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13413000000002

第2章 .优秀中层的职业素质(1)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可以说,中层就是老板的“替身”,也就是支持大脑的“脊梁”。中层领导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好与差、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让高层放下那颗怀疑的心

每个企业的老板都会承认:中层领导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有几个老板对手下的中层是信任的?总是怕中层桀骜不驯、居功自傲、功高震主。对中层来说,你要快速提升你的工作能力,包括让企业老板放下他那颗怀疑你的心。那么,你就明白:中层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想当好管理者,首先要当好被管理者,这个理念来自于西点军校。西点军校以培训军官而举世闻名,每个学员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服从。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除:所有人的名字都统一换成编号,头发剪成同一发型,衣服全部换成校服。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去掉自我,更好地融入团队。

中层领导同样如此。如果每个中层都只强调自己的个性,那么整个集体就会没有凝聚力与战斗力。即使是才能再高的中层领导,也要学会做团队里的一分子。

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一个集团的老板,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是这个集团的中层领导,未能进入核心层不是因为他们不忠诚,只是在刘备眼中,他们的忠诚度赶不上关羽和张飞。诸葛亮是三顾茅庐请来的中层领导,其职责就是做事情。刘备去世之前,与其说是托孤,倒不如说是给诸葛亮敲警钟。“我儿子无能,能辅佐就辅佐,不能的话,你就取而代之。”这话中之话是你有可能取代我儿子,但看在我的面上,不要那么做,否则你就是不忠不义。刘备一直都只让诸葛亮干活,给的实权却并不大,一直视诸葛亮为危险人物,诸葛亮威信越高他就越不放心。赵云的职位是长坂坡拼杀出来的,属于能力超群的,你能力超群么,那你多杀敌去。马超是走投无路来投刘备的,得不到足够的信任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黄忠是投降过来的更不用说,能弃旧主,谁保证不弃新主呢?不信任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情节,在每一个企业精彩地上演着。

微软公司的副总裁辞掉了总经理艾立克。因为他虽然才华过人,但却桀骜不驯。尽管这位副总裁十分爱才,希望艾立克留在公司,但他不能相信艾立克。当时,很多技术专家都来为艾立克求情,但是这位副总裁很坚定地告诉他们:“艾立克聪明绝顶不假,但是他的缺点同样严重,我永远不会让他在我的部门做经理。”结果,拥有爱才之心的比尔·盖茨听说这件事后,主动要求将艾立克留下做自己的技术助理。

这件事给艾立克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也让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艾立克逐步晋升为微软公司的资深副总裁,而且非常凑巧,他成为这位副总裁的上司。艾立克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并没有对这位副总裁怀恨在心,反而非常感激他。因为正是这位副总裁把他从恶习中唤醒,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艾立克不仅没有报复这位副总裁,反而在管理方面虚心向他请教,这时的艾立克已经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好的中层领导。同时,这位副总裁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当艾立克成为他的上司后,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服气的想法,而是非常积极地配合艾立克的工作,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一直为公司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和前进。

从艾立克的一降一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好一个被管理者是多么重要。在艾立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层领导共同的影子:聪明、有能力、有业绩,但同时也让老板很不放心。对任何企业来说,老板是不会容忍一个他不相信的中层领导的。每一位中层领导都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连自己都要一味地强调个性,让老板时是时怀疑他,那么又如何让带领自己的团队呢?

另外一个让老板不放心的是功高震主。当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有时不是中层存心想震主。也就是说,震主往往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中层震主呢?当中层具备足够的权势时,必然会震主。比如说,当一个企业里所有的力量、资源、人心都聚拢到中层一边时,中层自然就具备了震主的条件。这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结果,是中层靠着自己的智慧、能力、勤奋等,握着老板授予的权杖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地打胜仗获得的。积小胜为大胜,大家日渐佩服中层,他说什么是什么,指到哪里大家打到哪里,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团队。

