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13386100000025

第25章 提高管理者的创新意识(2)

第二,人是复杂的,所罗门王既要显示作为国王的权威,又想知道事实的真相;真正的母亲因为爱孩子所以想得到他,撒谎的母亲不爱孩子也想得到孩子;掷硬币的办法简单易行,然而这种仅凭权威做出的决定一旦失误,无疑会损害国王给予臣民幸福的责任。所罗门国王故事的结果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放弃了通常采用的法律程序,选择了一个超常规的做法:他命令手下卫士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人分一半,公平解决。结果,其中的一名妇女听到这个恐怖的命令之后吓得放声大哭,提出自己宁愿放弃这个孩子。而她,就是这个婴儿的真正母亲。至此,通过恐吓性的心理测试,案件的结果水落石出,困境迎刃而解。

在这个故事里,所罗门国王并没有把这案件本身看作一个直截了当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穿过法律和事实的范畴,挖掘到情感和心理的深处。他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重构了整个事件,为自己寻找到了转换的空间,从而把自己、婴儿以及他真正的母亲都从困境中解脱了出来。整个过程不动声色,毫发无伤,却显示出所罗门国王敏锐的思维和高超的管理能力。

在现实世界里,作为管理者,你可能经常会面临类似的两难抉择。在这个日益变化的世界里,下属的动机各式各样,每个组织成员价值和利益取向都复杂无比,而却要求管理者带领各种不同的组织成员去追求共同的组织目标。这就决定了所有需要管理者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两维世界,而是要做艰难的决定。

而管理者的使命,则在于超越困境。也正是困境把那些杰出的管理者与普通人区别开来:一般人即使他身处高位可能也会选择非此即彼、直截了当,其结果往往会顾此失彼;而管理者哪怕他位处卑微也会小心从事,凭耐心、智慧和坚持超越困境。而正是不断思考,不断超越困境,最终会造就真正的管理能力。

【管理圣经】

每个组织成员价值和利益取向都复杂无比,而却要求管理者带领各种不同的组织成员去追求共同的组织目标。这就决定了所有需要管理者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两维世界,而是要做艰难的决定。

4.做能创新的“火车头”

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曾说过一句话;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如果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因为管理过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所以,管理者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工作的多变性和动态性更加显着,形势复杂多变,机会转眼即逝。

管理者如果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位极具创新能力的管理者。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迄今为止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大危机,其中以美国所受的危害最深。

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只知道墨守成规。还是一味推崇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百多年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大推动作用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932年在竞选中,胡佛除了毫无根据地发表盲目乐观的演说外,拿不出任何新政策来摆脱经济危机。而罗斯福则针对美国经济危机,深刻地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要用政府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

后来,他采纳凯恩斯理论彻底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罗斯福总统为美国人民实行的新政,是一种超凡大胆创新之举,“新政”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国家调节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始。罗斯福的新政,也是他能够成为二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总统的原因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如果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就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就自然没有起色。

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正是缺乏创新能力,墨守成规,所以连任竞选失败。而罗斯福正是依靠他的创新能力,当上总统,并成为一代杰出的管理者。

【管理圣经】

人最重要的创造力是能带头,而不是人家带了头,你在后面走。

5.管理者要有环视360°的视野

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下面十种重要的素质:

(1)具有灵活性;

(2)不怕冒风险;

(3)有敏锐的经营头脑;

(4)具有远见卓识;

(5)能看清捉摸不定的形势;

(6)战略灵活;

(7)重视消费者;

(8)善于交流;

(9)善于鼓励;

(10)不断学习。

假如管理者要带领前往我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不管是哪一种下属,都会渴望管理者具有方向感。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这种预见未来的能力确实会显得非常重要。唯有具备展望远景和预见未来的能力,才能称得上出色的管理者。

管理活动的实践告诉我们,下属通常希望管理者能“向前看”,拥有“长远的眼光或方向”。

当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以同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时,组织潜在的危险就会很大。因此,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眼光独到,高瞻远瞩。然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你的思维跨度有多大。

能够大跨度思维的管理者,才能成为大才。敏锐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管理者从容不迫地应付工作中的窘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常进行反向思维和矛盾思维有助于拓展你思维的跨度。在“变是唯一不变”的全球竞争环境下,管理者是否可以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局限,挑战以往的成功模式和战略手段,是考验管理者心理素质和魄力的重要环节。

一个思维跨度大、敏锐性强的管理者是不会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的。他一定会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战胜自己,向自己挑战,向明天挑战,向未来挑战,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佼佼者。

