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哈佛听到的12堂幸福课
13387300000014

第14章 生活课——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1)

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却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

——哈佛名言

放下攀比就是幸福

人必须正确掂量自己的分量,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味地盲目与别人攀比,就会对自己产生错觉,从而做出傻事,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攀比心理是一种普遍的人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些人已经有了房子,可以安居乐业了,但看到别人的房子更大,就千方百计想买大房子。随后,看到别人住了别墅,又节衣缩食地想买别墅。看到别人买了车,自己也想着要买车。有了车,看到别人开的是宝马、奔驰一类名车,自己也不甘落后,也想换个名牌车。如此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盲目地与比自己条件更好的人攀比,在心理上就永远陷入“比上不足”的忧愁之中。结果,尽管有房有车,却少拥有快乐,相反,萦绕心头的是“房奴”“车奴”式的烦恼。

攀比心理,如果着眼于工作上精神上的向上,那是一种正性攀比,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以个人虚荣为基础,一味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追求“别人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自己不会比别人太差,甚至要求自己强过别人,从而获得心理满足,这则是一种负性攀比。生活领域出现的攀比,负性多于正性。因此,攀比在心理学上被定为中性偏阴性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攀比心理较多产生的是负面情绪。

从前,有一位国王很郁闷:“要是我能像神仙一样每天不用为衣食发愁,还可以四处云游,逍遥自在,那该多好啊!”面对着案桌上要批阅的文书,他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日理万机的生活真是太辛苦了!”于是,他走出宫廷,到宽大的御花园里散心。

让他惊诧万分的是,原本生机盎然的花园现在却一派萧条,花儿和树木全都枯萎了。

“你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今天怎么就枯萎了?”国王对橡树说。

“我没有松树那么高,于是我一直不停地往上提升自己,结果,我的根脱离了孕育我的土壤……”橡树回答道。

“可是,松树,你为什么也死了呢?”国王好奇地问松树。

“我不能结和葡萄一样的果子,终日难过,不久就气死了!”国王听了感到很诧异。

然后,他更加诧异的是葡萄也蔫了,连忙问道:“连松树都羡慕你,你怎么也气息奄奄了啊?”

“您看,我一直不停地拼命生长,可还是不能开出郁金香那样美丽的鲜花……恐怕我就要抑郁而死了……”

让国王欣慰的是,在他的脚旁边生长着一棵茂盛的小草,他差点就把它踩在了脚底下。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心安草。”小草摇头晃脑地回答。

“别的植物都枯萎了,只有你还在茁壮地生长,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只想安心地做一棵心安草啊!”

这是多么朴素的哲理!原来,只要能够安心地享受自己的生活乐趣,便可以生活的幸福快乐,即使自己是默默无闻的。倘若一味地与别人作对比,恐怕感到痛苦与伤心的就只有自己呢!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攀比之心,因为少一点攀比,就会多一点幸福。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星期一早晨,某大企业的销售经理胡佳突然向总经理提出辞职。鉴于胡佳才华出众、业绩超群,总经理对他多方挽留,不但主动给他增加薪水,还承诺在短期内给他晋升职务。原本想跳槽的胡佳最终打消了念头,留下来继续为公司效劳。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人事经理王俊的耳朵里。王俊想,我也是个不可或缺的部门经理,不如向胡佳学习,总经理为了挽留我肯定也会给我升职加薪的。

经过准备,王俊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表示自己也想辞职。

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总经理居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毫不犹豫地对他说:“那好吧!既然你去意已决,我也不好强人所难。祝您另谋高就,前程似锦!噢,对了,请你尽快补交一份辞呈给我。”

原来,王俊一向表现平平,业绩不佳,好在他比较老实、听话,总经理虽然对他早有意见,但是一时间还真找不到适当的机会。这次他主动送上门来,总经理正好顺水推舟。

故事中的王俊弄巧成拙,不但没有像胡佳那样得到升职加薪的优厚待遇,反而连原有职位也丢掉了。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完全是由于他的盲目攀比之心。所以,人必须正确掂量自己的分量,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味地盲目与别人攀比,就会对自己产生错觉,从而做出傻事,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句话说的好:“人比人,气死人。”事实上,与人相比、与人竞争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只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才有可能尽快弥补,不断进步。而那些因为人比人而被气死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自身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导致了他们无可救药的自卑,即使他们已经非常优秀。比如《三国演义》中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比如童话故事中每日反复叫着“魔镜魔镜谁最美丽”的王后。很多人都是如此,总是习惯于拿别人的长处来和自己的短处作比较,和别人比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样的人,其幸福指数永远都比不上那些想得开、吃得饱、睡得香的“没心没肺”的人。