有人认为,这样更好吗?老板可以心安理得在躲到后台只管收银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老板的担心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中层的角色和老板的角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不十分发达和法人治理结构并不完善的今天,一旦中层在企业形成了足够的强势,虽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往往也会形成盲目崇拜。中层是人不是神,当中层出现失误的时候,由于角色的原因,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中层只是责任的传递者,而不可能承担真正的责任,尤其不能承担投资责任。老板却要全部买单,尤其涉及法律责任,作为老板是要全部承担的。所以,老板为了避免危局的出现,会矫正企业失衡的权势结构。当然,要消除中层的势是不容易的,而要消权则是很快就能办到的。于是在企业史上就有一夜之间连降八级的消权经典案例。没有了权的势,和没有势的权都将不再震主。所以,中层自身的权势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被老板收回权杖,否则对老板、对企业、对中层自身都是危险的。当然历史上也有曾国藩功高震主,当朝廷正要消其权时自己主动交权的情况,交了权,势仍将存在,但已构不成威胁。

当中层领导有足够的权势,各种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因素会逼迫中层震主,那是中层自身所把握不了的。所以也就让老板时时不放心你。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中层领导确实很有才华和能力,但也很容易产生自傲的心理,甚至有时候认为自己的想法比公司的决策还要高明,因此难免对公司的策略有抵制的情绪。但作为企业中层的你是否想过:在某一点上,自己的想法或许确实很高明,但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呢?所站的高度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制定的决策也就完全不一样。而且,企业老板出台任何一项决策,都首先希望得到中层领导的拥护而不是阻力,否则,中层领导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或许你会问,难道作为一位中层领导,就必须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吗?当然不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及有个性的操作方式,但是在老板面前,让他放下那颗怀疑的心永远是第一位的。

表现出你的忠诚

某集团公司有一位中层领导,因其是计算机博士,专业能力在国内属于顶尖的了,老板让他做了副总裁。可这中层却在公司购买器材过程中吃回扣,老板发现后,果断辞退了他。他的继任者只是一个大专生,但十分忠诚于公司,博士吃回扣的事情就是他发现的。老板针对这个案例,曾经在大会上说:“忠诚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无法弥补忠诚的不足。我宁肯用一个忠诚的大专生,也不用一个不忠诚的博士生。”这位老板的话基本上表达了所有公司的用人观念。

做一个企业的中层,你该如何去表现自己的忠诚呢?这也很简单,首先是自己要正直,要忠诚,凡事都要维护单位的利益和声誉,事事为单位着想,其次,及时而大胆地制止有损公司利益和声誉的行为,坚决和这类人作斗争。如果你做得十分突出,让忠诚成为你的特色,成为你的金字招牌,老板就会很信任你。

有了好品质,就有了让老板信任的资本,要提升能力也就容易得多了。中层学习东西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谦虚。你就要做出学生的姿态,拿出学生的诚意来。你本来就是为企业服务的,做学生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你的姿态放低了,也就把老板捧起来了,每一个人都有被人肯定和看重的心理需求,他一坐上“老师”的位置,教导你的热情自然就来了,你何愁学不到东西?

第二,每天坚持多做一点点。经验来自于经历,技能来自于实践。在企业管理中,做得越多学得越多,勤快的中层永远比懒惰的中层更受企业欢迎。你每天主动多做一点点,在本职岗位上多做,并且主动去帮助其他岗位的人,尤其是虚心地向其他部门经理学习。如果其他部门或其他人需要帮手,你要有求必应,并表现出高涨的工作热情。多做一点,不但获取别人的信任,还获取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第三,尽可能投人所好。要让老板把看家本领掏出来,并且乐意教授给你,你就要善于打动他。投人所好是打动人的重要途径。如果某位老板喜欢足球,你给他收集点足球资讯如何?如果某位老板爱好收藏,你给他收集点收藏资讯,这些资讯网上到处都是,你只需要费点功夫整理一下,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他就是了。

