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13492100000108

第108章 现代性门槛后的生与死

〇夏宏●黄斌

〇虽然你在写作中对身边的单位环境不关注,但对更大的社会环境非常关注,一种巨大的社会变迁被自觉为写作背景。你写过一首《日常之诗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做一个中国诗人》,很大的一个标题,写了租界什么的。

●那首诗比较能反映我思考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是个人的回答。其实对日常单位的变化一样有感觉,比如以前是报社,慢慢成为集团;以前只有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慢慢有了董事长、总经理;集团慢慢成为公司,还要上市,一直在跟着时代变化。

你看古代的诗人,五斗米也可以吃饭,做大官也可以写诗,诗歌还是朝廷的主流的东西,还可以取仕,在当时的文化里它是很和谐的。现在,现代化之后,它就有了冲突。

个人以为,“五四”以后,我们在文化上断裂,西方的一整套东西基本改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出现革命话语。这是晚清至民国现代性进入中国的表现形式。后来有了毛泽东领导下的成功,这是第一次现代性的成功。到了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又是第二次现代性成功的开始。

小时候我在蒲圻新店镇,通过日常生活和中国传统发生联系,比如族群啊、民居啊,住的是三百年前、一百年前的老房子,日常生活里小到零食,大到家具,没有一件器物不是中国传统文明的结果,现代性只是墙上的标语而已,墙上写的是“人民公社好”,可墙的底子还是那种青砖。生活方式没变。但是九十年代以后,原来的农村不存在了,人都打工去了,哪里还有我们小时候那样的日常生活?农民卖了一篮鸡蛋之后,去买红桃K生血剂。现代工业完全摧毁了原来的日常生活。原来农村有节庆,端午划龙舟,春节舞龙灯,我记得七四年开始看到有人扎龙灯,被压抑的节庆娱乐在那时第一次反弹,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性空隙之间。一个村几百号人玩脚盆鼓,沿着镇、县城走,把龙灯玩到你家里去,这都是九十年代以前的景观。九二年以后,大工业生产,商品化,一下子荡涤而过,现在哪还能看到打脚盆鼓了?

〇为什么更多地思考时代的、社会的变迁,直接去写它们,相对而言,更具体、更在身边的环境变化不去碰?

●这可能是一种狡黠,或者说策略吧。因为从个人来讲,你还是渴求从这样的变动里面获得利益的,你想,你的办公室变得宽一点,你住的房子更大点,有更大的桌子让你写字。不去碰触,有生存策略在里边。

〇觉得你诗歌的题材、风格、审美观有古典气息,或者说传统性。我以为你有一个针对性,就是针对前面提到的现代性来写作。

●形态还是现代汉语的,只是取向上相对偏重古典一点。

我有一种看法,七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性的最后一个门槛。七十年代以前,不管现代性如何介入,传统还是有迹可寻的,以后就都被破坏掉了,传统的宗祠里议事、节庆娱乐、民居啊,都没有了。

〇但是这些和你在武汉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很小,但我可以去怀念它。在日常生活里我没有怎么去碰它,但是在文本里可以通过这样的范型去回答一些问题。我就在现代性的秩序里边,我用电脑,做网站,所在的集团还属于最早甩掉纸笔进入网络化的单位……我是把原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放在与现代性相比较的层面来写。

〇但新诗又被叫作现代诗。

●所以我觉得新诗很值得怀疑。从审美的角度,我对现代性是比较抗拒的。诗歌还是要接上传统的气息,看有没有触发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就失败了呗。

〇我们小时候是在比较乡土的环境里成长的,你对现在的城市生活是否有外在的感觉?

●也没有。在城市里认识的人是很有限的,只有公共设施对自己是有效的,谁都可以去享用它,比如博物馆、艺术馆、电影院、商场,谁都可以进去,谁进去都是主人。没有必要拒斥城市生活,我不是写过《不要》吗,比如你不要总开车带着朋友去吃农家菜,这行为是值得怀疑的,很矫情了。

〇那么,过着城市生活,却去回忆乡镇的生活,不矫情吗?

