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海权
13367300000012

第12章 中国版图不是雄鸡:海疆告急(10)

2004~2007年,是海外中国人遭受侵害情况较为严重的时期。2004年5月中国负责瓜达尔港建设的3名工程师遭到来自俾路支解放军叛乱分子的杀害,2004年亲伊斯兰的普什图武装分子在那里绑架了2名中国工人,其中1人在巴基斯坦安全部队不得力的营救行动中被打死,2006年2月又有3名受雇于卡拉奇附近一家当地水泥厂的中国工程师被打死。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发生大规模骚乱,造成中国10多名公民受伤,200多个商户被抢,经济损失约800万美元;5月11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发生了中国200多名工人被当地警察殴打事件,100多名工人受伤,其中20多人伤势严重,4人有生命危险。随着南非社会治安的不断恶化,2004年发生22位华人身亡的恶性事件。2005年发生40多起针对华人的武装抢劫事件,共造成8名华人身亡。2006年春节期间又连续发生3起武装抢劫枪杀中国人事件。2007年1月5日晨,一批持枪青年绑架了中国某电讯公司正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维修电话线路的5名工人,掠走价值数千美元的财产。同日,2名中国公民在俄罗斯赤塔地区被袭击。25日一家中资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南部的营地又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9名中方员工遭绑架,至2月4日方获救。自2006年1月以来,在尼日利亚先后发生8起绑架外国人的事件,共有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170人遭绑架。2007年1月30日,中国路桥公司在肯尼亚蒙巴萨公路项目的一处工地,遭到武装分子抢劫,造成工程技术人员1死1伤。有媒体报道,“中国外交部2005年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达到29万起,2006年超过3万起”。

东南亚地区、大洋洲的大规模暴乱中华人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历史上,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从印尼的排华事件到所罗门的暴动、东帝汶的种族冲突,无不如此。2006年4月18日,所罗门群岛发生大规模暴乱。有消息报道,唐人街大约90%的建筑物被毁,数名华人受伤,许多华人店铺被洗劫一空后付之一炬,一些歹徒甚至冲进华人住所,抢走值钱的物品后将房屋烧毁,整个唐人街上空浓烟滚滚,哭喊声一片。事发后,中国政府以包租飞机的方式组织处境危险的400多名侨民撤离。5月下旬,东帝汶又发生种族暴力冲突,中国政府派出两架包机撤出了243名华人,在当地的一个投资4700万美元的建筑项目不得不告暂停。

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情况看,2004年下半年以来在不少国家接连发生当地警方拘押中国人、查抄中国货物的事件。比如,2004年6月玻利维亚警察突击搜查了三处中国人集聚的地方,拘留了60名中国人;下半年,美国警察大规模突击搜查纽约和德克萨斯州的多家中餐馆和华人聚居地,强行拘捕了百余名中国籍业主和员工;12月,希腊警察搜查首都阿提卡地区约3000家中国商店;2005年2月,阿联酋警察以“查处色情业”为名拘捕了31名中国妇女。2005年以来,在南非、意大利、哈萨克斯坦也连续发生了搜查中国工厂、商店、娱乐场所、石油项目管理机构,逮捕中国人的事件。

如果说上述事件多是针对中国公民、侨民个人的话,那么,2006年发生的一些事件则带有明显地针对中国企业乃至国家的倾向。2006年4月29日,中国驻尼日利亚的一个机构接到一个手机电话,说尼日利亚南部城市瓦里的一家炼油厂附近将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不久,爆炸事件果然发生了。虽然。这起爆炸事件并没有造成伤亡,但它的严重性在于,一个尼日利亚武装组织在给媒体的一封邮件中写道,他们对这起事件负责,并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对中国政府和它的那些石油公司发出警告——远远躲开尼日尔三角洲”,今后“石油设施所在地如果发现中国公民,将视为小偷。中国政府投资偷盗原油,将它的人民置于我们的火线之内”。有资料介绍,正是这个“尼日尔三角洲地区的武装组织”,已经迫使尼日利亚关闭了约1/4的石油生产,目的是给总统奥巴桑乔施加压力。