现在,你知道该如何做了吧?从今天开始,展示你的忠诚以及其他优良品质,同时,学习知识和技能。一个举止得体,品性可人,勤奋好学的中层领导,老板肯定相信他。

在某公司,有一个自小就是神童的人。据说他十岁写了长篇小说。18岁时放弃读书,跟着他的表叔做生意。他思维非常敏捷,富有创意,常常提出匪夷所思却又情理之中的提案。19岁时,他把表叔一个办事处的货款占为己有,几乎让表叔破产。他美其名曰:“借。”他卷款潜逃时,还留了一张借条。他用这笔钱与人合伙做生意,赚到钱时,想甩掉合伙人,结果甩出官司,官司打下来,生意也没有了。为了东山再起,他又到一个大企业做销售经理,故伎重演,再次卷款潜逃。这次也算幸运,他依然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他却一直过着逃亡式的生活,钱挥霍光了,身体也被逃亡折磨垮了。

有个好心的朋友可怜他,推荐到一个公司做分公司总经理。他进公司不到一个月,竟然就靠着灵活的脑袋和好口才笼络了一批信徒。他们这帮人的人生哲学是:“聪明人的钞票,暂时放在笨人口袋里。”这话从财富学角度来说,是颇有道理的。但是他们从笨人口袋里取钱时,却采取了“侵占”的手段。他的确高明,在公司老板风闻他的信徒们在搞集会时,他已经变着名目,把分公司的钱转了30万元在他自己户头上。不过,就在他准备溜走的头天晚上,民警站在了他的门口。

他在监狱进去之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想不到我走南闯北,却栽在一条小沟里。”忠诚一定有回报,不忠诚一定有报应。后一句话用在他身上,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当然,说“有能力就可以走遍天下”的中层,是出于对能力的强调,他们在忠诚方面,也不一定就差多少,至少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就是说,他们能力超群,忠诚度很一般。

孔方胜认为自己算得上一个很能干的人。他是一个集团公司的中层领导,特点是富有创造性,公司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解决不了的问题,老板都让他出面去解决,但每次都没有让他失望。

令孔方胜非常痛苦的是,公司的老板并不怎么信任他。他做的很多事情,老板事后都要安排人暗中调查,看他有没有牟取私利。有时,老板甚至派他信任的人参与全过程,搞得孔方胜很被动。现在,他已经决定离开这个公司了,孔方胜兢兢业业,也十分忠诚,公司老板对孔方胜的不信任,已经严重刺伤了他的自尊心。

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老板不放心中层领导。这的确是很尴尬的角色,他们做出的成绩可能是最多的,得到的回报却不一定最多,他们所受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有一位中层领导就属于这样的角色。

这位中层领导拥有博士文凭,有着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多家企业做过中层管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几乎没有他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为公司做出了不少贡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他建立起来的,成本控制体系是他建立起来的,制造流程是他设计的,企业文化体系是他构建的,商标是他拿下来的,甚至公司有三分之一的销售公司也是他组建的。他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相当强,加上能写能画能歌善舞,群众基础都非常好,并且有为数不少的崇拜者。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是他做事容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是真正的能干人,在公司发展史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赶上他。

有一次,老板出去应酬,喝了很多酒。可能是酒后吐真言吧,老板这样评价:“这个人有做董事长的才能,可惜在忠诚度方面欠缺了。”

正因为老板认为他忠诚欠缺,所以他甚至几度被弃用。

称职的中层本来就是企业的财富,但是,却经常碰到能干的中层无用武之地,这真是中层领导的悲剧。我们固然可以痛恨用人者有眼无珠,不识得人才。但是,中层也不是没有一点责任。你展示你的忠诚了吗?你想办法让老板放心启用你了吗?如果你的忠诚打动了公司老板,你肯定可以得到重用的,能干而又忠诚的中层,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宝啊!因此,无论你是哪一个公司或企业的中层,你都要表现出你的忠诚,这是你立足企业的根本。

诚信与能力是最好的证明

莫利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的中层领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家公司时刻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大公司的压力,随时都会面临破产的境地。

有一天,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莫利共进晚餐。这位部门经理在饭桌上对莫利说:“只要你把你们公司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就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莫利一听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虽然我的公司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绝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这位经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莫利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说过。来,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