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为一个“个人”在投身于现实社会的行动中,本身体现了一种也许他自身并没有觉察出来的哲学,我们只是发现并表达出来而已。这种哲学就是关于“执著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悲剧性命运”的哲学。
孔子首先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想把当时的战乱动荡的社会改造成一种以“仁”为内涵,以“礼”为形体,以“中庸”为行为准则的王道社会。这是他全心向往并身体力行的“理想国”,这是他的理想的外在表现。儒家说: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无论立德、立功、立言,都是想垂此名而不朽。肉体终会灭亡,唯精神永不死灭。他们看到了人的有限性,想要用立德、立功、立言的方法来超越有限,使精神长存。这正是其理想的内在本质。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幻想主义者,而是植根于现实并执著于现实的。他的“仁”、“礼”、“中庸”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而发的。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社会,愿以人为群,在人群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关注的不是生前,不是死后,而是现在;他的“理想国”不是虚无飘渺的天国和彼岸,而是现实和此岸。终其一生,孔子植根于现实,执著于现实,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正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限和无限的矛盾,这注定了执著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悲剧性命运。我们将赋予“悲剧”一词以新的意义。悲剧不是悲哀、悲惨,而是悲壮,是一种浩然之气的雄阔与沉重。悲剧性将在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时所感到的孤独、渺小及所表现的执着与抗争中体现出来。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之,即“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说:吾五十而知天命。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也许他是微微感到了这种命运的悲剧性。
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
孔子弟子号称三千,而南方弟子只有一人,那就是言偃——言子。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生于公元前506年,卒于公元前443年。言偃22岁时离乡北上,到鲁国拜孔子为师,他比孔子年轻45岁,是孔子晚年时最得意的弟子。这位南方弟子还根据孔子理论反驳其话,譬如著名的“杀鸡岂用牛刀”对话。
孔子授徒,设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中有优秀学生10名,后人称为“十哲”,他们分别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因言偃名列第九,所以后人又称为“十哲人中第九人”。言偃谦虚好学,擅长文学,26岁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言偃学成南归后,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唐代起先后被封为吴侯、吴公、吴国公及先贤言子等。清康熙间特设五经博士一员,由其后裔世袭。言偃对吴地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被人们尊称为言子,还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和“南方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