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革命——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中层领导
13413000000032

第32章 .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4)

其一,不需要就拒绝。如果你不需要别人的建议,你就拒绝他,要态度温和但语气坚定。你可以说:“你的建议我将铭记在心,但我这次要按自己的想法办。”如果你已下定决心,就不要再征求意见,你的犹豫会使人以为你在寻求帮助。拒绝一定要坚定。如果对方为你担心,你可以表示后果自负,你可以说:“我已决定了”。其二,不要暗示对方回答你想要的答案。许多人会极力顺着你的想法说话。因此,如果你想得到客观的答案,你就要学会正确的提问。例如,如果你问对方“我想自己开一家修理计算机的公司,你觉得怎么样?”对方只要还有点同情心,他就会附和你的想法。你要想听一听真正的意见,就要这样提出问题:“这个地区开计算机修理公司有没有前途?”其三,说明你需要何种具体建议。你要说清楚你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样双方都能节省时间。如果你想检验自己的想法,或者希望别人支持你的决定,要直接说出来。

假如有这种“借用智慧”意识的话,员工们自然会为企业贡献智慧。不论员工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只要中层领导都心存感谢,他们就会争相献智。

2.鼓励员工提意见

每一个中层领导都要有鼓励员工多提意见的心态,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不要因为表面因素而错过好的建议。有人拒绝某项建议是因为他曾经听说过它太理想化、太复杂或者太简单。这都不能说明这个建议不好。如果事情非常重要,你应该努力找一个适当的人选帮你出主意。有的人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征求意见,这种作法不可取。这个要诀很少有人能做到。多问几个人比少问要好。很少有人能把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即使有这么一个人,找起来也会费尽周折。你需要的是了解情况却未卷入其中的人,是对事件有兴趣却没有感情牵扯的人。你可以多问几个人,看他们看问题有何相同和不同。

最重要的是鼓励员工对你的意见、质问、异议、疑问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实际上这些都可能是很棒的提案。作为中层领导应该积极鼓励,大力扶持这种行为。

3.给予员工实验的场所

某公司在每一个制作所都设置一个创作室,里面放置着球盘、旋盘、研磨机、熔接机等机器,每一位员工都可利用闲暇的时间自由使用。只要是休息时间或下班以后都可以完全自由分解机器,重新组合。因为如此,此公司内部的提案数量相当多,而且在质的方面也都相当优异。但是一般公司都因为订了太多的诸如不准碰机器、不准弄坏等繁琐的规定,员工自然而然就退缩,而失去对机器或工作关心的心情。这种公司产生不出好的提案来也是很正常的事。因此,给予员工实际或研究的场所,对促进提案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言听计从,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相反。然而,对于重大的决策还是评价一下对方建议的可靠性,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他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他是否了解足够的信息?他是否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建议的依据是对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极少数的建议和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无关。例如,你干某项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是升迁的机会?是工资高低?还是其他?这只有你知道。别人提建议,你拿主意。

4.重视他们的意见

不要使部属压抑任何的不平或不满,必须充分重视他们的意见。从员工的疲倦及对工作的倦怠等各种申诉中,可以了解到作业改善及注意安全性生产的重点。假如中层领导有这种态度,根本不需特意去提高士气,到处都可找到改善方向的动力。

5.对意见要有所反应

例如:员工们若有“这个工作希望能这么做”、“这部机器需要修理”、“这种事即使告诉他也没用,反正他是不会管的”这样的心理,一定是因为管理者平日的态度所引起的。对任何事情都要有马上处理或下结论的能力,对中层领导来说是很重要的。有的人觉得你征求了他的意见就得照他说的办,否则他会觉得没面子。你不用自己去得罪他,你可以告诉他你已经问过许多人。如果你恰巧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会认为是别人的建议比他的好。当你向别人致谢时,不要笼统地赞扬,而要点明他的哪个意见对你帮助很大。即使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你也要向他花费精力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

