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礼仪修养
13490600000011

第11章 教师服饰礼仪(2)

(6)腰部粗大的人。服装采用深色系列,不宜穿紧身衣和连衣裙。主要应采用侧三角形穿着,衣服下摆不可宽大,不要使用腰带,可以穿宽松衣服,不宜把衬衫扎进裙子或裤腰中,也不系华丽的腰带或在腰部做别的装饰。

腹部突出:穿直线条宽松的服装为好,宜穿紧松大小适中的裙裤,长度盖过腹部的罩衫、束腰外衣,不要穿敞开式的服装,避免用柔软面料。

(7)臀部过大过高的,不宜将裙子穿在衬衫外面,可选择卡腰,略短的上衣套在短裙上,看上去庄重大方。

宽臀:不宜在臀部补缀口袋,不宜穿打大褶或碎褶的鼓胀的裙子,不宜穿袋状宽松的裤子。适合穿柔软合身、线条苗条的裙子或裤子,裙子最好有长排纽扣或中央接缝。

窄臀:不宜穿太瘦长的裙子或过紧的裤子。适合穿宽松袋状的裤子或宽松打褶的裙子。

(8)腿部粗大的人。不宜穿绷得紧的裤子或不及膝盖的短裤;也不宜穿又瘦又紧的针织裙子。宜穿上下同宽的深色直筒裤,过膝的直筒裙。小腿粗的人首先要选用深色袜子,穿膝下5厘米以上的长裙。

腿短的人下装尽可能长一些,连衣裙的腰应略高于实际的腰部,上衣可略短。裙子对于腿短的人是最理想的服装了。

(9)颈长或颈短的人。颈长的人容易引人注目,如果穿黑色闭领的衣服则使人感到冷漠,因此,适合穿领较高的服装。颈短的人可选无领或低领的款式,通过领型的变化,遮盖颈过长或过短的缺陷。

5衣领与脸型相适宜

从形体美学的观点来看,衣领除了要同衣服整体相称外,还必须同穿衣人的脸型相配,因为衣领处于脸部下端,是有直接的对比作用的。领型适当,可以衬托脸庞的匀称,富有美感。如果领型与脸庞失调,则会使人看起来感到不美观。

不妨把人的脸型分为圆脸、长脸、方脸和尖型脸四种主要类型。

圆脸型的人,为了避免脸看上去更圆,所以不宜穿着小圆型领的衣服,而穿着V形领、宽U形领和尖领型的衣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长脸型的人,如果配上了长型领式,会夸大颈项长度,脸就越发显得长了。因此V形衣领不宜使用。长脸型人的衣领宜圆,颈项外露要少,长发要适中,发型要修剪得蓬松外翘。

方脸型者,不宜着长方形领式,因为领的线条与脸的线条重复,加深了方脸的印象。方脸型配小圆角领式或双翻领为宜,这样可以减少脸型的棱角感。

尖型脸的人选配衣领的范围比较大,除了不易采用同脸型相似的领式外,其他领型都可以相配,尤以配大翻领为美观,通过领样外翻加宽的形式,可以弥补脸颊窄的不足。

如果脸庞小,就不宜穿着领口开得太大的无领衫,否则会使脸庞显得更小。

而脸庞大的人,通常脖子也比较粗,所以,领口不能开得太小,否则会给人以勒紧的感觉。这种人适合穿深V字形领的服装,使面部和脖子有一体感,造成纤细的效果。

总之,衣领要与脸型相配。一般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脸型用“相反相成”的原则去选择领子的式样,扬长避短,弥补缺陷,从而收到美化的效果。

6着装与个性气质相适宜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应准确把握自己的个性气质,通过妆饰、着装烘托出个性,以期获得外在仪表与内在精神的和谐之美。