哈佛心理学教授认为,人应该学会正视自己,学会自我开释。只要退一步想,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真正需要我们在意的,是怎样才能及早去除盲目攀比、自我折磨的扭曲心理。

让过去成为过去,莫为打翻的牛奶难过

面对无法收拾的局面,我们就是再难过、伤心也无济于事,那么对着它独自悲伤又有什么用呢?为何不能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点呢?很多时候,束缚我们心灵、让我们痛苦不堪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坦然的心态来面对,应该来的总要来,应该去的总要去,完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一时的悲欢,更没有必要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句话受到了很多哈佛人的认可,它告诉我们面对很多无法挽回的事情,不必再为其伤脑筋。

人们常说,心态不一样,看待问题就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无法改变三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但可以设法改变三分钟以前发生事情所产生的后果。鸡蛋破了就破了,任凭你怎么看着它,想着它,你也不可能使它重新变成一个完整的鸡蛋来,还不如,挥挥手,潇洒地对自己说:“破了就破了吧。”然后又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倘若你心里整天想着它,怎么也挥不去那个阴影,怎么也摆脱不了那个懊悔,为此反反复复孤枕难眠,这样就放大了痛苦,带给自己的将是更大更多的失误。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不妨多想想“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句谚语,心情自然就会轻松很多。

在遥远的哈佛,学生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鲍伯的小男孩整日处于烦恼中,一想起自己做错了事就寝食难安。比如,考试结束后,他一想起自己答错的题目,就难过得睡不着觉。对于自己做过的事,他总是希望当初没有这样做;对于自己说过的话,他总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把话说得更好。其实,不只是他,全班好多人都和他一样。

一天上午,老师带领全班到实验室上课。学生们并不明白这堂心理课为什么要在实验室上。这时,老师拿出了一瓶牛奶,学生们更疑惑了。

只见老师突然伸出手,一巴掌将其扫入水槽中,牛奶瓶碎了,牛奶汩汩而出。就在学生们目瞪口呆时,老师大声喊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之后,他让所有的学生都围到水槽旁边,让他们仔细看一看这瓶打翻的牛奶。他还说:“瓶子碎了,牛奶没有了,就像你们看到的一样。你们都会为此感到惋惜,可是,不管你们如何抱怨,瓶子已经碎了,牛奶也不会回来一滴。也许你们会说,老师如果不打翻牛奶瓶,这瓶牛奶就不会有问题,可是,这一切都太晚了。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忘记这件事,开始下一件事。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瓶牛奶,并永远记住这堂课。”

是的,面对无法收拾的局面,我们就是再难过、伤心也无济于事,牛奶既然已经打碎了,那么对着它独自悲伤又有什么用呢?为何不能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点呢?很多时候,束缚我们心灵、让我们痛苦不堪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坦然的心态来面对,应该来的总要来,应该去的总要去,完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一时的悲欢,更没有必要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古往今来,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俄国总统普京就是其中的一个。

1952年10月7日,普京生于列宁格勒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母亲生他时,已经41岁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普京生来就比其他同龄孩子矮半头,而且瘦小得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性格却非常要强。

为了弥补身体的不足,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普京就去了一个名叫波尔波斯特罗伊捷里俱乐部跟著名教练拉赫林学习摔跤,之后,又师从拉赫林教练学习柔道。普京的悟性好,又肯努力。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普京的功夫就有了很大长进。

毕业的时候,道场举办了一场学生成绩汇报会,所有学生的家长都去了,包括普京的母亲。根据规则,三十二个学生先是四人一组,成对厮杀,前两名直接晋级,然后再四人一组,直至决出冠亚军。前几轮,普京表现得很出色,都是轻松击败对手。然而在争夺冠军时,他却出人意料地输了,而且输得很难看。