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在全球工业化大生产流程中份量、比重的不断增加,海外生产资料来源地和产品市场安全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针对中资企业、国家政府项目的事件将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中国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曾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保护我公民在境外的人身安全、经济权益和人权的联署提案》。韩方明在这份提案中指出:在国际交往中,歧视和欺负中国公民在境外的基本人权和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外交保护力度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损害了作为担任国际重要角色的大国的尊严,事实上是一种外交执政能力缺失的表现。如果说历史上中国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海外人员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崛起的中国就必须把保护自己海外人员安全问题当作国家安全的具体体现,当作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维护国家形象和尊严、维护国家利益的大事;如果说历史上的中国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海外人员的话,那么,崛起的中国就必须具有保护自己海外人员安全的能力,这是国家战略的应有之意。

1986年南也门内战时,中国在南也门824人的大撤离,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驻外人员最大规模的一次成功救援。但是,这次救援与当时苏联、英国、法国、联合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救援行动相比,其所以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巧合,即当时正巧有“石景山”号等两艘中国远洋公司的船舶在印度洋北部亚丁湾的吉布提港,几经周折之后驻外人员才分乘轮船、飞机返回国内。而苏联则派出超级战列舰抵达南也门,并以坦克掩护苏联和东欧集团的所有外交官、军事专家、党校教员及其家属,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安全撤离。看那阵势!那不仅仅是一种气派,而是一个强国应有的“架势”。英国派出一艘皇家邮轮,法国派出一艘导弹驱逐舰,两国合力撤出了驻南也门的本国人员。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中国与其他几个大国相比,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在救援形式、救援力度、救援速度等方面,都反映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海外是一个巨大的劳务市场,中国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走向海外。据美官方预计,至2010年美国的普通劳工需求还将增加767万。欧洲官方预计,到2050年欧洲至少需引入4400万劳动力,仅西班牙每年就要输入24万劳工才能满足其需求。2005年2月23日,英国内政大臣布伦基特称,“我们的劳工市场现有55万个岗位空缺”。德国每年至少要接纳5万移民才能满足劳工需要。加拿大未来10年内将短缺100万劳工。据国际劳工组织2004年5月25日公布的报告说,目前全世界约有175亿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全球劳动流动人口已超过6000万,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向发达国家流动。其中,2004年底中国在海外劳务人员仅52万,只占全球劳动流动人口的087%。与此同时,中国每年有大约2000~3000万名城镇下岗、待业人员,还有15亿农村人口闲置在家,许多大学毕业生也挤进了待业大军。如果按照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2%的比例计算,中国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份额应当比现在大得多。目前,世界上只要有恐怖事件、重大灾害、重大事故发生,几乎就有中国人遭受苦难的影子。中国人在海外遭遇绑架、拘押、扣留、谋杀、车祸、海难的事件也日益增多。随着中国海外劳务的不断增大,劳务人员在海外的安全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黄海、东海、南海——国家主权权益·需要海权

黄海、东海、南海有中国的主权,有中国的海洋权益,“三海”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海”问题直接关系中国崛起、深刻影响中国形象、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笔者在拙作《国之大事》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海洋权益冲突——迟早要发生的战事”⑤。笔者的本意是说,中国在海洋主权和权益上面临着诸多侵害,要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就很可能需要使用武力手段——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中国的海洋家底,除了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6500多个岛屿外,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中国的主张,我所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除渤海是纯内海外,黄海、东海、南海与8个国家和西太平洋相连。黄海、东海、南海既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在这片“蓝色国土”上,聚集着十分可观的“家底”:①海岸带仅潮间带的滩涂就约2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目前我仅利用了其中的20%左右。我国海岸带区域与河流沉积自然造陆年均约23平方公里。②优良港址星罗棋布。中国沿海共有160多处海湾与几百公里深水岸线,可建万吨以上的港址有40多处,10万吨级泊位有10多处,吞吐量1万吨以上的港口有218个。③海洋生物物种繁多。中国已鉴定的海洋生物达20278种,海产鱼类1500种以上,产量较大的200多种,还拥有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河口海湾、海岛等各种海洋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④油气资源蕴藏丰富。中国近海岸石油资源量为25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4万亿立方米。⑤矿床资源分布广泛。中国海岸带区内生、外生、变质矿产均有广泛分布和一定的储量,已探明的就有65种,矿床835个。⑥海水化学资源充足。数量巨大的海水有四个功能,一是海水制盐和发展盐化工;二是提取海水中溶存的有用元素的矿物;三是海水的直接利用;四是海水淡化。⑦海洋再生能源巨大。目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海洋可再生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和温差能等,流经东海的黑潮的动力能源也十分可观。⑧海上旅游资源可观。中国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滩、岸、景、特、稀、古、科学之特色,目前已开发2000多个旅游景区与景点。有资料介绍,中国的“蓝色国土”能够为中国长期提供60%左右的水产品、2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约70%的原盐、足够的金属,而且每年还可以为沿海城镇的几亿中国人口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目前中国沿海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的陆地,集中了全国41%的人口,50%以上的大中城市,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84%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着90%的出口产品。

