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余光中诗书人生
13462800000072

第72章 最爱开车去旅游

余光中在寂静或郁闷时,排遣方式之一是放松自己,走出书斋,到户外旅行。

余光中耽爱山水与他人不同,欣赏风景时喜欢步行,友人戏之为“暴走族”。当然,长途旅行不能光靠双腿。为节省时间,一般人选择坐飞机,那样既迅捷又显得有气派。但对看风景的人来说,这种方式并不佳。因飞机外的风景不外是一层层飘飞的白云,地下的锦绣山河看不清,不可能做到“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更何况国际机票昂贵,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另一种方式是坐火车,但火车外的风光浮光掠影,稍纵即逝。这对讲究卧游坐观、探胜寻幽的人来说,远不解渴。至于骑自行车周游列国,这种“持久战”对一般人来说,体力上难以胜任。风吹雨打,餐风露宿,途中还可能遭劫,更使人视为畏途。

飞机、火车、单车都不行,那只有选择汽车了。汽车有两种,一是大巴,二是小车。大巴人多,空气不好,而且速度又慢。最好是坐小车出发,但不是计程车,而是租来的车,余光中认为这更有利于观赏山石林泉:

我最喜欢的还是自己开车,只要公路网所及之处,凭一张精确而美丽的地图,凭着旁座读地图的伴侣,我总爱开车去游历。只要神奇的方向盘在手,天涯海角的名胜古迹都可以召来车前。

余光中在台湾有私家车,旅游时无法携带只好改为租车。“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外出租车会碰到驾驶座方向是朝左还是朝右的问题。如果租来的车子与自己开车习惯左右相悖,便会觉得难于驾驭,开起来拘谨,且易出问题。好在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时,前后开车八年,右座驾驶早已习惯,因而在欧洲租车时碰到不同方位的驾座,再不会感到束手无策。此外,租车还得车主至少要有“小康”以上的收入。国外租车价格不菲,这在西欧尤为突出。

租车应按日计价才较合理,如英美两国,就只计日而不算走了多少公里。这样开起车来,心情颇为舒畅,而不会斤斤计较车程而影响游览的兴致。西班牙人大概不似英国人富有,所以显得较小器。他们租车除按日计外,还要加算里程。以两千西西的中型车为例,在西班牙1985年的价格是每天租金5000西币(peseta,每20元值港币1元),每开一公里再收45西币,另加上汽油和保险,就会使人感到价格过于苛刻。80年代中期在法国同样租一部车,每天收费200法郎,折合港币约170元,每公里再加收2法郎,比起西班牙略为优惠。问题在于按里收费,开车时就会犹豫不决,该去的地方不敢去,以免被宰。如果像美国人那样开长途车,平均每天300英里,相当于480公里,余光中核算了一下:单以里程计算,这个数字就很可观,接近每天1000法郎了。

凡是旅游业发达的地方,都有租车服务。像伦敦的租车业非常繁荣,做广告做到电话簿上,余光中翻开一看,好家伙,竟有一百多家车行。如果你不会开车,或觉得路不熟不便开,还可连司机带车一起租上。如果你钱包鼓胀,就可牵着昂贵的丹姆勒或劳斯莱斯潇洒走一回。西欧各国不像中国那么幅员辽阔,开车可日夜兼程从这一国走到哪一国。英国服务周到,可在异国预约租车。一下飞机你预约的车就在那里等着,不必再去坐的士,这辆车这几天就属于你了。余光中在《凭一张地图》中自述:有一次,在英国租了一辆快意(Fiar Regata),八天内车程130英里,只收230英磅,比法国和西班牙均优惠,更合算。

在资讯发达的年代,租车可以预约,火车还有月票出售,且可在异国购买。像余光中去巴黎之前,便在香港买好了西欧的火车月票。这些月票本身不便宜,一般人都望而止步。但高消费带来的回报,也很可观:除可坐头等车厢外,还可在西欧各国随时搭不同方向的车,而且不计路程的远近。买这种票还有年龄的差异,如26岁以下的小伙子买长期票可以打折,只不过这样就不能享受头等车厢的待遇了,故余光中在法国和西班牙旅游时,少坐飞机多坐火车。有些景点火车到不了,便租车奔赴目的地。对旅行家兼写作人来说,不能光游大都市,还要逛偏僻的村镇,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印象。在西欧,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加入这种长期票组织,因而在英国旅游时,余光中不乘火车改为自己开车。

伦敦租车行的工作人员并不都是男士,有时还可看到靓女。靓女为了多赚钱,建议余光中开车出伦敦时最好能带上一位导游,以免迷路。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导游实行的是有偿服务,每位收5英磅。余光中不是不愿掏这笔钱,而是觉得旅游时旁边坐着一位陌生人会话不投机,如果导游滔滔不绝背诵旅游常识则会感到索然寡味。因而余光中拒绝了这位女士的建议。靓女见生意没有做成,便“威胁”道:“哪,这是伦敦!大街小巷两千多条,弯的多,直的少,好多还是单行道。至于路碑嘛,只告诉你怎么进城,不告诉你怎么出城。你瞧着办吧,开不出城把车丢在半路的顾客,多的是。”

无论在纽约,还是在芝加哥,均不会迷路、进出自由的余光中,听了上面这番话怔住了。也许这位女士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好心的劝告?于是他答应了她的条件。次日车行派人来交车,余光中琢磨着来人很可能是一位彪形大汉,可来者竟是另一位亭亭玉立的中年女士。余光中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望”心情,可那位女士说:“有异性做伴,不更可增添点情趣吗?”

余光中的《凭一张地图》,是一幅感性的导游图,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还有明码实价。凡去西欧旅游的人,不妨先看此文,以免走弯路。余光中在此文的结尾所写就很值得人们旅行时借鉴:“在西欧开车,许多地方不如在美国那么舒服。西欧纬度高,夏季短,汽车大半没有冷气,只能吹风,太阳一出来,车厢里就觉得燠热。公路两旁的休息站很少,加油也不太方便。路碑矮而小,往往是白底黑字,字体细瘦,不像美国的那样横空而起,当顶而过,巨如牌坊。英国公路上两道相交,不像美国那样豪华,大造其四叶苜蓿(Clover-leaf)的立体花桥,只用一个圆环来分道,车势就缓多了。长途之上绝少广告牌,固然山水清明,游目无碍,久之却也感到寂寥,好像已经驶出了人间。等到暮色起时,也找不到美式的汽车客栈。”“好像已经驶出了人间”,这大概就是余光中为什么喜欢亲自驾车旅游的原因。在许多时候,如果坐火车,就无法获得这种体验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