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13388300000016

第16章 对待工作尽职尽责(3)

一个视企业为生命的人,会忠诚履行自己对组织的承诺,会一丝不苟地完成领导交代的各种任务,并千方百计维护组织的利益,做到“不利于单位的话不说,不利于单位的事不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拥有更光明的职业前景。

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为自己的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对存在的问题向公司提出一个相关的建议,这既是每一位员工的权利,也是每一位员工应尽的义务。

一般在企业培训时,培训老师都会问员工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身为企业的一员,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这对于个人以及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美国鞋业大王-罗宾·维勒的工厂里。当时,罗宾的事业刚刚起步。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他组织了一支研发队伍,制作了几种款式新颖的鞋子投放市场。结果订单纷至沓来,以至于工厂生产忙不过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想办法招聘了一批生产鞋子的技工,但还是远远不够。这可怎么办,如果鞋子不能按期生产出来,工厂就不得不给客户一大笔钱作为赔偿。于是罗宾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对策。主管们讲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行。这时候,一位年轻的杂工举手要求发言。

“我认为,我们的根本问题不是要找更多的技工,其实不用这些技工也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

“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提高生产量,增加技工只是手段之一。”

大多数人觉得他的话不着边际,但罗宾却很重视,鼓励他讲下去。

他怯生生地提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做鞋。”

这在当时可是无法想象的,当即就引起哄堂大笑:“孩子,用什么机器做鞋呀,你能制造这样的机器吗?”

虽然小杂工羞愧地无地自容,但是他的话却深深触动了罗宾,罗宾说:“这位小兄弟指出了我们的一个思想盲区。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问题是招更多的技工,但这位小兄弟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问题是要提高效率。尽管他不会创造机器,但他的思路很重要。因此,我要奖励他500美元。”

于是,老板根据小工提出的新思路,立即组织专家研究生产鞋子的机器。4个月后,机器生产出来了,从此,世界进入了用机器生产鞋子的时代。罗宾·维勒也由此成为美国着名的鞋业大王。

着名的“柯达建议制度”也是这样产生。可以说,没有员工的进言献策,柯达公司是无法成为这样一家跨国企业的。

八十年代,乔治·伊斯曼创建了柯达公司。

1889年的一天,乔治·伊斯曼收到一名普通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内容不多,字迹看起来也不优美,但却让他眼前一亮。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乔治·伊斯曼以前看来,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但是,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他笑了,这正是员工主人翁精神的表现。

这个建议很好!乔治·伊斯曼立即召开表彰大会,发给这名工人奖金。同时,“柯达建议制度”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柯达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接近20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超9万个:目前,柯达公司员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在150万美元以上。在1983年至1984年,该公司因采纳合理建议而节约资金1850万美元,为此,公司拿出了370万美元以奖励建议者。

现在,柯达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员工已达数万人。谁敢说,这没有“柯达建议制度”的一份功劳呢?

如今一些员工认为,给公司提建议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比如受到领导的猜疑、同事的排挤等,至于还需要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更有一些人认为,公司发展得是好是坏与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一旦公司遭遇到各种危机,这些企业员工不是躲在一边说风凉话,就是安于现状,听之任之,更不可能提出解难的“妙招”。

古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企业如果面临危机,那员工的岗位机会岌岌可危,的事业发展也必将遭受重创。虽然在企业林立的现代社会,当自己所属的公司出现重大危机时,其员工可以有很多重新就业的机会,但是这种建立在公司遭受重大创伤基础之上的重新选择对于每一个有着较强事业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奈,而且,当我们积极地为公司眼前遭遇的难题或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力之时,我们与公司的事业都将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认真对待你的工作

陈鲁豫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她对工作的热爱。她说自己工作起来就像是谈恋爱:“我干事非常认真、努力。看我外表平静,其实我是一个内心很有激情的人。只要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会不惜体力去做好,那种感觉就像谈恋爱一样,很幸福地投入和享受。”她刚去香港凤凰卫视工作的头几年,基本上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长期睡眠不足。正因为陈鲁豫有这种工作劲头最终成就了她的事业。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爱,那么他(她)就会把自己的全部激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

工作需要认真精神,甚至是较真精神。卓越的员工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

一个人想要顺顺当当地发展,就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你一个工作,实际上是给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应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地对待工作。

“认真”是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人品行的反映。

夏雨应聘到一家橡胶公司,试用期为3个月。到清一色女性的化验室工作,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她就认真地向这些女师傅们请教,但每一次都受到她们的讥讽。2个月后公司改革,化验室要精简1人,由于业绩不佳而要开除她。还剩下5天的时间,夏雨本来可以和公司结清工资走人,但她决定在这最后的5天里,把工作认真地做完。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她仍一丝不苟,跟第一天上岗一样,把工作台洗擦得一尘不染,把自己曾经用过的烧杯和试管摆放得整整齐齐。经理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便留下了她。后来经理在一次会上对员工们讲:“留她是因为她认真!明天要离开而今天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这样的员工是非常难得的。”

工作是不分贵贱的,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好坏之别。要想知道一个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通常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可以了。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又与他本人的性情、修养、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了解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了解了这个人。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把工作看成是创造一番事业、回报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只视其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存的手段,是无可奈何、迫不得已的劳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认真地工作吧!懒懒散散只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不幸。

要想找到金矿,如果认为在海滩上比较容易挖掘,因此就在那儿寻找金子的话,那他找到的肯定只是一堆沙子,绝对不是金子。同样,不动脑子,工作懒散,则只能得到公司的解聘通知书。只有认真工作,才能提高工作能力,进而才可能得到公司的重用,才会有加薪、升职的机会。

可以说,每个老板都希望拥有更多卓越的员工,期望卓越员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如果你能够认真尽到自己的本分,把自己应该做的事认真做完,那么总有一天,你就能够从事你想做的事,过上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