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13382000000050

第50章 绝戏

孙智慧

每接拍一部新戏,郭导都要亲自下去物色主要演员,特别是男、女主角。

幸运的是,这次男主角早早地就敲定了。遗憾的是,女主角却迟迟没有定下来。作为他的助手,我不得不善意地提醒他:郭导,我们不妨退而求其次,我们耗不起时间啊。

郭导一脸决然:找不出满意的人选,我就不拍!

郭导是个顽固而执着的人,擅长导演战争题材。这次,他改弦易辙,导演一部现代都市题材的偶像剧,关于青年恋爱的,特别能赚人眼泪。他想借此来冲击时下的娱乐市场,奠定自己在娱乐圈坚不可摧的名导地位。

我不得不再次提醒他:郭导,我们已经耽误了好几部戏了,我们得吃饭!

郭导心里像吃了秤砣似的,他摆摆手不耐烦地打断我。

郭导正心乱如麻,物色了几个人选都不如意,要么素质挺好,长相却相差甚远,好不容易觅得长相优越的,一张口又显得没多少涵养,甚至有个别的连普通话的字音都拿不准。这几天,他整个儿变成了一只昼伏夜出的蝙蝠,夜幕降临后就去舞厅、歌吧寻觅猎物。才三十几岁的年纪,几根银丝就悄悄爬上了他的后脑勺。

这天,我和他到商场为剧组购置一些日常用具。在商场门口的大柱子上看到一则演出启事,有好几天了,风刮雨淋有些字已模糊不清。郭导看得极认真:兹定于8月26日在回春保健院游艺室演出,望各界市民踊跃到场观看。落款是“同乐歌舞团”。郭导抬腕看表,今天就是8月26日。我问他,去看吗?

郭导沉思片刻说,当然要去,走,去看看。回春保健院其实就是个精神病院。

落款署名的“同乐歌舞团”,我也略有耳闻,它是一个群众团体,吸纳的都是原来市歌舞团下岗职工或社会上的文艺爱好者,比响器班的水平高些。回春保健院就在商场隔壁的胡同里,没几步就到了。

现场是一派热闹景象。游艺室面积不大,挤得满满当当。我和郭导找了个位置刚站好,观众群里爆发出一阵暴风骤雨似的掌声。我们驻足观望,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正在台上为大家跳芭蕾。跳的是《胡桃夹子》里那段有名的双人舞。她没有舞伴,女孩独个儿跳,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那么娴熟和投入,她那神圣庄重的神态分明让大家感受到了她的那一半的存在。她的目光清澈而高远,面孔圣洁而动人。郭导看着冲我直点头。我明白郭导的意思,他以前也搞过芭蕾,后来不知为啥转了行,是个懂艺术的人,他发现人才了。郭导带头鼓起掌来,观众也跟着一起鼓掌。舞蹈结束时,女孩单腿旋转,之后很专业地谢幕。

郭导盯着那双淡粉色的芭蕾舞鞋,又忘情地鼓起掌来。

就是她了。郭导兴奋地手舞足蹈,禁不住喊出声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和他去找歌舞团的领队。那领队听完我们的话,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也正纳闷呢,我们团里没这人,以前我们也碰上过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他们院里的文艺爱好者,你们去找院长问问。

那位院长听完我们的来意后,眉头紧锁,面色沉重,说:只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郭导赶紧上前解释,并保证一定完整无缺地给送回来。

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院长说,你们也别着急,听我说完再作决定不迟。

那个姑娘是我们院里的一个病人。来之前是跳芭蕾的,在省里获过奖。后来和自己的搭档耳鬓厮磨日久生情,哪料她的搭档在占了她的便宜后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远走高飞了。女孩就成了这个样子,一遇上文艺演出,她的芭蕾就成了保留剧目。可怜呐——说完,院长直叹气。

透过窗口往外望,那个女孩正站在屋檐下向远处的一棵临风玉树凝望,兀自呆呆地出神。

从院长室出来,郭导突然变得沉默了许多。

最终,那部戏也搁浅下来,因为郭导改变了主意。他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他说他不愿把别人伤心的故事搬上荧屏供大家消遣。谁也没有想到事情的结局会是这个样子,他可是个导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