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13369600000026

第26章 没有执行,再伟大的战略都等于零(3)

(1)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做事

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凡事都要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才能把事情做到完美,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以麦当劳为例,他们的高标准表现为:土豆条不能炸糊了,牛肉饼变质或不够分量坚决不能卖,店堂里、桌椅上必须保持清洁,音乐要优美,板凳要舒适等等。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经理将会被开除,分店的经营许可证将被吊销。正是在这些高标准、严惩罚之下,麦当劳才能有今天的辉煌。

(2)重视过程控制,避免毁灭性的后果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素来以严格细致的过程控制闻名于同行,他们认为有效的精细过程控制是好的质量和批量生产的稳定性的保障。当年中美联合生产“MD—82”大型客机时,上海航空工业公司获得了生产整机的许可证,他们深深领教了FAA代表的细致和严格。

例如,FAA要求将铆接工序用的铆钉淬火后放入冰箱保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使用。在一次检查中,FAA代表发现一个盛水的碗里有一枚铆钉,而原始工作记录上显示,这种铆钉已全部用完。为此,FAA当即中断了与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合作。他们的理由是,这枚铆钉不明不白地出现以及公然违背了规程的放置,让人难以相信上海航空工业公司能生产飞行5万小时的高级客机。正是FAA对过程一丝不苟的管理给上海航空公司上了一课,才使得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后来修成“正果”。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过程控制的重要性,那么“100-1=0”这个公式是最合适不过的。在过程控制中,讲究的是不忽视任何一个小细节。否则,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在这方面,例子可谓不少。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是因为一个橡胶垫圈的质量不合格,导致悲剧发生。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引以为戒,要重视过程控制,做到防微杜渐。

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混蛋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有关系。’”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不找借口”是优秀执行者的必备素质。“不找借口”是西点军校的流传已久的传统。

在西点军校,不管长官问什么,学员只有三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不知道。”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当长官向学员下达指令时,学员必须重复一遍军官的指令。当长官问学员:“有什么问题吗?”学员通常的回答是:“没有长官。”这就意味着接受了长官的命令,意味着承诺和责任,剩下的就是不找借口、绝对执行。

当长官问:“为什么不把鞋擦亮?”如果学员回答:“哦,鞋脏了,我没时间擦。”那么,很可能遭到长官的一顿训斥。因为长官要的是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了每一位学员的执行力,提高了每一位学员的责任心。从西点军校走出来的学员在工作中很少找借口,因为“不找借口”的理念已经烙刻在他们的思想里。

德国国家足球队也有不找借口的传统,他们在足球场上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彻底贯彻教练的意图,承担自己的角色所担负的任务。即使球队在场上比分落后,全队陷入困难,他们也一如既往地执行既定战略,不找任何借口。他们从来不会说:“如果我们没有落后,我绝不会放弃防守,疯狂进攻。”这种执行精神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

彼特是公司的营销部经理,主要负责产品营销业务,深得上司的器重。然而,有一次他由于执行不力,导致一笔重要的业务被别人抢去了,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事后,领导询问他为什么错失这笔业务,他说:“如果不是我的脚伤发作,我就不会晚半小时到达,那笔业务就不会被对手抢去。”

原来,彼特曾经历了一次车祸,他的脚在车祸中受伤了。不过,受伤并不严重,只是轻微的跛,根本不影响正常行动,也不影响他工作。如果不仔细看,谁也不知道他跛脚。

领导听了他的解释,虽然不是很高兴,但是想一想彼特给公司作出的贡献,就原谅了他。没想到,领导的宽容没有换来彼特的回报,反而使彼特越来越频繁地找借口。每当遇到有点棘手的业务时,彼特就会以腿脚不便为由来推诿工作。如果有比较好揽的业务时,彼特就会跑到领导面前,说:“我的脚不行,公司应该在业务方面对我照顾点。”

渐渐地,彼特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每当执行不力时,他就会找借口推脱责任。时间一长,他的业绩下滑了很多。领导原本器重他,见他越来越爱找借口,对他感到非常失望。终于有一天,领导忍无可忍,将其扫地出门。

