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13385100000009

第9章 以义为利,趋义避财(4)

在汕头大学的筹建过程中,李嘉诚多次追加捐款,从1980年9月的3000万港元增加到1989年10月的37亿港元,一个月后又增至5.7亿港元。前后相比,所赠款项竟比原计划多出近20倍。

李嘉诚还亲自确立了“立足粤东、面向全省、顾及全国、对外开放”的办学方针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一心要把汕头大学建设成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名的高等学府。为此,付出再大的资金与精力的代价,他也毫不吝惜。

之后,李嘉诚在海外组建“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在汕头市兴办的一个10万千瓦的年发电量5亿度的火力发电厂。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除了对这一项目投资1000万美元外,还负责代汕头向国外筹借5000万美元。

汕头大学基金会是一个不图利润的组织,其目的在于保证汕头大学和汕头医院的后续资金支持,它的本金及其获得的利息和利润将全部用于此。

李嘉诚不是专业教育家,但他以其治理企业、开拓李氏王国所具有的独特理念,潜心经营汕头大学。李嘉诚认为,一所大学要敢于创新,积极进取,绝不能墨守成规。正如他经营企业时十分重视搜集全面、准确的信息一样,李嘉诚也会在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来搜集有关教育方面的信息,为汕头大学的发展提供先进的办学经验。

8.悬壶济世,扶资医疗

“悬壶济世,治病医人”,历来是道德至上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从治病救人入手做善事,也是一件最容易打动世人的事情。

最早引起中国人兴趣的西医大约是种痘。1803年(清嘉庆八年),英国人在澳门试种牛痘,但未成功。1805年,英国商馆医生皮尔逊再次在澳门试种牛痘,获得成功,并撰文向中国人进行宣传。

行商郑崇谦在澳门得知牛痘接种成功的消息,立即请皮尔逊写一份详细的说明,然后翻译成中文,这就是着名的《种痘奇书》,随后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最早关于种植牛痘的书籍。

十三行行商巨富伍秉鉴、潘有度、卢观恒又资助皮尔逊到广州行医,并在洋行会馆设牛痘局施种牛痘,每八天开种一次,城乡百姓纷纷前往接种牛痘。据统计,自1810~1840年间(清嘉庆十五年至道光二十年),广东接种牛痘者达到30万人次之多。可以说,没有“洋行好善诸公”的极力推广,就不会有牛痘术的迅速传播。牛痘技术在中国的推广,行商可以说功不可没。

时南海人邱熹奔走于澳门与广州之间,师从皮尔逊学习种牛痘术,受郑崇谦雇募在广州主持牛痘局。他历经十数寒暑,为人种牛痘累百盈千,为中国传播接种牛痘术的创始人。1817年,邱熹采《种痘奇书》的精华,根据亲身经验,撰写《引痘略》一书,成为中国人自撰牛痘术最早的着作。该书后在湖南,上海、广西等地多次重版,加速了牛痘接种术在全国的传播,对遏制天花在中国的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以后,各地纷纷派人到广州牛痘局学习,或聘请广州的痘师到各省设局接种牛痘。1828年,广东盐商潘仕成在北京宣武门外的南海会馆设牛痘局,请广东人余心谷主持,邀请北京的医生参观学习。一时牛痘局遍布全国。广东实际上成了当时中国推广牛痘术的中心,各地的牛痘都是从广东输送出去的。

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美国医师伯驾来到广州,引起了广州行商们的注意,十三行商出资在新豆栏街租借房屋,为伯驾开设眼科医局,又称新豆栏医局,这是中国最早的眼科专科医院,也是中国第一家西医院。伯驾高明的医术不断吸引病人前往就诊,超出了医局的接待能力。1835年11月,伍秉鉴在其商馆中为伯驾提供一所楼房,每年租金很少。1842年11月以后,不收租金,任其使用,作为医局的分局,取名博爱医院,后定名为广州医院。1865年(清同治四年),更名为博济医院。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7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患有疝气病,曾请伯驾治疗。伯驾留下的第6565号报告记载:“疝气,林则徐,钦差大臣”。林则徐向伯驾要了一些治疗疝气的药物。伯驾建议林则徐,为了减轻症状,必须带上一种托带,并给了林则徐半打托带。伯驾还根据描述,判断林则徐患有气喘病,也为他开了一点治疗的药物。林则徐为了表示感谢,专门派人给伯驾送水果,对眼科医院开展的工作表示肯定。

1866年,博济医院在院内设立“博济医学堂”,这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1879年改名为南华医学堂。1886年夏,20岁的孙中山以“逸仙”之名在南华医学堂求学。

在南华医学堂学生中,“西关小姐”张竹君是首位在此求学的女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至今还保留着张竹君的求学记录,记录显示她于1897年入学,1900年以优等生的成绩毕业。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她组织中国赤十字会救护队,投入战场救护伤员,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南丁格尔。

活跃在上海的粤籍商人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在上海公共租界的海宁路创设广肇医院,作为服务同乡的慈善医院。民国初年,该医院已可容纳数千人就诊。1918年9月,广肇医院改革同乡就医办法,规定凡是广肇同乡,只要有亲属签字,即可入院,专门收治麻风病患者。

广东医院原名粤商医院。1918年,旅沪广东社群内发生一次激烈的冲突,20余名原广肇公所董事退出公所,另组粤侨商业联合会。该会成立后,主要领袖为重塑自己在同乡社群中的形象,挽回不良影响,酝酿创办一些同乡慈善公益机构。建立一所正规的同乡医院,就是粤侨商业联合会推出的第一项大工程。

