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13313600000021

第21章 “孔林”是孔子的墓地还是孔子家族的墓地

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几千年以来便形成了今天的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北2公里处,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高达三四米,长达7.3公里,占地3000亩,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

孔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这里的墓碑除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林中神道长达1000米,苍松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人缘何要将夭折的小儿“瓮葬”

盛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瓮葬”习俗(亦称“启棺拾骨”),其历史可上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已经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原始初民最早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瓮棺葬”,亦即后世“瓮葬”的雏形。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的瓮棺葬绝大多数都是夭折儿童的葬具,而成年和少年死者则被直接埋入土坑墓圹。以半坡遗址为例,在已经发掘出的二百五十座墓葬中,成人土坑墓一百七十四座,儿童瓮棺墓七十三座,幼儿土坑墓仅三座。众多的儿童瓮棺墓,既显示出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极高的现象,也说明儿童死后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此外,无论是在半坡遗址还是在北首岭遗址中,用于儿童葬具的瓮、钵等陶器,在其底部或棺盖上,大多留有一个小孔。这些小孔,有的是很规则的圆形,有的则是不规则的形状,小孔上往往还加盖着一块小陶片,其内表面还涂有红色颜料。凡此种种,意义何在,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有一种猜测是,人们将夭折的儿童装入瓮棺,而不是直接埋入黄土中,目的是希望给其留有一定的空间,瓮棺盖或瓮棺底部的小孔,则是希望他(她)能恢复呼吸,得以复生。郭沫若参观半坡遗址时写下一首诗:“半坡小儿冢,瓮棺盛尸骸;瓮盖有圆孔,气可通内外。”(《访半坡遗址四首》)似乎也是同类意见的艺术性表达。既然人已经死了,何以又望其“通气”呢?有人推测这可能与当时的诊断技术落后、幼儿常出现“假死”的现象有关系,所以大人存此侥幸念头。

另一种猜测是,盆、钵底部的小孔当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这与当时人们对灵魂的信仰有关。如此葬俗,与近代某些地区小孩死后并不埋葬,而葬于树杈上,认为小孩的灵魂弱小,埋在地下便出不来的意识是一致的。

还有一种猜测是,支配儿童瓮棺葬仪的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法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或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所以以瓮棺葬小儿的目的,其实是祈望他(她)复生或再生。

种种猜测似乎都颇有道理,看来这个谜底的揭示,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