乔治·华盛顿·卡佛曾经说过:“99%的人之所以做事失败,是因为他们有找借口的恶习。”一旦你养成了找借口的恶习,你所表现出来的拖拉、磨蹭、推诿、低效率等毛病,会严重影响整个团队的合作氛围。你将会因此失去别人的好感,尤其是你的上司和你的下属,当然,还有你的同事。也许你的某些借口看似合情合理,但是你必须明白,如果在工作上没有取得良好的业绩,最终受害的是你自己。

职场是一个靠业绩说话的地方,而不是靠借口生存的地方。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你找借口能混一时,却无法一直混下去。比如,有位管理者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一直没有获得晋升,相反,老板一步步将他降级到更低的职位。最后,把他降级为一名普通的仓管员,他感到很不解,于是找老板理论,意思是他没功劳也有苦劳,但是老板却说:“不是我要降你级,而是你没有取得业绩,而别人取得了业绩,我必须对别人表示认可。”这位老板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告诉人们:职场讲的是业绩,讲的是结果,而不是讲如果,讲借口。

综观《财富》500强公司中的管理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执行只讲结果,不讲如果。无论在执行中遇到何种困难,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他们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牢记自己的责任,一旦接受任务,就会负责到底。正是因为执行力强,他们才能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一名管理者。

别指望人人都能自动自发,监督是执行的保障

不少企业存在“半截子”工程。管理者把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就不再过问,而员工在执行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可能会拖延、敷衍,甚至干脆把任务搁置起来,不去执行。等到管理者追问结果时,员工就开始找借口为自己推脱。或者员工的执行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与管理者所期望的大相径庭。这样一来,好的战略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好的想法没有落实到结果上,就不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执行离不开监督,要想员工有效地执行任务,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动自发地工作。

无论是员工落实制度,还是执行任务,作为企业老板和高层管理者,都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关注员工执行的效率和进展。只有当管理者关注“回报”,员工才会给你“回报”。前一个“回报”是指“回来报告”,即员工及时向你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后一个“回报”才是报答和收益。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很多老板把任务交代给员工,就不去过问,等到后来发现事情不对劲时,又责怪员工。殊不知,因为管理者不重视监督,不要求员工汇报,员工自然不做汇报。例如,下面这种情况很常见:

一天,老板对市场部的王经理说:“我这里有一个市场推广任务交给你……”老板和王经理谈了两个小时,交代了诸多背景、重要性、目标、权限范围、风险等等。讲完后,老板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你清楚了吗?”

王经理说:“没问题,我马上就安排人去办。”

王经理回到办公室,立即召集手下的骨干员工,谈了30分钟,把任务布置下去。

三天后,老板被一系列重要事务缠着,忘记了给王经理布置的事情。一周过去了,直到半个月后,老板才突然想起那件事,于是马上问王经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王经理把事情的进展情况向老板汇报了一下,结果老板大惊失色,大声嚷嚷道:“你怎么这么干呢?你怎么不早向我汇报呢?”

你布置任务之后,要求员工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吗?你是怎样监督员工的执行情况呢?很多管理者喜欢听员工汇报,却不知,真正有效的执行是双向沟通和反馈,既要求下属向上司汇报,也要求上司主动走下去,去了解员工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员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指点和帮助,这样才能保证下属不偏不倚地按照目标去执行。

IBM前总裁郭士纳曾说过:“员工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这句话道出了管理的精髓:管理者主动去检查和监督,是促进员工把工作落实到位的关键一环。因为员工的自觉性再好,能力再强,也需要管理者的监督。没有监督,结果执行不到位,出了大问题时,后悔就晚了。

不过,监督不等于监视,有些管理者恨不得监视员工的一举一动,甚至为此不惜破费金钱,费尽心思,借助高科技手段监视员工,期望员工认真地对待工作,不偷懒,不耍滑。比如,员工出差,会给员工发放一部带有定位系统的手机,实现随时了解员工动态的目的。殊不知,这不叫监督,而是监视和窥探,必然会遭到员工的反感和抵触。

事实上,最有效的监督是最简单的。管理者不用监督太多,只需监督和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就像汽车上的表盘、仪表,是给司机做监控用的,司机只需要控制速度和路线,就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管理者对员工的监督亦是如此。你给员工布置任务后,只需要讲明任务完成的时间和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个效果最好可衡量。然后,在员工执行任务期间,你隔三差五地问明情况,关注进展,询问员工是否遇到困难,及时给予指导,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