如果身为中层领导管却怠慢了这种努力或责任,不仅提案,就连员工们的希望、意见也不会产生,也就无法使组织达到充满活力了。

轻松应对不利局面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中层领导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挫折和挑战不断向你袭来。作为中层领导,如何轻松地应对种种不利局面呢?以下的建议可供参考:

1.拥有胆识和勇气

其实,中层领导尽管不是毛遂,但敢于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

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到楚国谈判合作的军国大事,平原君与楚王谈了大半天也没结果,主要是楚王有顾虑,决意不下。眼看谈判要以失败告终,随行的其他十九个人都一致动员毛遂上。毛遂鼓足勇气,按剑历阶而上,问平原君,“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得知毛遂是平原君的幕僚后大怒道:“胡说!吾乃与汝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面对恐吓毫不含糊,提剑逼近楚王,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王,平原君出使楚国的大功告成。这一次出使楚国,使平原君认识到了毛遂的价值,赞叹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后来把毛遂作为上客看待。

毛遂固然有才,但在这里他表现出了很大的勇气,可以说是智勇双全才获得了成功。有智无勇或有勇无谋均不能成功。培根先生曾说过一段与此关联的话:“如果问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就是:第一,大胆,第二,大胆,第三,还是大胆。”同样,如果要问:在关键时刻获得成功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第一,勇气,第二,勇气;第三,还是勇气。

2.积极解决困难

中层领导敢于直面困难,是积极克服困难的第一步。如果你刚刚发觉你的部门出了问题,就要去勇敢地面对、明智地解决。如果你正在努力工作,争取按时完成一项计划,却遇到了严重的突发情况。这时,你就应当像科学家一样认真地分析局面:问题是怎样造成的?努力找出可处理现实问题的最好途径,发现最有益的方法,然后遵照施行。

3.立即止住走不通的路

毫无疑问,你在工作中总会碰到许多走不通的路,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重新操作。优秀的中层领导的习惯是:如果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就立即改换方式,重新选择另外一条路子。

我们对于顽固不化的人常说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这些人有可能一开始方向就是错误的,他们注定不会成为优秀的中层领导。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固然不行,方向稍有偏差,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还有一种可能是当初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会或不能调整方向,结果只能失败。

杜邦家族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懂得随机应变。“我们必须适时改变公司的生产内容和方式,必要的时候要舍得付出大的代价以求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杜邦永远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来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一位杜邦权威对他的家族和整个杜邦公司的训诫。事实正是如此,世界上很少有几家公司能在为了创新求变而开展的研究工作上比杜邦花费更多的资金。每天,在威尔明顿附近的杜邦实验研究中心,忙碌的景象犹如一个蜂窝,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和助手们总是在忙于为杜邦研制成本更低廉的新产品。数以千万计的美元终于换来了层出不穷的发明:高级瓷漆、奥纶、涤纶、氯丁橡胶以及革新轮胎和软管工业的人造橡胶。这里还产生了使市场发生大变革的防潮玻璃纸,以及塑料新时代的象征——甲基丙烯酸,也正是在这里研制成了使杜邦赚钱最多的产品——尼龙。

一个真正的中层领导不仅要有经营管理的才能,更需要有一种商业预见能力。正如杜邦第六任总裁皮埃尔所言:“如果看不到脚尖以前的东西,下一步就该摔跤了。”的确,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眼光,不能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见,那是很难发展下去的。

4.不为小事所累

企业过程中,如果不懂得合理分配精力,各种问题便会纷至沓来。你的能力将仅限于小事,大事则无法问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被琐碎的二流问题羁绊住了头脑,自然不能留心头等大事了。要想培养自己权衡轻重的能力,其奥秘在于:选定一个核心目标,紧紧追随而不分心于小事。只有找到一个值得倾注一切的目标时,员工们才会全力以赴。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做到最好。

5.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