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闲话香港电影
13460900000024

第24章 香港电影这五年(4)

嘉禾的易主标志着香港电影一个时代的正式结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黄金岁月里,新艺城的“最佳拍档”系列和嘉禾的“福星”系列交相辉映,再加上后来吴宇森的英雄片,林岭东的“风云”系列,徐克的武侠片,王晶的赌片和“追女仔”系列,掀起了香港类型电影的最高潮。如今徐克、林岭东和杜琪峰“铁三角”重聚首,大玩“故事接龙”的概念,最后凑成的却是一部不伦不类的类型杂糅影片《铁三角》,让人不禁唏嘘感慨道:香港的类型电影该何去何从?

年初的一部《门徒》,似乎给出了答案。这部毒品题材的警匪类型片,与以往注重警匪对决枪战和打斗场面的奇观展示不同,它既像教学片一样对毒品工业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进行了宏大展示,又像伦理片一样对吸毒男女痛苦挣扎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剖析,将传统的类型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人文高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半点贺岁色彩的《门徒》以2700万成了新春贺岁档的票房冠军,而真正的贺岁片《心想事成》和《双子神偷》却双双遭遇了滑铁卢,票房都没有过千万。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滑铁卢,像《心想事成》这样的喜剧片和《双子神偷》这样的动作片,虽然明星云集,但故事老套,拍摄手法落后,最后的下场自然可悲,也证明了这种以老观念制作的类型影片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潮流。所以《天堂口》成了大笑话,《导火线》只有那20分钟武戏可以看,《兄弟》还不如《我在黑社会的日子》,而王晶的赌片《雀圣3之自摸三百番》,追女片《七擒七纵七色狼》,斗智片《神枪手与智多星》,还有《食神》的“美女版”《美女食神》则统统都遭到了冷遇,新人新噱头外加新的流行元素,却还是老情节老手法,又怎能继续引领类型潮流呢?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男儿本色》,陈木胜并没有加入多少创作新观念新元素,只是让动作更猛,火力更足,演员更年轻一点,便博得阵阵喝彩声,毕竟大家很久没看过如此酣畅淋漓的打斗了。而在都市爱情喜剧方面,由于这种类型题材已经不流行了,所以仅有的《十分爱》、《单身部落》和《合约情人》就开始了它们的创新实验,一个把爱情拍出了悬疑色彩,一个大兴女权主义玩弄男人,还有一个虽然故事情节有点老套,但也力争让影片多一些时尚和喜剧的元素。彭氏兄弟的惊悚片也在变,《C+神探》便在片尾字幕流动完之后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香港版),而《森冤》则把森林死亡恐怖归结为超自然的力量,最后连外星人都“请”出来了。当然类型的探索和创新必须得有个限度,否则像《明明》和《第十九层空间》那样大玩影像实验而不顾观众感受的MTV式作品,最后只能沦为年度笑柄。

由于今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所以也出现了三部纪念“回归”的电影,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却都通过个体的人生浮沉来反映香港这十年的风云变幻,再现了金融风暴、启德机场关闭、千禧年之夜、非典灾难等重大事件。其中《每当变幻时》和《老港正传》讲述的是小人物的故事,所以更加贴切,而《女人本色》则放弃了草根情怀,讲述的是公司高层人员的奋斗兴衰史,无形中同普通观众拉开了一段距离。另外影片经常将悲剧化的情节和喜剧化的情节集中堆砌,最后的结果也就显得很矫情了。

回归十年,港片不仅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也失去了其纯正的“港味”,许多所谓“港片”都把故事的发生地设在了内地,比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和《合约情人》,除了主创人员和某些主要演员是香港人之外,影片所描述的都是内地人的生活,和香港本身并无多大联系,属于“大华语电影”范畴。就连《兄弟》这种“纯粹”港片都会让于荣光和黄奕来上一段莫名其妙的“北大恋”。而港片为了迎合内地的口味,在内地发行时不得不在其内容上做出相应的妥协,删的删,减的减,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字幕和台词。

而《色·戒》这样的“大华语电影”勇夺年度票房冠军,更是让“港片”的意义变得模糊起来。也许杜琪峰、彭浩翔、王晶、邱礼涛,还有刘德华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港片的尊严,但随着以橙天娱乐为代表的内地电影公司的大举入侵,以及内地和香港,还有台湾影人之间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没准“港片”就会在下一个或者下下个回归的十年庆典中成为供大家所缅怀的历史!