决赛时,拉赫林教练采用的是三局两胜制。第一局,教练刚喊了声开始,对方就突施冷手,给普京来了个背摔。普京后来说,本来,他还是想抵抗一下的,可对方的个头太高了,而且体重也比他多出十多磅,所以被对方突袭得手的那一刻,他就失去了主动权。普京觉得比赛开始前,应该像平时训练一样,双方先相互行个礼,但教练没说什么,他也只好作罢了;第二局,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普京先发制人,给对方来了个旋风腿,然后借势抓住对方的衣领,将对方重重摔倒在地,然而由于求胜心切,普京并没有牢牢锁住对手,结果反被对方轻松翻身,并将自己压在了身下;第三局,普京充分发挥出了自己轻灵的特点,巧妙运用杠杆借力,将对手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但为时已晚……最后,普京获得了亚军,他本来是冲着冠军而去的,所以比赛结束后他感到非常难过。

回家后,他委屈地对母亲说,那家伙虽然比我高很多,块头也比我大很多,但在平时的训练中,他是很少赢过我的啊,妈妈,你知道,那个冠军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它本来是属于我的,可……说着,说着,普京竟伤心地哭了。

看着小普京难过的样子,母亲微笑着说,看你这副德性,不就输了一场比赛吗?以后类似于的比赛多着呢。母亲见普京听得认真,接着说,其实,无论有多么美妙的事情,一旦成为过去,你就没有必要再为它伤神和影响以后的生活了。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所以你要记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当然,最好不要总是打翻牛奶。

那次比赛,对普京日后的人生影响太大了,而母亲的话也让他悟到了很多。走出校门后,普京又多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但因为心中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他再没有因为不如意而影响到自己的心境。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态,普京在克格勃工作的那段时间,因为表现出色,多次得到嘉奖,直至后来被叶利钦慧眼相中。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经常因为“一瓶打翻的牛奶”而纠缠不清,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世上再美妙的事情,都有其兴衰和成败。著名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由一串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这位参透人生的大文豪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烦恼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关键是要以微笑来迎接烦恼,然后从中吸取教训,并且不断总结,从而达到提高和升华。惟有如此,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所以,当你面对一张布满红叉的试卷时,当你的工作遇到挫折、失败时,请学会对自己说:“不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最起码,你还留在这里,迎接各种各样的事情,试着去面对,试着去弥补,试着向前迈进一步,久而久之,你会觉得一点小小的挫折根本算不了什么。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如果你在错过太阳时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振作起来吧,如果你不想因为昨天的太阳而失去明天的群星,一点小小的失意算不了什么。如果你不想承受明天更大的失意,那么就请试着淡忘这点微不足道的失意吧。

千万要记住:让过去成为过去,莫为打翻的牛奶难过。

过一种快乐的简单生活

过一种快乐的简单生活,就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坚决不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很容易使人们产生疲惫和厌恶的感觉,连欣赏落日都成为一种奢侈的愿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过一种快乐的简单生活。“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这句歌词想必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简单即快乐,这似乎与现代人的追求有些格格不入,但却是自古至今很多人所毕生追求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要想过一种快乐的简单生活,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太绝对的简单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去体验这种生活的人实际上是在压抑自己。实质上,简单只在于我们的行动、愿望和我们的生存法则是否统一,只是看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面对。当人性中的浮躁逐渐被时间消解的时候,人们更喜欢简单的生活,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有一只小麻雀和一只老鹰,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都有着远大的生活抱负。它们一起在太平洋东岸生活了很长时间,突然有一天,它们决定飞去太平洋西岸开拓一个新的天地。主意定下来之后,它们开始各自去做准备,因为从太平洋东岸飞到西岸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路上还需要休息、吃饭、睡觉,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根本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

老鹰准备了四样东西:食物、水、木筏和药品。食物装在一个大包裹里,足够吃半个月;水装在一个大水壶里;木筏则是用来休息的;药品是为了备不时之需,以防遇到意外。准备就绪后,老鹰很是满意,它认为带着东西飞越太平洋,一定万无一失。可是,当它背起这些东西时,才发现实在太重了,压得它气喘吁吁,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它也想试着说服自己扔掉一些东西,可是在它看来,哪样东西都非留不可。于是,它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