外国有媒体说中国拥有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世界上20个大港口中有7个是中国的。2009年1月12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中国重新开始征服海洋》的文章说:“在海岸线上,全球20大港口中有7个在中国。中国的对外贸易90%依靠海运,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目前北京要求对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完整主权。”

南极、北极——“两极事业” 离不开海权

放眼人类未来,崛起的中国应当在“两极”事业上有所举措、有所贡献。

“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在北极开始”——2008年5月4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文章作出这一推测。其理由是: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北极冰雪加速消融,加上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世界多个大国,包括美国和俄罗斯,都盯上了北极潜在的能源宝藏,纷纷采取行动以宣示主权。为此,专家担心,由于各方在北极利益划分上存在的严重分歧,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北极爆发。当然,上述仅是媒体人的一种推测,很少能成为事实。但是,它却折射出极地问题的重要性。

俄罗斯的“一杆旗”让“两极”问题热闹起来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第二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调指出:“俄罗斯此次北极科考的目的不是明确俄罗斯的主权,而是证明俄罗斯的大陆架向北极延伸。”俄罗斯《消息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有人抵达北极点位置的北冰洋底”。《新闻时报》说,“俄罗斯展开北极石油之战”。《晨报》说,“俄罗斯引起重新划分世界”。《俄罗斯报》说的更露骨——“是世界财富一次重新分配的开始”。普京总统还亲自给俄罗斯科考队员打电话祝贺,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也强调说:俄罗斯从此将揭开北极资源开发的新篇章,此举完全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俄罗斯北极插旗一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与北极密切相关的各国反映十分强烈,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冰岛、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国更是喧嚣一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汤姆·凯西说:“在我们看来,这当然不代表提出任何主权要求”,解决问题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而不是靠安插任何形式的标志物。与此同时,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国会正在讨论为海岸警卫队拨款87亿美元,以加强破冰船的维护和建设,增强美国在北极的存在。加拿大一直把北美洲一侧的北极大部分区域视为自己的领土,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称:北极对于“我们作为一个北方国家的身份来说至关重要”,“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放置国旗再次证明,加拿大必须捍卫自己的北极地区”。加拿大政府计划斥资75亿美元建造和派遣8艘以上北极巡逻舰,以维护加在北极的主权。此后不久,哈珀还专赴北极地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视察,并准备在北极地区建设一个深水港。丹麦的科考船于8月12日出发驶往格陵兰岛以北海域,目的是寻找证据,以期在对这片据称蕴藏着大量石油和其他资源的地区的全球争夺中分一杯羹。挪威政府则打出“保护环境”的大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挪威政府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挪威因为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及冰层钻探技术,才在开采石油时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这样的技术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并不成熟,所以一旦各国争相在北极开采资源,那么北极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地。正在各有关国家反应强烈之际,8月8日俄罗斯空军远程航空兵又在北极地区举行实兵对抗演习,演习期间还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给北极之争又添了“一把火”。2008年7月18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签署一项法令,要求国有公司开采北极地区的石油。有媒体称,俄罗斯的这一举措对其他觊觎北极资源的国家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北极争夺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