●这个嫌疑是免不了的。但如果你是很认真地看待这个问题,没有炫耀、装饰、表演的成分,那么首先它就有一种记录的功能,现在它确实消失了,这样的记录还是有价值的。然后你倾注一定的情感,它可能就有一种指向。在一个消费主义的年代,后现代的语境中,你这样去写,它体现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群的方式,当时那个群体可以通过血缘组织起来的,可以通过民居、村落组织起来的。现在的组织方式不就是一些关键词了吗?比如说单位的效益,产品的销售量,现在的人通过数字来组织。以前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现在的参照和指向,至少是参照。

〇有没有竭力想挽回什么的意图在里面?

●那倒没有,最多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挽回不了的。

〇如果挽回不了,那么这样写就成了一种策略?

●也不是。比如说,以前我是个蒲圻人,现在是个武汉人……其实武汉在现在这样的架构里还是很弱势的,可以说是中部塌陷的地方,武汉人的文化认同从来就很少,有多少骄傲可言?

〇为什么你不回到自身来谈强势和弱势呢?为什么谈武汉和蒲圻,借助变化的地点来谈而不直接谈自己?

●可能我不是很有优越感的人。我在这个城市里的生活,和我在蒲圻的差别其实不是很大,面对它,没有很疏异的感觉,也没有很亲近的感觉,只是我碰巧生活在这里。

〇是对武汉来说这样,还是对所有的地方?

●差不多都这样。我在新店的时候,我奶奶就跟我说,你父亲在蒲圻,离这儿很远。当时我就想,蒲圻就是这个世界的边界了,除了新店,这个世界只剩下蒲圻了。我有这样的经历,父亲从蒲圻城来看我,他坐了火车,还给我带了七十年代那种很粗糙的俄式黑皮面包。当时吃到面包了,很牛啊,当时新店是没有面包的,火车上有卖的,火车是铁道部的,车上会生产这种前苏联面包。蒲圻是远方,我没有去过。后来读书,课本上写着,北京天安门庄严雄伟,课本上画着的,那是更远的远方。

〇诗歌中,你更多的是在回忆。

●我比较喜欢那个时候的认识,有局限的认识才是好玩的,虽然很不通情理,但是很有趣,我觉得比较美。

〇谈到城市、城市生活,某些负面的价值判断就出来了;谈到年少时的乡镇生活,基本上都是肯定的。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形象,就是农村人到城市来讨生活,基本上他们是属于被剥夺的阶层,需要被悲悯的对象。

●其实我没有把城市生活当作负面的东西,你看我不是写过《日常之诗……》吗?对于城市的底层……我们都是通过读书出来的,偶然地生活在这儿,不必由上至下地看他们。我们也接触到农民工,给我们装修房子、搬家具啊,肯定有触动,但是我很反对代言,你说你一感情冲动了就给他们代言,那很矫情。你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不如只说自己。

前面我不是说过,在单位里不要成为一个“器”,你在单位里觉得不公平、不合理,而去告状;然后同样的,因为你有乡村背景,农民工为你搬了家具、修了水管,你就去同情他,为他代言。我以为这两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对这两方面都要保持警惕。当然,这里面个人参与了多少,这个问题我倒是要认真考虑的。你问我为什么不把个人的体验带到这个城市里来,而是过多地去回忆那些乡镇生活经验?这是个问题。我对城市生活有回应,但不多。

〇毕竟你是在都市化的生活中去回忆、去写年少时的乡镇生活。

●可能城市我写得不好。我写过在“钱柜”唱歌,在“神曲”喝酒,可比重很少。我不觉得外在于城市多少,也不内在于它多少,只不过人生如寄,不过如寄在城市而已。我没有有意去比较城市和乡村,相反我对城市还有种认同感,比如我老写到武昌府,写和女儿一起去昙华林,买酒啊,逛老街,其中就有一种认同意识。以前我们的蒲圻县,两汉的时候和武昌都是沙羡县,唐朝以后也属于老武昌府了,我总觉得蒲圻和武昌本来就是一个地方。

〇为什么面对现在,一下笔就向过往、消逝的时间概念转化,总是要把时间推到以前去呢?

