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隐患: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的下降。孩子天生是热爱学习的。只要不厌恶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许多孩子在若干年后都能独当一面,成为各式各样的人才。前些年,一些专业机构作过大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知需要是热爱学习最重要、最稳定的内在动力。大多数孩子喜欢上学,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不是害怕学习,而是担心因考不好带来的家长的责骂,大多数孩子对学习成绩很在意,并且会在成绩不好的情况下主动想办法。如果家长稍加鼓励,讲究策略和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并非难事。但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自身修养也非常不好,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耐心。看到孩子考分不好常常丧失理智、任意指责打骂孩子。这样的恶果很多,一方面刺激孩子形成了“我不如别人”、“我天生不是学习的料”等负面认识,形成了压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了其他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孩子从脾气暴躁的家长那里学到了处理不如意事情的态度和习惯,遇事容易冲动、对抗和烦躁,静不下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扭曲了孩子原本平和的性格。一个简单的学习成绩问题,因处理不当逐渐演变为孩子的心灵问题和性格问题,祸害着孩子的一生。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部曲。为什么把学习这种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弄得如此糟糕,为什么抹杀了孩子热爱学习的天性?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反思对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保持好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对学习与生俱来的热爱。指责、批评和打骂永远不能作为影响孩子心灵的办法。这些错误的做法留给孩子的印象,常常是家长的霸道、愚蠢和暴行,而不是善良、理性和智慧。
第二种隐患,导致孩子责任感的丧失。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承担了许多本应由孩子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一些家长从不让孩子干家务,不让孩子洗衣做饭,孩子老大不小了还天天喊孩子起床,送孩子上学,到学校帮助孩子打扫卫生。这种事情常常发生在那些特别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家庭。为了孩子能考高分,家长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孩子的分数可能上去了。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家长的做法削弱了孩子应该承担的学习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留下了许多隐患和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担当的社会。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能离群索居地生存,都不可以不对他人负起应尽的责任。每个人都要从别人那里学习经验和智慧,通过履行应尽的义务,更好地成长成才。家长包办过多,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内动力不足,持续学习缺乏毅力和韧劲;对别人也不太容易担负起责任。由于从小没有担当,长大难承重任,很难将事业做大。因此家长切不可为了追求孩子成绩好而放松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放松了孩子责任感的养成。要清醒地认识到,处理不当的分数问题最终会演变为心灵问题,分数问题在若干年后成为孩子失败的源点所在。
2011年6月23日
为儿起名力行说
——写给我的孩子
儿子出生时,我还来得及为他想好名字。他出生后一月,我不知哪来的灵感,为其取名曰力行。为此,我要对儿子说几句。
力行是一门哲学。知和行的问题历来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点类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往复,有的强调知,有的强调行,都失之偏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他坚信“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平心而论,王守仁“知行合一”的主张,看重“知行”的同一性、协调性,强调“知行并进”,比前人大有长进。你5岁那年,我带你到长沙岳麓山专门拜谒了王守仁像,有意让此人在你心中扎根。因为我崇敬此人,此人有真学问、真功夫,“知行合一”便是他学说的核心所在,也是儒家实学的根基。依我的理解,知是基础,行为结果,知乃行的第一步,无知或未知,难以成“行”;行乃知的落脚点,未行或缓行,知也无用。客观地说,行而不知,是肓目的行。没有知识的储备,想做出正确的举动也难。但我更看重的是行。知固然关键,行更重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尤为关键。孩子,我要告诉你:凡事贵在行动,重在落实,只要有益身心、不损人损己,只要有益于事业发展,就要兵贵神速、马上行动,赶快去做,做则做好,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
力行是一种品质。少说多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观点,孔子曾严厉批判“巧言令色”,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时至今日,此类观点仍有价值。当前浮躁已成为许多现代人的通病,很多人喜说厌做,问题还没弄明白,就敢表态,敢下结论。遇有分歧,口水仗没完没了。人如果老是这样,只能离成熟越来越远。真正的成熟,应该坚持审慎态度,看不懂就闭嘴,想好了就去做,构建一种冷静、慎重、务实的格调。望你力行,是希望你提升做人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冲动地与人辩论、斗嘴,要冷眼看人生,在诸多人际利害的矛盾中,积累自己的知识,坚定自己的判断,筹划自己的行动,做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你6岁时我就让你读《论语》,就是希望在你将来的岁月中,能熟练地掌握这套实践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思考中都要强调实践,身体力行。
