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的背景
13463400000014

第14章 书籍,总是文化的载体(6)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内圣外王”的典范,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内圣”方面,曾国藩克己唯严,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了人们的拥戴,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人庶学馆后,“日已读书为业”,勤于搜求、不耻下问,官吏者如此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外王”方面,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即官至二品,一生政声卓著,治民有言,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他以汉人身份平定太平天国,“打下金陵者可封郡王”,虽然清廷失言,但他的事功当时算得上王霸天下,动静间可以兴邦丧邦。如此大成就者,史上少有。中国自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真正实现者寥寥无几,曾国藩算是其中之一。立德立功方面自不必说,在立言方面,他开风气之先,“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曾国藩家书》甚至成为许多家庭的镇宅之宝。官宦之家,大多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他的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他的孙辈出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约农、曾宝荪这样的学者、教育家等延绵至今的社会精英,而且没有一个是贪官污吏。

曾国藩的资质并不高,甚至颇为钝拙,属于那种智商平平、情商卓越的人。他从小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从少年时起,就立志自拔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到朋友家看到有女子在座,不免激动,说了几句笑话,回家就写日记自责:“(自己)放荡至此,与禽兽何异!”他的反省固然变态,但不得不佩服他日积月累的修养功夫。一部《曾国藩传》,实际上是一部很好看的励志佳作,让人看出曾国藩的“可怕”。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甚至受到对手们的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屡败屡战。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勤一份才”,曾国藩之所以能“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是因为他“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下的都是苦功夫、笨办法,著书立说基本上都是经世致用之作,因此历代被政治家和学问家们所推崇。

正如很多名人容易遭受非议一样,世人对曾国藩的争论从来就未停止过。尤其是他终身讲究的忠恕诚朴之道,却被一些人当做官场权谋的厚黑学,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但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是,这个资质中等的湖南人以修身齐家的办法获得了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遑不论他的功过是非,单就说他被打掉了牙,和着血吞下去的隐忍与智慧,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和毅力。常人只要稍备一条,就能做成事情。他对自己有着刀锋般的严背和自律,日益增加着自己的学问、定力和本领。他不仅能认识到问题的根本,而且能身体力行地做到。像曾国藩这种修为的人,只要时间允许,不论是治学还是为官,不论为文还是习武,甚至作为走卒贩夫之徒,即便不成于此,也必然成于彼。他既定的目标必然实现,不过是个迟早问题。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外面的世界到处是缺陷,自己修为高一些,可以避免受伤害。内圣的人,将是无坚不摧的,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战胜他。领导别人其实是领导自己的外延。内圣的人,才能团结和凝聚人。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也没人愿意跟随你。遇到人家不尊重你时,应当检讨一下自己做得怎么样。

现在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内圣外王”之道了。窃认为,“内圣外王”之道,是走向成功的必由路径。掌握了“内圣外王”之道,人生才有目标感、方向感、平衡感和厚重感。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理性和自觉。在“内圣外王”的道路上,努力不见得有收益,但不努力一定没收益。只要我们秉承“内圣外王”的理念,始终心存理想、严于律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埋怨环境,不责怪他人,不作践自己,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一定会走上一条自我完善、成才立业之路。

2012年1月1日

书香之家

翻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得不敬佩很多书香之家。这些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有本事的居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以其文治武功、道德文章留名青史,也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荣耀和赞誉。他们的父母因此而备感欣慰,甚至被载入史册。

古今中外有着普世的价值观,被不同国度和种族的人所推崇。在读过很多人物传记和历史故事后,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论是权倾朝野的政坛显贵,还是腰缠万贯的商界名流,不论是满腹经纶的学界泰斗,还是胸无点墨的平民百姓,对读书都有高度的认同。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个人是“书香门第”,大多觉得此人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值得称赞。

清代有个叫金缨的,编过一本《格言联璧》,开篇就写道:“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为善最乐,读书便佳”;“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他又说:“天麻静讶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欲髙门弟须为善,要好子孙必读书”。这些话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有些文化传统的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耕读传家”、“诗书传家久,耕读继世长”、“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匾额,算得上对中国文化的核心解读。从这些匾额,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国人独有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尽管“诗书”不是一般人家能够办到的,但从中看出了人们的憧憬和向往。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书香之家对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数都数不过来。从孔子、司马迁、韩愈、柳宗元到曾国藩、左宗棠、梁启超,从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到林则徐、魏源、谭嗣同等等,其人其家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这些算得书香门第的人家,给世界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和传世的故事。

宋代的欧阳修就生活在一个书香之家。其父是个读书人,尽管去世较早,但为家里留下了很好的文化传统。欧阳修幼时家境贫寒,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悲惨地步。欧阳修的母亲下定决心要把孩子培养成读书人。自欧阳修五六岁始,其母就教他读书识字。没钱买纸笔,就用芦秆代替,将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他写字。欧阳修成名后曾问其母为什么能够坚持。其母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守寡抚孤,是因为爱你父亲不懈的诗书追求和高远志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欧阳修的成功离不开家里的书香熏陶。如果没有良好的书香氛围,中国历史上恐怕会少了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中华文化的星空也将黯淡许多。

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生活在一个书香之家。他生活检朴,为人正直,诗书传家的家风传承了千年。范仲淹有四个儿子,受父亲影响,个个喜文善画,富有才气。据说范仲淹这一支的范姓人家,千年而不衰,子孙中出类拔萃的数不胜数,以至到了今天,范仲淹后世子孙中的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也比比皆是。