附1:我心目中年度十大佳片(排名不分先后):

《门徒》:如果你看完该片之后能够远离毒品,则证明了该片的成功;如果你看完该片之后能够制造毒品,同样证明了该片的成功。

《男儿本色》:年度最佳动作电影,比《导火线》打得更痛快,更直接。

《十分爱》:这部爱情小品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看见的未必是真的,真的你未必能幸运地看见。”

《性工作者十日谈》:不再以歧视的眼光来看待性工作者,而是用细腻的光影笔触记录了她们的辛酸和无奈。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大都市里的梦想家最终只能回归平庸的现实,从姨妈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自己。

《出埃及记》:彭浩翔的第六部作品,又是一次创新的体验,已经初步有了一点大师的风范。

《每当变幻时》: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小品。纷繁的时代变迁,细腻的感情流动,让人倍感温馨。

《破事儿》:彭浩翔的短片集,琐碎的破事儿,却让人更近距离地体味生活。

《神探》:银河出品,必属佳作,这是一部以侦破和奇幻的元素所包装的对人性进行探索的影片,预示着“银河映像”今后的发展方向。

《投名状》:战争外衣包裹下的兄弟情仇,为2007年的香港电影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导演篇:“铁三角”PK“双陈一尔”

一部《铁三角》虽然并不完美,却也是香港电影史无前例的“合作”,三位香港电影过去和现在的顶梁柱完成了一个夺宝故事的接龙,徐克新武侠的灵动飘逸,林岭东“风云系列”的愤世嫉俗,在这部都市丛林版的“夺宝奇兵”中全都荡然无存,只剩下杜琪峰“银河映像”的诡异和宿命。结果一看,还是《柔道龙虎榜》的那片芦苇地。这三位已知天命的“老顽童”居然将手中的电影自来水笔当作魔方来玩,自己玩得乐呵呵,别人却评论得一身是劲。其实这本来就是一部“游戏”般的电影,又何必当真呢?当然这种游戏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会再有下一次,到时候的玩家说不定还是现在的彭浩翔、罗志良和彭氏兄弟呢。

相比之下,“双陈一尔”倒更像是07年香港电影的“铁三角”,年初春节档尔东升凭借《门徒》来了一个良好的开头,年中暑期档陈木胜的《男儿本色》做了个漂亮的期中作业,剩下来的这个结尾就要由年末圣诞档的陈可辛来完成,精心炮制的《投名状》显然没有让观众失望。如果单看他们三位的表现,你仍会觉得2007年的香港电影挺成功。但金玉在外,败絮其中,这三位的接龙只不过带来了一个光鲜的外表,像是个形象工程,根本不能代表全年香港电影的低迷状态。

这几年香港电影的两大顶梁柱刘伟强和杜琪峰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功成名就的刘伟强跟随前辈们的足迹忙着拍西片去了,并没有推出新的港片,倒是以监制身份监制了两部高清电影《人在江湖》(导演邱礼涛)和《危险人物》(导演钟少雄),质量还算说得过去,与他闹出“决裂”传闻的老搭档麦兆辉也只在《戏王之王》中故作深沉了一回,搞得满屋子烟雾缭绕。而杜琪峰除了“游戏”了一把“铁三角”外,也只在岁末推出了《神探》继续他的类型探索,显然不如前几年那般高产,倒是他手下的金牌编剧游乃海推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跟踪》,却依然脱离不了“银河”的风格,最后的片中人物终究还是宿命收场。至于此前脱离了“银河”的“韦贺岁”韦家辉,由于07年没有贺岁片拍,也只有再度和杜琪峰合作。当然《神探》一片的成功也证明了“杜韦”组合的威力尤在,韦家辉负责故事,杜琪峰负责影像,而刘青云负责表演,这才是真正的“铁三角”啊。

其实这两年贺岁片也好,都市喜剧也好,统统都不吃香,所以马伟豪和谷德昭这样的“无深度”导演也渐渐失宠,全年竟无一部新片推出,而一向轻松明快的马楚城也在《男才女貌》和《生日快乐》中变得忧伤起来,试图用真情来拨动观众的心弦。倒是叶念琛继去年的《独家试爱》后,又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爱情悬念剧《十分爱》,既赚了票房又赚了口碑,更让人觉得香港缺的不是好的导演人才,而是好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