人们常常把成败归于命运,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有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农民进城打工,口渴了在饮料摊前买水喝,摊主告诉他们水两块钱一瓶。这时,一个农民想:我们乡下,水是不要钱的。这儿连水都要钱,看来在这儿不好生活,我得回去。另一个农民却想:我们乡下,水是不值钱的。这儿连水都能卖钱,看来在这儿好生活,我要留下。结果,走的还是农民,留下的成了企业家。运动员比赛时如果要取得好成绩,身上似乎存在两种非常矛盾的特质:既要全神贯注,有强烈的获胜欲望;又要随时保持放松的心态,不能紧张。管理者在拓展思维的跨度时,要学会运用思维的矛盾性。

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和蔼可亲,但有时也会雷霆大发;一向谦逊待人,但有时也表现得非常自负。在他身上,“始终如一”这个词失去了意义。他是一个讲究实际而又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他能用心灵的眼睛看出技术发展的方向,并知道如何去实现。

创业之初,盖茨就看准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找准了能在科技浪潮中始终立于巅峰的产品。尽管微软市场庞大、规模可观,但他还是能灵活迅速地做出一些变动。比如,最近他意识到了自己曾经忽视了因特网的作用而马上做出调整。

尽管他雇佣了他所能找到的最优秀的科技人员,但是公司里大部分人都得承认,他对像每一个螺丝螺帽这样的细节都和他们一样清楚。

这两种倾向是很难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拘泥于现实中的琐事会使一个人丧失想象力;想象力丰富又容易让人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而盖茨却成功地将这两者融于一身。在大多数人身上互不相容的东西,在他身上却完全相辅相成。

因此,管理者需要有非常好的远见和环视360°的视野。要能够提前觉察到出现的任何事物,不仅能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同时还能预见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要发生的一切。

【管理圣经】

管理者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定格于怎样创造性地有效整合组织内资源,而要把它置于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去思考,以世界性的战略眼光经营未来,才能立于永远不败之地。

6.该转舵时要转舵

1945年10月,蒋介石密派杜聿明的部队以武力改组了云南政府,并以“明升暗降’’的方法迫使“云南王”龙云到重庆就任军事参议院院长,龙云从此失势,过着形同软禁的生活。

1946年5月,他随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饮食起居依然受到管制。

1948年秋,龙云得到消息,蒋介石要劫持他去台湾,这使他本来就抑郁的心情更加焦灼不安,于是下决心脱离虎口。

几经波折,他终于想到了老朋友陈纳德。

陈纳德是美国人,抗战时期,.以志愿者的名义,自组飞虎队援华。珍珠港事件后,他任十四航空队司令,驻在昆明,从而与龙云结下了交情。日本投降后,陈纳德弃军从商,在华任民航大队队长。

负责和陈纳德接头的是龙云的同乡刘宗岳和朱志高。陈纳德虽已是商人,但依旧保持着军人本色,重道义且性格直爽。他当即表示,只要不和法律及“公开的命令”抵触,愿尽最大的努力。三人经过多次商议方定下出走计划——陈纳德派特别助手魏罗伯以公司名义视察上海、南京两处的航空站,在一个约定的日期,民航派专机飞往南京。

1948年12月,年关已近。为了麻痹看守的特务,龙云大肆操办年货,杀猪宰羊,腌肉……似乎要热热闹闹地过一个新年。

12月8日这天,龙云起得特别早,兴奋和忧虑交织在一起。

九点十五分,朱志高接到刘宗岳的电话,告知陈纳德特派的专机已由魏罗伯驾驶从上海抵达南京,便和龙云同乘一辆吉普车出发。龙云改变往日乘轿车的习惯,亦是为了出乎特务们的意料。吉普车行动前,特由三辆轿车先行驶离戒备森严的龙宅,且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开,引开监视者。

朱志高戎装坐在驾驶室,从他的梅花肩章上,可知他是上校军官。吉普车后座上,龙云一副绅士打扮:穿一套藏青色西服,头戴呢帽,外罩大衣,一只眼睛包着绷带(龙云的这只眼睛因受伤而失明),另一位坐在后座的是龙云的贴身侍卫陈天德,他负责照顾龙云的起居生活。

十分钟后,龙云与魏罗伯在约定地点会合,穿上民航的皮大衣,改乘魏罗伯驾驶的小轿车,一溜烟地来到南京军用机场。

经过机场时,魏罗伯漫不经心地回答守卫的盘问:“民航队的!”因汽车上有飞虎队的标志,守卫检查,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况且看到右边坐着一位全副武装的上校,知道来头不小,立刻打个手势放行。

一行数人很快登机,机员取去扶梯,驾驶员发动引擎,飞机滑入跑道,全速升空。

十二点十五分,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着陆加油。打开机门,身材高大的陈纳德偕翻译舒伯炎,大踏步地登机迎接龙云。

一时间,龙云备感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当时无法用语言来感谢这位古道热肠的异国朋友。

陈纳德送来水果和雪茄。飞机再次临空,龙云从窗户望去,看到陈纳德还在挥手致意,不免有些愧疚,因为龙云并未把他远走香港的整个计划全盘告诉陈纳德。

三个半小时后,飞机在白云机场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