(1)清纯玉女型。清心、淡雅、举止温柔,可选择清淡素雅的服装。

(2)活泼可爱型。此种类型的人我行我素,宜选色差大的服装。

(3)浪漫潇洒型。此种人气质不凡,可选用随意的服装如牛仔服、大衬衫等。

(4)高尚严谨型。大多事业有成,宜穿正规服装,深色调,表现出严谨的风度。

(5)端庄贵妇型。这类人大多有身份,有教养,气质高雅,应选用质地好、做工精细、不宜花哨俏丽的服装。

(6)温婉淑女型。心灵端淑,可选用古典式休闲装。

(7)娇媚成熟型。此种人清心自然,才智过人,办事干练,应选择质地好,结构简练,做工精细的服装。

三、整体性原则

正确的着装,应当注意服饰的文化内涵,服饰的内在逻辑,风俗习惯,东西方文化与审美的差别,注意着装服饰的系统性,整体考虑,精心搭配。着装时要使各个部分不仅要“自成一体”,还要相互呼应、配合,在整体上尽可能地显得完美、和谐。恪守服装本身约定俗成的搭配。例如,穿西装时,应配皮鞋,不能穿布鞋、旅游鞋、凉鞋、拖鞋、运动鞋。

四、整洁性原则

强调在任何情况下,服饰都应该也必须是干净整齐的,不能有污渍、汗渍,应该勤换勤洗。

(第二节)着装的配色

从视觉效果上讲,服装的色彩在人际知觉中是最敏感的,在人们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社会认同水准以及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已经给各种不同的色彩赋予了相同或相近的社会含义,人们只有基本按照这种共同认识标准去选择适当的色彩认同和搭配方式,才能适应和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符合服饰礼仪的标准。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不同的色彩是由色相、明度、纯度、色性的不同而呈现出来的。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度,即同一种颜色深或浅的区别。越浅明度越强,越深明度越弱。如白色明度最强,黑色明度最弱。

纯度是指颜色的饱和度而言,纯度越高,色彩越鲜明。色彩达到饱和度时,呈现出的是正色,反之,色彩中含灰色越多,纯度就越低,也就是人们习惯说的“色不正”。

色性是指颜色的冷暖,如红、黄、橙给人们以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兰、绿、白给人以冷的感觉,叫做冷色。而对比色则是指两种互相排斥的颜色而言。如红与绿相陪,会使人感觉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这就是说这两种颜色对比度强。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知觉者不同的心理效应,有着不同的象征和意义。

红色:是最能引起人们兴奋和快乐情感的颜色,象征着生命、火焰,象征着热烈、活泼与浪漫。

黄色:显得高贵、华丽、引人注目、引人激情外露。

蓝色:象征着宁静、智慧、庄严、冷静,它能使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给人以高远深邃的感觉。

绿色:是一种清爽宁静的色彩,象征着生命活力与和平,绿色能使人想到青春、活力与朝气。

紫色:是一种华贵、充盈的色彩,比红冷艳,比蓝色神秘。可给人以高雅脱俗的感觉。

黑色:是一种庄重,肃穆的色彩,象征着冷淡、高贵、孤傲、典雅,也可以代表哀伤、恐怖与黯淡。

白色:是一种纯净、祥和、朴实的色彩,象征着清高、纯洁和坦荡。给人以明快、无华的感觉。

二、着装的色彩搭配

现代服装很少由单一色彩构成,而是由许多色彩相互交错、辅助、点缀等方式搭配而成。经搭配后的色彩所引起的观赏者的心理效应,较单色明显不同。

例如,暖色调让人能产生温暖的感觉。于是人们利用这种感觉,可在冬天穿暖色调服装,夏天穿冷色调服装。又如,明亮的衣服色调使人产生轻感,着深暗服色则使人产生重感。因此,年轻人常用上深下浅服装色彩搭配,以便让人活泼、轻松、飘逸的动感,中老年人则在服装色彩搭配上较多采用上浅下深的方式以便给人以稳重、坚实、沉着的静态。

