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礼仪修养
13490600000036

第36章 人际交往礼仪(8)

(10)考虑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

7国际交往中的馈赠常识

世界各国,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的影响,在馈赠问题上的观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只有把握好这些特色,在交往馈赠活动中才能达到目的。

(1)亚洲国家。

①日本。日本人有送礼的癖好,因此给日本人送礼,往往采取这样的做法:即送对其本人毫无用途的物品以便收礼的人可以再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转送下去。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狸和獾的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15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徽章上才有16瓣的菊花。另外,选择礼物时,要选购“名牌”礼物,日本人认为礼品的包装同礼品本身一样重要,因此要让懂行的人把礼物包装好。

②韩国。韩国的商人对初次来访的客人常常会送当地出产的手工艺品,要等客人先拿出礼物来,然后再回赠他们本国产的礼品。

③阿拉伯国家。在初次见面时送礼可能会被视为行贿;切勿把用旧的物品赠送他人;不能把酒作为礼品;要送在办公室里可以用得上的东西。盯住阿拉伯主人的某件物品看个不停是很失礼的举动,因为这位阿拉伯人一定会认为你喜欢它,并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阿拉伯商人给他人一般都是赠送贵重礼物,同时也希望收到同样贵重的回礼。因为阿拉伯人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问题,不让他们表示自己的慷慨大方是不恭的,也会危害到双方的关系。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礼物,喜欢“名牌”货,而不喜欢不起眼的古董;喜欢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礼品,不喜欢纯实用性的东西。忌讳烈性酒和带有动物图案的礼品(因为这些动物可能代表着不吉祥)。送礼物给阿拉伯人的妻子被认为是对其隐私的侵犯,然而送给孩子则总是受欢迎的。

(2)欧美国家。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双方关系确立后才互赠礼物。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将结束时才进行,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高级巧克力、一瓶特别好的葡萄酒在欧洲也都是很好的礼物。登门拜访前则应送去鲜花(花要提前一天送去,以便主人把花布置好)。而且要送单数的花,同时附上一张手写的名片,不要用商业名片。

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①英国。在这里应尽量避免感情的外露。因此,应送较轻的礼品,由于花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合宜的送礼时机应定在晚上,请人在上等饭馆用完晚餐或剧院看完戏之后。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数并不欣赏,除非主人对这种礼品事前有周密的考虑。

②法国。初次结识一个法国人时就送礼是很不恰当的,应该等到下一次相逢时。礼品应该表达出对他的智慧的赞美,但不要显得过于亲密。法国人很浪漫,喜欢知识性、艺术性的礼物,如画片、艺术相册或小工艺品等。应邀到法国人家里用餐时,应带上几支不加捆扎的鲜花。但菊花是不能随便赠送的,在法国只是在葬礼上才用菊花。

③德国。“礼貌是至关重要的”,故此赠送礼品的适当与否要悉心注意,包装更要尽善尽美。玫瑰是为情人准备的,绝不能送给主顾。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必须做好细致周密的安排。

④美国。美国人很讲究实用,故一瓶上好葡萄酒或烈性酒,一件高雅的名牌礼物,一起在城里共度良宵,都是合适的。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给美国人送礼应在此次交往结束时。

(3)拉丁美洲国家。黑和紫是忌讳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使人联想到四旬斋。刀剑应排除在礼品之外,因为它们暗示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与眼泪是联系在一起的。可送些小型家用电器,例如一只小小的烤面包炉。在拉美国家,征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只要不是奢侈品。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礼物仍然是人们往来的有效媒介之一,它像桥梁和纽带一样直接明显地传递着情感和信息,深沉地寄托着人们的情意,无言地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爱,久远地记载着人间的温暖。

(第五节)公共场所礼仪

公共场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人们来往频繁,若无必要的公约、制度约束众人的行为,正常的秩序就无法维护。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公共场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水平,往往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同样,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表现,也是他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程度的表现。因此,一个社会应该大力提倡以社会公德为基础的礼仪规范。

一、在图书馆阅览室的礼仪

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学习场所。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对准确而又及时的知识信息有所需求,作为最大信息总汇之处的图书馆,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利用。各类读者涌到这儿来学习,交流知识,这里也就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

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

1.安静。“静”常作为警示,凝练地归纳了图书馆中应遵循的礼仪。进入图书馆要做到走路轻,入座起身轻,翻书轻,借用、查资料轻,说话轻,开关门轻。

2.文雅。图书馆内,借用的人很多,要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借好书后,轻声致谢。看书也要遵循礼仪规范,不能将公共书籍中精美的插图,精彩的段落,确实需要的书籍据为己有。这样有失体面,不讲道德。

3.爱护图书。要爱护图书,轻拿,轻翻,轻放。借阅图书要按时归还。

4.进入图书馆要严肃、衣着整洁。不要穿拖鞋背心入内,这有失文雅。

二、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

1.以礼相待。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互祝“早上好”;课间相见,点头微笑,互致“你好”;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别人帮忙,赶紧说声:“谢谢!”“辛苦了!”

2.言行高雅。不打听别人私事,不背后议论其他教职工,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不闲聊谈笑。在办公室要保持安静,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说不做任何与办公无关的事。

3.清洁整齐。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负责卫生值日工作的老师,要提前到办公室,按要求自觉做好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上班时第一个进入办公室的,主动开好门窗;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窗、灯、饮水机关好。

4.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应热情欢迎,微笑起立,让座请茶:“您好!”“请坐!”“请喝茶!”接待客人时如果要离开,或手头正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应对客人讲“对不起,请稍后”。回来后或处理好事了,应向客人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如果被访的教职工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道别:“欢迎您下次再来!”“慢走!”“再见!”