出生在书香之家,是件幸运的事。得天独厚的家庭文化为孩子的成长注人了优良的文化基因,不成才都难。2003年我到无锡考察,了解了一个真正的书香之家——钱家。

钱家大约是当代中国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便出了10位院士和学部委员。令人惊奇的,是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钱穆,近代中国重要思想家之一;钱玄同,“五四”新文化运动猛将;钱钟书,所著《管锥编》和《围城》在他活着时已成为不朽之经典;钱学森,两弹一星总设计师,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同样令人惊奇的,是钱氏家族的杰出父子档: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钱学榘、钱永健父子……让我感动的,是钱穆先生和他的家人。钱穆生于晚清的光绪年间(1895年),7岁人私塾,在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孤儿寡母,家境贫困不堪。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綴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因为母亲坚定的书香追求而养成,令人不佩服都不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有许多了不起的书香之家,举不胜举。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被世人称为“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他父亲杨武之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母亲罗孟华是一位知识女性,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杨振宁所取得的成就,与生他、养他、教他的父母亲,有很大关系。

茅盾是现代文学大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长。其弟沈泽民,曾留学苏联,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茅盾兄弟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他们的父母,特别是母亲陈爱珠的哺育和教诲是分不开。陈爱珠出生在名医世家,19岁时嫁与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沈永锡是个真正的读书人,16岁便中秀才,对子女教育十分用心。书香之家成就了茅盾兄弟,也为天下父母提供了榜样。

书香之家是有力量的。书香之家的可贵,在于通过它的孜孜追求,以书香熏陶家庭成员的优良品格,增长家庭成员的知识见地,开阔家庭成员的胸襟气度,使之不断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真正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历朝历代,中华民族之所以有那么多志向远大,睿智聪明,为了民族利益奋不顾身、勇于献身的仁人志士,不能不说与许多书香之家的教育有关,不能不说与书香的传承有关。在这些书香之家里,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念和“文质彬彬”、“诗书传家”的人生追求。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使这些思想深深恪印在读书人的脑海里。这些从书香之家走出来的人,和平年代能挥毫泼墨、写诗作画,国家有难能一马当先、舍生取义。正是千千万万个书香之家,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民族精英,铸就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伟大魂灵。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人一生的知识绝大部分来源于阅读。阅读是学习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最好的途径。如果没有读书学习的过程,人的一生就会陷人盲目,付出太多不必要的代价。所以,历代的人们,不管是官是民,都万分注重读书。小而言之,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决定一个家庭的兴盛与成败;大而言之,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家庭、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往往与文化挂钩,不读书的人就意味着没有文化。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造就、成就了无数的家庭,是不言而喻的。

在打造书香之家方面,我尤其佩服曾国藩。曾国藩曾经权管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谥称“文正”。他的儿子可算得上是“正牌髙干子弟”了。然而,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教子有方,“爱之以其道”。

曾国藩曾说:“大抵士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只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世可及至十世。”

他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家族的辉煌,不能不归功于书香的功劳。

在当代中国,最缺的就是书香和教养。一些所谓成功人士的言行和他们子女的作为,实在使人看不出他们的文化教养和书香气息。很多家庭的阅读常常表现为浅阅读(时尚的快餐文化)、负阅读(专门汲取书籍中的负面信息和负面“间接经验”,如“发财秘诀”、“官场学”等等)。这些家庭的阅读,不是为了志存高远,而是为了追逐功利,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就是这些家庭的写照。很多家庭远离了书香,尽管有很多家庭出了不少高学历的人,但学历的头衔其实与书香毫无关联。最近媒体上屡屡曝光的驾奔驰越野车的中学生打人撞人等消息让人心寒。这些孩子身上常见的跋扈和暴戾,不但给受害者造成痛苦,也给局外人带来不安。

在这个群体中,不乏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遗憾的人,很多人没有表现出令人敬服的书香气。他们中的很多人热衷于奢侈炫富、逞强好斗、目无法纪,恰如有人所说“富得只剩下钱了”。这种家庭注定要遭受历史的唾弃和家族的衰败。因为它们缺乏支撑家庭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看上去很风光,实际上如果不注重文化教养,衰败的一定会很快,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未被子孙恶语相向,大打出手已属万幸,但他们的后世子孙未必有如此的幸运。

2008年我到合肥,参观了李鸿章故居。了解到李鸿章家族出了不少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对于整个家族,对于李鸿章,他们有着复杂的情感。李家世代以耕读为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出了李鸿章这一代表性人物。李鸿章去世后,李氏家族四分五裂。其中,有的利用分得的家产,秉承好学上进的家风,开拓了一片天地;也有些子嗣,因为吸食大烟,打牌赌博,下场悲惨。这有力证明着,传承了书香,前途光明;背离了书香,迟早玩完。我们不必认同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的观念,但巨富既可能给子女带来好运,也可能给他们带来灾难。只有书香之家,才能使教养和美德薪火相传,才能让一个家庭维持得更久、更好。

普通人家也可以成为书香之家。古时候不少家庭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作为家训。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传承。读书贵在坚持,重在践行,将其作为一种毕生的信念来实践,慢慢做,终究有效果。有时文化传承并不在于父母给子女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传达的读书这种智慧和态度。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家庭的兴衰史就是每个家庭成员的阅读史”。书香可以让人知诗书,达礼义,养性情,立高德。一个家庭多了书香气,会减少许多世俗气,就会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中,视通万里看得远,思接千载想得深,昂首阔步走得正。这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