着装的色彩搭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服装色彩的选择应与肤色协调

服装色彩的选择应与肤色协调,因为服装的色彩能影响,甚至改变人的肤色在他人感官中的印象,以达到服装色调与肤色相映生辉的效果。一般来说,面色红润的人适宜穿茶绿或墨绿色衣服。肤色黄白的适宜穿粉红、橘红等柔和的暖色调的衣服。面色偏黄者适应穿蓝色或深蓝色上装,可使偏黄的肤色衬托得洁白娇美。肤色偏黑的人适宜穿浅色调、明亮些的衣服,如浅黄、浅粉、月白等色彩的衣服,这样可衬托出肤色明亮感。气色不好的人适宜穿白色衣服,显得健康。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妆来调节面部肤色,以使更多的颜色的衣服可供选择。

2服装色彩的选择还要和体型协调

人们常用色彩的明度差来改变人们的视觉效应。体型瘦小的人们可着色彩明度较高的浅色服装以显得丰满,而体型肥胖的人们则选用色彩明度较低的深色服装以显得苗条。

3注意服装色彩的合理搭配

服装色彩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从而产生和谐美。

(1)运用相近的色彩搭配。运用相近的色彩进行搭配与组合,这是用色谱上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的方法。如红配黄、黄配绿、绿配蓝、白配灰等,运用相近的色彩配色,自由度比较大、难度也较大,但只要匠心独运,就会使我们身上的服饰颜色既丰富多彩,又柔和协调。

(2)服饰礼仪的“三色原则”。运用相反的色彩配色,应遵守服饰礼仪的“三色原则”,既是说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服饰配色包括西服套装、衬衫、领带、腰带、鞋袜等在内的一切服饰,都不应超过三种颜色,因为从视觉上讲,服饰的色彩在三种以内较好搭配,而且比较协调。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3)运用对比色进行搭配与组合。各种色彩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色彩,如红与蓝、黄与蓝、黄与紫、绿与紫、黑与白等,都是常见的对比色。从本质上讲,一对对比色实际上是由两种相互排斥的色彩组成的,如运用得当,可以相映生辉,给人以清新、明快、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女士穿上一件黑色的真丝旗袍,再配以洁白的珍珠项链或白色的钻石胸针时,白色首饰就会更加醒目,更加迷人。

三、颜色的禁忌

由于各国的民族习俗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迷信的事物及忌讳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某个事物在这个国家被认为是美好的,而在另一国家可能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在禁忌的奇风异俗中,颜色的禁忌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禁忌的颜色。

颜色可以象征喜怒哀乐。我国人们以红色为喜庆、热烈、高贵的颜色,因此新娘穿红衣服。而在西方国家,新娘的婚纱则是白色,以此象征爱情的纯洁、忠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也有新娘穿婚纱的习俗。

不少国家和民族都以黑色作为丧服的颜色,因为黑色显得严肃、庄重,穿黑色丧服可以表示对死者的爱戴和尊敬。但在西方,新郎的结婚礼服却用黑色。而蒙古人却对黑色异常厌恶,把黑色视为不祥之兆,认为它意味着不幸、贫穷等。俄罗斯人也忌讳黑色,有些人连黑猫也讨厌。传说黑猫会给人带来厄运,谁如果在路上遇见黑猫谁就可能大祸临头。

许多国家都喜欢绿色,特别是居住在沙漠里的阿拉伯人视绿色为生命,把绿色当做生命的象征,用于国旗上。但日本人却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吉祥的。埃及人则视绿色为恶魔。英国人也厌恶绿色,因为他们以橄榄色作为裹尸布的颜色。

在法国和比利时,人们都厌恶墨绿色。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曾饱受德国纳粹占领之苦,而纳粹的军服色是墨绿色。

比利时人还忌讳蓝色,如果遇到不祥都用蓝色为标志。

紫色是秘鲁平时禁用的,只有在十月份举行宗教仪式时才开禁。

在巴西,人们则以棕色为凶色,他们认为,死人好比黄叶飘落,所以忌讳棕黄色。以紫色为悲哀,暗茶色为不幸,黄色为绝望,深咖啡色会招来不幸,深为反感。

叙利亚忌用黄色,人们认为它表示死亡。

埃塞俄比亚人当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时穿淡黄色服装。因此,出门做客时不能穿淡黄色的衣服。