●不知不觉就写到经验以后了,觉得现在的经验沉淀得还不够吧,一时还无法有热情地去描绘它。

〇对你写过去我有一个疑问,你能确信自己不去美化它吗?

●很有可能。美不美化是很主观的事情,主观性是避免不了的,这种美化我以后还是避免不了的。有可能以后会写在单位上夜班,以前我上夜班,天天喝酒,酒足以带来快乐。

〇为什么要去美化“过去”呢?是因为不能面对现实?

●现实的、现在的东西离经验近了,天天都在对付,你的手伸过去可以碰到,所以可以放一下。而远处的东西,你怎么抓也抓不着了。但还是有问题,我也反省过:你为什么老是写一些消逝了的七十年代的东西呢?如果它不死绝,我可能还对它放一马。

〇和你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看,好像怀旧有一种必然性。比如书法是一种正在走向消逝的艺术,从年轻一代来看,它的命运令人担忧,电脑教育普及了。

●书法的境遇看来比诗歌要好。比如大街上有店面存在,要写招牌,手写的比例还比较大;街面上,诗歌没有什么份额。

〇但诗歌可以转移啊,比如说流行歌曲就转移了很多诗性的东西。

●这才是真的问题所在。如果诗歌不跟大众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发生关系的话,它肯定垂死。

书法这样的东西,用商业话语来说,它是一个CI标志,如果被别人辨识为不同,它是本土的、中国的,和英格兰、德意志的是两码事,那可能还暗合了全球化的作为资本的策略,它可以和别的一起摆在博览会上,供人挑选。

如果我有敌人,那就是资本,它兴起,普遍化,它的整合能力太强。

〇乡土是用以抵抗全球化最有代表性的武器?

●可能是最靠得住的武器,就像长矛对大炮,打不过,但是最顺手。

〇你写的年少时生活的地方、人,基本上都是一种失败的结局。后来你在父亲住院、去世期间,还写了不少以生死之间为主题的诗。

●就是一种对失败的书写,对垂死的书写。明明知道父亲癌症骨转移,不治,但这个过程中必须去治。理智和行为还是有一定分裂的,情感也在介入。那段时间,我天天给他送饭,每天问他想吃什么,尽可能去满足他。然后说说谎言:你可能慢慢康复。但心知肚明。

〇是不是可以说你在写着挽歌式的东西?

●挽歌谈不上,那是西方的形式,中国的只是悼亡。其实我的感性不那么强烈,到父母双亡的时候,感情全来了。以前我也没有对中国文化这样思考过,但是父亲死了,这扇门关闭了。我就绕过他去追溯,通过文本去看一下屈原、陶渊明、杜甫,再去找一个精神上的父亲。以前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古代诗人一直可以写到死,意识到了之后,就得自己来承担了。

〇从你父亲去世后,你开始大块地回忆、大量地写蒲圻,那是要补救什么?

●以前认为父亲不可能死,现在这种“不可能性”已经出现了,以后可能更多,所以想尽可能地去记录一些东西。我对人比较敏感,对风景、爱情倒不敏感,写人比较多,那些人都很熟,人的活动一记叙下来,就是文。

〇父母的离去对你的写作发生了多大的影响?

●一种突然间中断的感觉,觉得人更加孤独了。以前,家是完整的。母亲是2000年去世的,当时感情上很难受,但还没有特别中断的感觉,因为父亲还在。父亲生病的时候,我的家庭条件好一些了,可以把他接到武汉来治,但是又治不好。整个过程我参与其中,直到送他走,对我的刺激比较大。中断之后,眼界放大了,开始对风俗、对人群敏感起来,以前好像视而不见,随时都存在的东西,没有特别的感觉。

父亲相当于我的导师,总是和我讲道理,把我带到他的文人朋友那里学习写诗,培养我写毛笔字。母亲给我的,更多是生活上的关爱。

〇你写了一首给父母上坟的诗,里面写到生覆盖了死。

●生,有它本然的恶。只要生长,就会去攫取。善,就像老人对孩子,要抚育,他要,我给。善到后来,越来越是无力的,爱也是无力的,没有条件的。死呢,没有办法被经验到……可以这样比喻一下,死就是无力的善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