知州范雍,皆是无能之辈,陛下现可从东取延州。”元昊道:“为何先取延州?”张元道:“陛下英明,原因就不肖臣说明了。延州乃长安屏障,如攻取延州,长安不是指日可待?”无昊道:“我如攻宋延州,夏竦攻我兴州,我当如何防守?”张元哈哈一笑,道:“陛下过虑了,谅夏竦也没有这个胆子,他虽为知州,却是个酸腐文人只知升官发财,哪知调兵遣将。宋朝边境统领,陛下何时见过他们主动出击?这是因为边境无论大小事务,守将不得善自作主,遇事皆要向皇帝报告。等皇帝批准下来,我想那时陛下就早已拿下延州了。”
野利遇乞大悟道:“原来如此,军师妙计。”然,元昊还不无忧虑。
元昊道:“我也有此意,然据探马报告,取延州必先取金明寨,而现金明寨有铁壁相公李士兵把守,万夫莫开,我军已吃够了他的苦头,尚无以为计。”张元笑道:“据臣知,延州知府范雍,草包一个,不知带兵。而那铁壁相公,有勇无谋,更不足虑,臣有连环计,必使铁壁相公变成无壁相公。”元昊喜道:“军师快快说来。”张元附元昊耳语,元昊听罢,哈哈大笑:“此计甚妙。”
这时都统野利遇合来报,元昊道:“讲。”野利遇合道:“渭州知州昨张帖布告,说要捉拿陛下。”元昊道:“呈上来。”野利遇合将一纸书给元昊。元昊看时,是宋朝通告:皇上有诣,能擒西夏贼首元昊,或斩首上献者,赏银10万两,授定难军节度使。元昊一声冷笑,道:“赵祯小儿,敢抓本王?”他思索一会,对野利遇合道:“传令,发我诏书,能擒赵祯与夏竦匹夫者,赏钱十贯。夜张帖于宋境各城。”遇合道:“这?能行?”元昊道:“怎么?宋朝那些蠢材,不就值10贯钱?还不快去。”野利遇合领命而去,众人皆大笑。
元昊止住笑,命令道:“遇乞听令,尔点十万大军,秘密向夏州聚集,然后分批靠近金明寨。又吩咐杨守素,领五千精兵于庆州府附近佯攻,务必牵制泾原守兵,不使驰援。”二人上前:“得令!”无昊点将完备,又语野利遇乞:“可曾查到珍梅下落?”野利遇乞道:“陛下,还未查到。”元昊甚是不悦:“怎的还未查到?可有线索?”遇乞道:“自从陛下取了沙洲,臣无时不在打探珍梅。现已探明,珍梅曾与汉人翰林画师天佑经沙漠一同逃往中原。”
元昊暗自思忖:逃往中原?那她将大藏经藏在哪儿呢?天佑又是谁?原来珍梅本是于阗国公主,那年因于阗被大衣黑食灭国,就投靠大敦煌她姐姐珍妮,不想当时被元昊碰见,元昊对珍梅一见倾心,无奈破沙州城时,珍梅无见踪影,想起珍梅,元昊脑中又浮现珍梅那似笑非笑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