欧美许多国家平时忌讳黑色,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

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禁用茄花色,民间一向认为茄花色是凶兆。

泰国忌红色,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因为写死人姓氏是用红色。

埃及人的丧服是黄色的。

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

伊拉克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讳使用蓝色。

在南美洲,不管气候怎样热,还是以穿深色服装为适宜。乌拉圭人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摩洛哥人一般不穿白衣,忌白色,以白色为贫困象征。

西方人通常认为猫是可以带来好运气的小动物,尤其是黑色的猫。在美国却恰好相反,认为只有白色的猫才能带来好运气;匈牙利人也视黑猫为不祥之物,白色表示喜事。

(第三节)女教师的着装

女性的服装比男性更具个性特色,但是要注意自己教师的身份,自己的榜样作用,导向作用,在校园不要穿着的过分性感,过分艳丽,过分奢华。服饰价格不求很高,但是要协调,合理搭配,无论是颜色系列还是饰物、手包等要注意细节,体现高雅、大方、端庄的风度。

一、女教师衣着的美

女教师的服装分为职业服装与社交服装。

女教师职业服饰,它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和象征性等职业服饰的基本特征。能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使教师产生庄重、自尊的心理。应当保持职业服饰的整洁、利落,表现出不卑不亢、热情大方的风度。

女教师的社交服装分为礼服和便服。

在我国,正式的社交场合,女士的礼服是旗袍。旗袍款式流畅巧妙,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朴素典雅、柔美婀娜。穿旗袍时,鞋子、饰物要配套,应当佩戴金、银、珍珠、玛瑙等精致的项链、耳坠、胸花等。直穿与旗袍颜色相同或相近的高跟或半高跟皮鞋。

女性的职业装有三种基本类型:西服套裙、连衣裙和两件套裙。

二、裙装

裙装最能体现女性的体态美。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女性可以穿连衣裙或穿中式上衣配长裙。

夏季可穿长、短袖衫配长裙或者过膝裙。在宴请等正式社交场合,一般要穿长裙,至少要长过膝盖,不应穿长裤、牛仔裤和超短裙。

三、鞋袜

鞋子和袜子在西方被称为“脚部时装”和“腿部时装”,颇为重要。在正式或非正式社交场合,女性一般穿黑色半高跟皮鞋,不要穿鞋跟太高太细的高跟鞋,以免走路时步伐不稳,影响形象。穿西装不能穿旅游鞋、布鞋及凉鞋。否则,被视为不懂礼仪,缺乏教养。

夏天,我们随处可见很多女士穿着长度仅过踝骨的肉色丝袜。但请注意,这种袜子是绝对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穿袜子的礼仪是,丝袜配长裤,以坐着时不露出腿为准,因此建议大家在着裤装时最好穿中筒袜以上长度的袜子。以此类推,如着短裤配丝袜时应当以穿连裤丝袜最为妥当。如着裙装更应当讲究配穿的丝袜,颜色以肉色、黑色最为常用,修长的腿可以穿透明丝袜,腿太细可穿浅色丝袜,腿较粗可穿深色的袜子。千万不要身着一袭昂贵的时装同时却配穿一双短丝袜,或是长度不及裙摆的丝袜。须知无论多贵的服装,配错了袜子便成了穿着方面的极大失败。因此穿衣服配袜子不是小事情。

挑丝、有洞或自己用线补过的袜子,都不能穿着外出,可以在办公室或工作场所预备一两双袜子,以备袜子被钩破时急用。在正式场合着裙装,不穿袜子是不礼貌的。

在西方,西服裙装搭配袜子要穿连裤长筒袜或长筒袜,没长筒袜时,可以光脚,但不应穿短筒袜。

特别提示:袜口不能露在裙摆或裤脚外边;不能在公众场合整理自己的袜子。

四、帽子

帽子是衣着不可缺失的部分,它可以烘托戴帽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人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