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怎样舍,怎样得
13494400000020

第20章 对孩子要舍得“爱”

前些年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夫妻俩打工打了二三十年,好不容易在自己事业成功后才生了一个儿子。夫妻两人当时都五十左右了,也算晚年得子,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更何况这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不容易。但夫妻俩考虑到孩子的将来,想到自己的摸爬滚打,本来是想让孩子过上一个好日子的,夫妻俩赚得钱也够孩子花一辈子了。就这样,夫妻俩对孩子特别宠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就这样过了十几年,孩子人倒长得蛮帅,但品行有点不端,经常惹是生非,把夫妻俩弄得焦头烂额。夫妻俩看到这种情况,不知道用了多少办法,但就是不管用。转眼孩子就到初三了,夫妻俩也知道凭孩子的实力考不上重点高中,就算用钱买进高中,也无济于事。但还是决定送他去上重点高中,为了改变孩子。夫妻俩决定让自己变得穷些。就这样,夫妻俩的公司“倒闭了”。

孩子到学校后,刚开始过得生活还是像以前那样,吃喝玩乐。但知道自己家的公司破产后,父母的日子也过得紧。要钱也拿不到钱,自己要不向别人借钱,但自己一向大手大脚惯了,那些狗肉朋友也挺势利的,知道自己还不起,也不会借,那就只剩下偷和抢两个方法了。当时不是没想过偷和抢,但看到父母亲都很大了,加上公司又破产了,自己万一真的被抓起来了,那父母亲将来怎么办。就这样一步一步做自己的思想工作,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进的方向迈步。自己拿起来了那些无聊的书看起来,慢慢地学习成绩提高了。就这样,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

夫妻俩本来打算告诉孩子真相,但想到孩子一旦到大学,两个人又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又会大手大脚,坏毛病又会重新回到他身边。无奈,继续瞒了几年。孩子毕业找到工作锻炼几年后,看到孩子真的长大了,才把事实真相告诉孩子。

这虽然是个小故事,真假不知道,但可以告诉父母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要舍得爱,但舍得爱不是溺爱。对孩子要舍得让他吃苦,不吃苦,就不知生活的艰辛,不知生活的艰辛,就不会珍惜美好生活,就会生在福中不知福。

许多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什么事都不用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的是小皇帝的生活,生活好像就是享受。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就像是温室的花朵,难以经历风雨。若换个方式去爱,可能做父母的要舌下那份不忍心。

为了防止溺爱孩子,有人提出一套培养孩子的方法,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培养。有这么一套培养方法:孩子哭了,作为妈妈的,本来要给奶给孩子吃。但有时可以不给,要狠下心来——不是孩子哭几下就能把妈妈的心苦软的。孩子撒娇哭鼻子的时候,也不一定要惯着,要给孩子一点“教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会哭的孩子不一定有奶吃”。孩子四五岁时,可以让孩子到外面买买东西。现在的幼儿园小学的教科书不会教孩子这些生活常识,得自己在生活中去教。德国的幼儿园有个课程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回家,这在中国是不可理解的。棍棒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对孩子要多些“棍棒”,少些“胡萝卜”。要舍得用棍棒,这看起来是不爱,实际上是更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