力行是一种境界。行动的声音比语言更响亮。成功,一定是勤奋工作的结果;失败,绝大多数因为放弃了努力。不论做什么事,只要定位准确,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成功者不轻言放弃。《左传·昭公十年》曾写道“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长期以来,清华学子发扬“行胜于言”的校风,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5岁那年,我带你到清华大学玩,专门在“行胜于言”下留影,正是期望你学习清华精神,把“做”作为人生的准则,把“做”作为优秀的品质,在“知行合一”的同时更强调做,以辛勤劳动换取成功的喜悦。
力行是一种能力。知而不行,是无用的知;行而无力,是软弱的表现。做人做事绝不是生硬读书就能解决的事,不能光靠理论,不能在知识的象牙塔里做白日梦,一定要亲自实践,一定要经历实事磨炼与身体力行。《唐书》云,“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期难”,告诫我们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不仅行动是最难的,善始善终才是最难的。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思想与意志,在身体力行中培养优秀品质与习惯。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开阔的眼界,而且要具备做事的能力。想到了能做到,做到了能做好,不断提升自己的决策力、行动力。要遵循学习的规律,实现认知一认同一力行的有机统一。认知是前提,就是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认同是关键,就是结合实际思考和消化知识,把知识和理论变为理性认识、人生信仰;力行是目的,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智慧和理论分析及解决问题。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按照循环往复的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真正在消化、深化、转化和出成果、求卓越上下工夫。
力行是一种自然。最后,你的名字加上你的姓,可以理解为“照力行”,意思有三:一、凡事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对形势和自身准确判断;二、凡事顺其自然,不主观臆断;三、凡事遵照规律,不盲目乱干。中华文化讲究儒、释、道互补,一味倔强,不知变通,吃亏的还是自己。要有儒家的人世思想,还要有道家和佛家的出世境界、放下智慧。我对“照力行”归结为六个字。一是率性,当有赤子之情;二是尽兴,永德进取之意;三是随缘,常怀平常之心。做官治学为人都是这样,率性以合自然;尽兴而有所追求;随缘则不勉强。这就是“照力行”:顺势而为、量力而行、平和自然。
自小我让你诵读经书,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主张顺乎自然,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当你经受挫折,胸有恼怒时,多读读《道德经》。凡事只要能清静无为、清心寡欲,顺其发展规律,就能做到“静胜躁”,做到“静则得之”,避免“躁则失之”,最终赢得全胜。
最后,提醒你,要百分之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今天的选择就是你的未来,你今天的行动就是你明日的成果。好好干吧,孩子,你的未来一定越来越好,人生的道路将越走越宽!
2008年5月
游泳让我感悟倍生
岁月不饶人,一晃我快40岁了。
有报纸说,30至40岁是个敏感的年龄段。对于这个阶段的男人来说,似乎离衰老还很遥远。但这个年龄段的男人逐步从青年向中年过渡,生理技能已出现微妙的衰退迹象,如体力下降、肌力减弱、肺通气量降低等等。假若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其肌肉体积、心脏活动、新陈代谢及关节的伸展限度会逐年衰减。任其发展,一个男人40岁后,其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灵活性都难以胜任较为激烈的运动了。
想想看,自己到了必须选择一项体育运动并坚持下去的时候了。
我八岁的儿子建议我游泳。他认为,游泳能让身体的各器官参与其中,有利于锻炼强而有力的心脏。他还有一条重要的理由,游泳能减肥,是我这等胖人最好的选择。虽说童言不可全信,但我儿子照着他看过的体育书籍说的有板有眼,我是信了。
说起来,我儿子还是我学游泳的老师。
考虑到我们生活的城市江河湖泊众多,每年都有淹死人的报道。不会游泳的我很快意识到必须将游泳作为儿子基本的生存技能来培养。他六岁那年,我为他报了一个暑期游泳班。经过8次培训,他已经会游泳了;经过16次培训,教练说我儿子已经游得不错了。我儿子的学习能力让我吃惊,同时我也感到游泳可能不是件太难的事情。
今年暑期,我儿子在小区的游泳池游泳,非让我陪着不可。八岁的他对我说游泳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关键要换气,只要会憋气和换气,四肢随便扒拉一下身体就能浮起来,再扒拉一下就能向前动起来。
照着这小毛孩的方法去做,果真如此。我再也不敢小瞧一个孩子的学习力和判断力了。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成人比孩子强,其实在学习方面小孩子蕴藏的力量会让我们这些成人惊讶。
我开始慢慢学游泳。我突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还是学过游泳的,至少会一些“狗刨”。学以致用,我开始放弃“狗刨”的动作,学习蛙泳,学习蝶泳,学习自由泳和仰泳。真是一通百通,这些泳姿我都会了。
坚持了一个假期,我俨然是一个游泳健将了。又坚持了两个月,我竟然视游泳为享受,一天不游都觉得不舒服了。每次走出游泳馆,我都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全身运动后的那种舒坦,给多少权财也不换。
学游泳的经历让我沉思。我从来没有想过将游泳作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坚持下来。大多时候,我宁愿选择评价自己不会游泳。我现在知道,这个观念的错误影响了潜能的开发。许多时候我们都以不会为借口,以难学为理由,从来没有想到慢慢熟悉一件事情,掌握它内在的规律。
很多本领小孩子学得快,是因为小孩子尚未形成思维的定式和“不会”的惰性。他们没有学不会而遭人嘲笑的顾虑,学起来就很轻松;他们善于掌握那些基本的规律,就不会将事情弄得过于复杂而误人歧途。而许多自以为是的成年人,都没注意到通过学习和努力,去解决自己看似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像我先前对待游泳的态度一样。也有人将学习新本领视为畏途,从未尝试去掌握它。通过游泳,我相信除非自己是个白痴,不然只要花时间去学习,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推而论之,像一个儿童那样怀着一颗童心去学习,也没什么掌握不了的本领。只要好学,一切皆有可能。这是游泳给予我的最大启示。
2011年11月2日
让孩子远离电视
寒假将至,许多孩子将待在家里。一些家长为了图省事,习惯让孩子通过看电视来打发时间。电视看得太多,不但对孩子的眼睛极为不利,对孩子的体能、智力、脑力的发育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