5.不妨碍别人。集体办公室内不得吸烟,不高声讲话,不做体育游戏,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放录音等。

三、会场礼仪

会场是个严肃、庄重的场所,应有文明的举止。

1.善始善终。参加会议应提前入场,按指定位置准时入座,会议中途不得无故离开,不告而退。不在场内随意走动,不做无关事情。

2.保持安静。会议开始要保持场内肃静,自觉听取会议发言,尊重报告人的劳动,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

3.文明听会。在会议中,要虚心听取他人的发言。发言人发言开始或结束时,都应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和感谢。对发言者的讲话要适时作出适当反应,精彩处要热烈鼓掌。在听会中看书报杂志,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的行为。

四、行路礼仪

生活中行路占据大部分时间,要遵循应有的礼仪规范。

1.路遇熟人要主动问候。若作交谈应引至路边,不能妨碍交通。

2.问路意在请求别人帮助,要注意语言的修养和礼貌的行为。称谓要有礼貌,有人向自己问路时应热情指点,如确实不知可表示歉意,不可用不实之言欺人。

3.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4.安全礼让,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礼让保证安全。行路时应注意:空身的人让负重的人;男士让女士;成人让儿童;青年人让老年人;健康人让残疾人。

5.见义勇为。行路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路遇不平,应主持正义,维护真理,分清是非,排解纠纷,敢于和违法行为作斗争。

五、乘车礼仪

1.遵守乘车秩序。礼让妇女、儿童,老年人,病残者。

2.尊重司乘人员。要尊重司乘人员的辛勤劳动,协助维护乘车秩序,保持车厢卫生,向售票员问路谦和有礼,诚恳致谢。

3.乘客间礼仪。上车后主动给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及孕妇、抱小孩者让座,如遇到人给自己让座,应主动致谢。

六、乘飞机的礼仪

飞机是我们可以享受的最快捷的运输工具,也是对乘客要求最严格的交通工具。由于乘坐飞机的特殊性,乘坐飞机的礼仪也比较特殊。

1.乘飞机的时间要求和安全保卫比其他交通的要求要严格得多。首先,要提前一点儿到达机场,留有充分的办理登机牌和通过安全检查的时间,按照规定,国内乘机应当提前30分钟换取登机牌,如果你时间仅晚一秒钟,只要电脑关闭,就无法换登机牌登机。国际班机提前的时间会要求更多。

2.尽可能将大件行李托运,避免上飞机时碰到别人。

3.登机时,应礼让残障老弱妇孺。

4.上下飞机时,要对空姐点头致意或者问好。

5.上机后不要抢座位,应该对号入座,尽快放好物品,行李应放在行李架内或座位下;不要在飞机通道占时间太多。坐卧的姿势以不妨碍他人为好。如果感到闷热可以打开座位上方的通风阀,也可以脱下外衣,切忌打赤膊。更衣需去洗手间。

6.尽快坐好,系好安全带,起飞与降落时关好移动电话、手提电脑、激光唱机、调频收音机等电子设备。飞机平稳飞行后可以使用手提电脑。全程均不可以使用手机。

7.不要在飞机上吐痰、吸烟。

8.在乘飞机时,空中小姐会向乘客们不断分送糖果等小食品。飞机在天空中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压力迅速降低,机舱内气压的下降,会引起人体耳朵出现堵塞样感觉,少数人还可能会产生短暂的听力障碍及耳道疼痛。因为飞机在上升或下降时,由于大气压的改变使中耳鼓室腔内气压异常,造成耳咽管受压而阻塞,断绝了空气进入中耳的通路,使得中耳鼓室腔呈负压状态,人体即会出现耳道堵塞、耳鸣、耳胀、听力下降等症状。因此,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吃些糖果等小食品,不断进行咀嚼和吞咽动作,耳咽管即会随时开合,空气就可自由地出入中耳腔,使得中耳内压和外界大气压力保持正常平衡状态,耳部不适感就会减轻或消失。

9.进餐时,应将椅背竖直,并将前座背后的小桌拉放下来以便服务员将菜盘放上。用餐时禁止走动,以免妨碍餐车作业。享用免费食品时也要量力而行,不要欲壑难填,恨不能一下子吃够半个月的东西。

10.当空中小姐在为大家解说逃生方法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

11.有困难可以按铃请空中小姐帮助,服务时要尊重空中小姐。

12.要保持安静,不要高声谈笑。尤其是夜间飞行或身边有人休息时,以免影响其他乘客。

13.使用盥洗室,要维护卫生,抓紧时间,不要让想使用盥洗室的人在外面苦等。

进入洗手间,应关上门,确定灯亮,表示门已上销,以免造成尴尬场面。

14.在飞机场或候车室内都是不能脱鞋的;而在国际航班和火车上,可以脱下鞋充分地休息。脱鞋行为本身并不失礼,失礼之处往往在于因为脱鞋而“污染”空气。乘飞机应换上干净的鞋子和袜子。有汗脚的人最好自觉不脱鞋。

15.飞机停妥后,等广播提示后再起立走动或拿取行李,以免摔落伤人,影响机上秩序。

乘飞机的禁忌:

1.不得携带有碍飞行安全的物品。在乘坐飞机时通常都规定:任何乘客不得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一切武器和凶器,不得携带一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以及其他任何有碍航空安全的危险物品。

2.在机上与人交谈时要避开那些可能吓着别人的话题,如劫机、坠机等空难事件。也不要对飞机的性能与飞行信口开河,以免增加他人的心理压力,制造恐慌。

3.带孩子的乘客应当避免小孩在机上疼戏喧闹。

4.不在非吸烟区及厕所内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