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13479900000007

第7章 从“仁宣之治”到孝宗中兴(3)

万贵妃的骄横不但影响了成化一朝的内宫生活,还间接地影响到外廷。一些士大夫不顾颜面结纳万贵妃及其家人和汪直,但并非人人如此,大清官杨继宗即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

杨继宗于明英宗天顺初年考中进士,出任刑部主事。从这时起,他就立志学习宋朝的大清官包拯,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

明宪宗成化初年,朝廷采纳王翱的推荐,提拔杨继宗担任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官署和书斋里别无长物。他生性刚正廉洁,人们都不敢冒犯他。杨继宗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他还大力兴办学校,民间子弟如果年满八岁不入学读书,就要处罚他们的父兄。嘉兴素称难治,杨继宗到任不久便遇到这样一件案子。当地土豪张某行凶害民,养盗窝赃,无恶不作,但因其有财有势,又广交权贵,府县官吏不敢过问。杨继宗初到嘉兴,张某又与众盗劫了一批官绢。杨继宗查实无误,便下令将其逮捕法办。张某虽有万贯家财,碰上不爱钱的杨继宗,竟然无计可施。这时,恰巧有位权贵路过嘉兴,张某的家人忙备厚礼前去行贿。那权贵果然将杨继宗召去,以张某此案无原告为由为之说情,请他放过一马。杨继宗听了,正色道:“知府是朝廷之官,而张某所劫的是官绢,哪里用得着原告啊?如果要原告的话,请以朝廷为失主,以杨某为原告。”一席话说得那位权贵闭口无言,惭愧无地,趁半夜四处无人时,悄悄地离嘉兴而去。京城太监因事路过嘉兴时,杨继宗只送给他们一些菱角、芡实之类的土特产。如果太监索要银子时,杨继宗当即取出库银说:“银子都在这里,请写张收据吧。”太监一听这话,都吓得不敢要银子了。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入觐明宪宗,太监头子汪直久闻其名,想要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道:“朝觐官中谁最廉洁啊?”汪直不敢欺君,只得如实回答道:“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为浙江按察使,但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哥哥张敏在朝中司礼监做官,便在明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明宪宗问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一文钱的杨继宗吗?”张敏一听吓了一跳,连忙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母亲去世时,杨继宗立即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好,然后交给官府,只带一个仆人和几卷书回乡。守丧结束后,杨继宗开始做顺天府的长官。京畿之内有多处权贵的庄田,凡有侵占百姓产业的,他就立即夺回,还给百姓。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病逝,太子朱祐樘继位,史称明孝宗。

(五)明孝宗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其母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广西叛乱平息后被带到皇宫。纪氏端庄聪明,被选送内书堂学习,然后被派到内藏看护皇家典籍。一天,明宪宗到内藏看书后,纪氏得到宠幸怀孕了。当时,万贵妃恃宠而骄,为所欲为,命太监带着堕胎药送给纪氏吃。派去的太监出于好心,只让她吃了一点点,没有堕胎。在好心的宫女和太监的照料下,纪氏平安地生下朱祐樘,在后宫偏僻的安乐堂生活了六年,一直不敢公开露面,甚至连胎发都不敢剪。在朱祐樘之前,明宪宗有过两个儿子,一个是万贵妃所生,早已夭折。另一个是柏妃所生,被万贵妃害死了。因此,明宪宗刚开始一直以为自己无后。一天,太监张敏为明宪宗梳头,明宪宗看到自己的白发,不禁叹道:“老将至矣,无子。”张敏连忙跪下说:“陛下已经有子了。”明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说出了实情。朱祐樘由于长期幽禁,一直没有剪过胎发,长长的头发直披地上。明宪宗第一次见到自已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连忙抱起他,让他坐在膝上,亲切地抚摸他。第二年,朱祐樘被册立为太子,接着纪氏暴亡,太监张敏也吞金自尽,这都是万贵妃逼的。明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朱祐樘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这才使得朱祐樘安全地长大。

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后,明宪宗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9岁时,他开始出阁读书,接受严格的教育。在大儒的培养下,朱祐樘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广泛的爱好,尤其喜欢赋诗、绘画、弹琴,造诣颇深。

明孝宗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治措施。凡是明宪宗亲信的奸臣或杀、或贬,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重用杨继宗、李东阳、谢迁、刘建等名臣。

明孝宗继位后,杨继宗改任湖广按察使。到任后,他让人打来上百斛水,把衙门冲洗一番,然后才处理事务。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清除一下污秽。”原来,前任是个贪官,杨继宗就是这样一个疾恶如仇的人。

不久,杨继宗升任云南巡抚。云南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里有许多人是他的旧日同僚,见面后,他离开座位向大家施了一揖道:“明天要办公事了,望诸君能多加谅解。”第二天,杨继宗不顾情面,罢免了八个不称职的旧同僚。

杨继宗极力维持风纪,处事必定依礼而行。他担任知府时,谒见上司时一定要身着朝服,入京朝觐和谒见吏部长官时也是如此。有人说不用这样,杨继宗说:“这是朝廷法服,这时候不穿什么时候穿啊?”

杨继宗担任浙江按察使时,十多名管仓库的官吏因为库粮短缺而被关在狱中,以至于卖儿鬻女来赔偿,杨继宗想从宽处理他们却又找不到理由。有一天,官吏给他送来月俸粮,他让人称了一下,发现送多了,再称别人的,也都是如此。他由此悟出了仓库缺粮的原因。他准备如实上报,众人惶恐不安,甘愿捐出月俸粮代仓吏赔偿,十多名仓吏因此获释。

杨继宗自律甚严。有一天,他的夫人偶尔收了属吏送的一块烤肉。杨继宗发现后,立即击鼓召集下属,自责道:“我家教不严,有罪。”说罢,将妻子遣归故里。

杨继宗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被称为明朝清官第一人。

谢迁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明孝宗继位后,宦官郭镛请求挑选妃嫔充实六宫,谢迁进谏说:“先帝的陵墓还未建成,挑选妃嫔从礼仪上讲应当从缓。”明孝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谢迁是皇帝侍讲官,每次讲课都竭力让皇帝掌握做好皇帝的道理,明孝宗多次夸他讲得好,晋升他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谢迁上书皇帝,劝告太子亲贤者,远佞臣,勤学问,戒安逸,明孝宗对此大加赞扬。谢迁仪表堂堂,相貌英俊,办事坚持原则,为人光明磊落,善于据理论争,被誉为贤相。

明孝宗在贤臣辅佐下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采取种种措施减轻百姓的徭役和赋税。他革除一切弊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

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明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率领五万人修治。

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明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消除了水患,苏松一带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好皇帝,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因为他不但是明朝的中兴明君,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不封贵妃、美人,过着和平常百姓几乎一样的夫妻生活。作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能够这样洁身自律,在帝王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独一无二的。

明孝宗在位的十八年间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时期,人称“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明孝宗病逝。据《明史》记载,明孝宗死后,“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哭声震野”。

晚明学者朱国桢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他认为明孝宗是夏商周三代以来与汉文帝、宋仁宗一样的明君。

后世历史学家认为明孝宗力挽危局,为中兴明主,其功业不亚于明太祖和明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远胜于明太祖和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