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13387200000020

第20章 博爱——博爱众生,怨恨无人(2)

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一向克己的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请求取消照例要举行的授奖宴会。诺贝尔委员会当然答应了这一请求,并且把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予了她领导的仁爱修会。与此同时,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支持。

从“印度伟大女儿奖”到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卡内基奖到史怀泽奖,全世界至少有八十多个国家的元首、首脑、政府和各大领域的机构以及各个方面的国际组织,都向她颁发过崇高的荣誉和奖项。她的态度从以下两例可见一斑:1964年,罗马教皇赠给她一辆白色林肯牌轿车,她将车作为抽彩义卖奖品,用所得款项建了一座麻风病医院;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牌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用于救助穷人的事业。

特里萨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所以,在另一位以慈爱之心感动千百万人的妇女,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葬礼正吸引世人目光的时候,特里萨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里萨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特里萨嬷嬷出生在南欧国家——阿尔巴尼亚,但她的爱并没有因国界而中断。她将施爱的对象选择了世界上所有的穷人,不管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是黄种人还是棕种人,只要是穷人或需要帮助的人。在面对人类社会的贫困、战争、饥饿和死亡时,我们欣慰世界上有特里萨嬷嬷这样平等、博爱的人,把自己的爱和温暖撒到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里,让那些被污辱、被歧视和即将去离开这个世界的人重新获得做人的尊严和荣誉。

心怀天下,博爱众生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有人把取个漂亮的老婆作为最大追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幸福;有人把有车、有房作为毕生的追求,认为这样就等于跨入成功人士的行列;而有的人却把自己的追求放在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身上,愿意以自身的行动来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贫困,并且认为这样做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这种人通常指的就是那些心怀天下的人。心怀天下是一种超出自私的爱。一个人不管你出生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地位是高还是低,只要心中装有天下苍生,那你的人生境界和看待事物的眼界就会大不一样,同样,你的人生定位和追求幸福的道路也会与众不同。也许,对许多人来说,拯救天下苍生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就像街头的乞丐一样,不仅吃了上顿就不知道下顿该怎么办,还要经常忍受路人的白眼,像他们那样没有地位也没有尊严的人又怎么心怀天下呢?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贫穷和富有与人生境界并无太大的关系,即使有些人的能力与智慧还谈不上为天下苍生做出什么贡献,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蓄,不断的去探索。只要心中装有天下,就有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不断缩短与天下之间的距离的人,才会做出让人想象不到的天下事。才会在人生的路上做出伟大的事业。心怀天下的人都是慈悲的人,心怀天下的人都是博爱善良的人,心怀天下的人都是拥有责任感的人,心怀天下的人都是有梦的人,心怀天下的人总是在付出的人。心怀天下的人都是有人生使命的人,他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是一位心怀天下的人。他在我国第一个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口号,并把这一口号付诸实践。他将西方一些进步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指出“天赋人权,胥属平等”,并下令革除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吏特权,他提出“总统官吏皆国民之公仆也”。还对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做出这一系列的尝试的人,是需要有足够勇气的。那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在此前的封建社会中,皇帝为一国之君,高高在上,权力通过各层权力机构层层渗透,以达到统治国家的目的。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中,人民群众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任何选举、民主权利都与他们没关系,普通的中国百姓祖祖辈辈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封建社会中,女性也没有任何地位和权利,遵守着“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封建教条。

孙中山想站出来改变这样的局面,在他的眼中,中国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陋习,晚清以来被动挨打,割地赔款和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奴隶身份就不能改变,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他以传统的“以民为本”作为根基,又大胆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地位推到一个从没有过的历史高度。

那个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孙中山无兵无权,硬是靠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吸引了当时中国的众多追随者。追究孙中山成功的背后原因,恐怕与他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孙中山出生的广东省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很早就传播到这里,太平天国的创始人洪秀全就是这一地区受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宣讲的:“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

关于孙中山与太平天国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不久,孙中山出生了。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各地人民的武装反抗却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孙中山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6岁的时候,便跟随姐姐上山砍柴,去水塘边捞猪草,长大后,他又下田插秧、除草、挑水、打谷子,有时到山上放牛,有时又跟随外祖父驾船出海捕鱼。因为交不起学费,到10岁时,孙中山才进本村的私塾读书。孩子们的在私塾里,每天除了练字外,就是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和四书五经。孙中山同对这种传统的封建教育方式很不满,他向私塾老先生质问道:“读这些书,一点都不懂,有什么意思呀?”

孙中山小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里,有一位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老战士,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太平天国均贫富,分田地,拯救挣扎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人民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孙中山。犹如暗夜中一颗灿烂的星星,照亮了孙中山的整个童年时代。

老人常常坐在村前的大榕树下,为孩子们讲述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故事。老人像说书人一样,把太平天国战士们同清军作战的英勇场面,以及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紧张地握紧小拳头,时而眉飞色舞地大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

孙中山和他的小伙伴们都非常喜欢太平天国运动的故事,常常一有时间就缠着老人给他们讲,百听不厌。这些故事在孙中山幼小心灵里埋下了要为天下苍生进行革命的思想。

博爱众生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需要人们付诸行动来体现,孙中山先生本人一生都在努力不懈地实践。他把“博爱众生”作为其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甚至把博爱视为自己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他认为,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即“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孙中山先生热爱他的国家和人民,把“追求国家独立自主和人民生活幸福”作为自己最大奋斗目标,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人民幸福而无私奉献了一生;孙中山先生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博爱思想,正是想把博爱的思想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亿万同胞在博爱思想的引导下,开创出一个由人民大众来当家作主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