此前,旅沪广东同乡社群,设有一家医院和一个善堂,即广肇医院和元济善堂。元济善堂虽说是一家善堂,但以施医给药为主,同乡向来视同医院。广肇医院由广肇公所主办,设于19世纪末,位于海宁路。元济善堂和广肇医院的主办者虽然也倾注了诸多心血,但因规模狭小、设施过于简陋,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同乡社群的需求。办一所正规的同乡社群医院,确实反映了同乡的愿望。

广东医院坐落于闸北天通庵路,占地20余亩,1919年起正式筹备,经过4年募款和建造,至1923年4月,正式落成。总共花费了20余万两银元,投入之大,超出沪上各同乡医院。

广东医院的征信录显示,捐赠者包括了广东不同地区的旅沪富商,既有广肇地区旅沪同乡中的商业领袖,如陈炳谦、简照南、简玉阶、赵灼臣等,也有潮州富商郭子彬、郑培之等人,因而广东医院是一家面向广东全省旅沪同乡的慈善机构。

广东医院分设中西医部,部设主任,除医生外,配备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附设产科医院是该院的特色,当时不少广东旅沪同乡集居于闸北和北四川路,送租界内的妇婴医院颇为不便,广东医院附设产科医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同乡妇女的生育难。

商人对医疗事业的扶资,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另一方面解决了贫民“看病难”的问题,真正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

9.奉行公平,不欺不诈

在道德观念上,福商一贯奉行公平,不欺不诈。他们认为,经商虽以赚钱为目的,但凡事都应以道德信义为根基。他们提倡生财有道,不欺不诈。反对惟利是图,不择手段。明代商人王文显这样总结自己的经商经验:“善贾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另一位商人樊现则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教育弟子:“谁说公道难信呢?我南至江淮,北尽边塞,贸易之际,人以欺诈为计,我却不欺,因此,我的生意日兴,而他们很快衰败。”

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诚信经济,离开了诚信,市场经济根本就无法运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诚信已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生存理念之一。一个人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人们怎敢与他打交道?

福商在“诚信”方面,也经历了一个知耻后进的过程。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有个北方女青年给未婚夫买了一双款式新颖的福州皮鞋,没料到在两天后的结婚筵席上,新郎的皮鞋却开了帮,仔细一瞧,里头塞的全是马粪纸。

恼怒之下,小两口把鞋用邮包寄给了福州市的市长,质问福州人拿这种劣质皮鞋坑人,当市长的红不红脸?其实,市长也有口难言,在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无序的当时,他经常收到类似邮包。由于缺乏有效约束,全市几千家皮鞋厂与十几万供销员中,生产销售这种早晨穿上、黄昏就破的“晨昏鞋”的不是少数人,你上哪儿管去?

市场经济初期信用缺失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使福商更早地明白诚信的商业精神的重要性,他们清楚了凭什么从市场中得到真正的回报和长远的财富。

在全行业蒙受耻辱之后,福州大多数企业老板充分意识到。“质量佳企业兴,质量差企业亡”的事理。后来在福州政府的引导下,争创名牌,名牌兴业蔚然成风,品牌、质量、信用的意识不断增强。

1994~1995年,余进华在中央台做广告,率先打出了“福州制造”的牌子。福建一个老鞋工,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中国鞋业的时代变化。他12岁就开始做鞋,1973年凭着租赁鞋摊起家,为人处世厚道诚实,由于从事鞋业资格最老,在福州拥有很高的声誉。

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初拼鞋摊时福州皮鞋畅销,许多福州老板一哄而上都做起了皮鞋生意,就连一些从来不懂皮鞋生产工艺的人也操起了锤子剪刀。个别人带头,大家一哄而上,为了追求利润不惜以次充好,使得福州皮鞋质量急剧下降,声誉日毁,消费者对福州鞋无不深恶痛绝。这样一些原本名声很好的鞋业也受到了影响,不得不全部下架,严重地阻碍了鞋业的发展。

面对这种四面楚歌的处境,老鞋匠痛定思痛。在福州市有关部门的联络下,他肩担道义,毅然筹建起鞋业协会,历任四届会长。其间,他与370多家鞋厂厂长联合发出倡议,确保福州皮鞋质量,不赚一分昧心钱,重拾市场信用。

任职8年间,他半天时间在自家厂里上班,半天时间则开车到各个厂家、商场监督指导。经历了失信之痛的福州鞋业,终于依靠诚信重新赢回了市场。从失信到立信,福州人整整用了14年。

信与利是一对矛盾体,如果我们只求信不求利,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商人,因为经商地目的是为了赚钱;但如果我们只求利而不讲信也不行,因为这有损社会道德规范,有损公众的利益。且从长远利益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花香蜂自来,林暖乌思还。”引来翩翩蜂蝶,靠的是百花的争妍吐馨,诱得百鸟啁啾,靠的是林木的繁茂葱茏。这句古诗反映的是一般自然事物,但引申至经商便可得到新的涵义:一个商家企业要招徕顾客,靠的是诚信服务。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现代市场经济已经进入诚信时代,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优秀商人已从假冒伪劣商品中汲取了深刻的教训,他们深知诚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果商人或企业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就在今后的商业活动中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