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13495800000018

第18章 《格尔尼卡》

我从不寻找,我只是发现。

——毕加索

(一)

毕加索虽然平时定居在巴黎,但他一直也没有加入法国国籍,而是始终以一个西班牙人自居,并且时刻关心着西班牙的命运。

1931年,西班牙人民在民主革命中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1936年,人民阵线在西班牙国会选举中获胜,成立了以左翼共和党人为首的共和国政府。

这个消息传到巴黎后,毕加索与所有西班牙人一样,都为共和国的成立而欢呼。

然而,自从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欧洲各国的法西斯分子便一直蠢蠢欲动,战争的阴云也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在这期间,毕加索创作了大量的富有战斗意识的作品。比如在一组描绘西班牙斗牛的画中,狂暴的公牛吞噬着马的内脏,女斗牛士也被公牛挑出了肠子,奄奄一息。公牛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看着它的战利品……

这里的公牛就代表着邪恶和暴力,而马则代表着人民。

1936年7月,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西班牙法西斯分子佛朗哥发动了内战。在巴黎的西班牙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极为愤怒,并纷纷到毕加索的家中,邀请他参加支持西班牙人民的政治斗争。这不仅因为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更因为毕加索有着极高的世界声誉。

毕加索虽然一向不愿参加政治运动,但出于对自己祖国的关心,他十分痛恨佛朗哥的行为。所以,这一次他决定挺身而出,成为西班牙共和党中的一员,用自己的声誉与画作支持西班牙的共和派。

为了表示对祖国人民的支持,从不接受官方任职的毕加索欣然接受了西班牙人民政府对他的任命,出任普拉多美术馆名誉馆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担任官方职务。

1937年初,毕加索开始创作铜版画,其中包括九幅明信片大小的图,原本是计划将这些版画分开来卖,以救济西班牙的难民。然而当作品完成时,这些版画看起来显然是一个整体,因此他决定整套出售,另外还加上一首影印的诗稿。这首诗毕加索所创作的诗歌写得又长又激烈,还附上了英、法两种译文。

毕加索还在这套版画的封面上为其题名为《佛朗哥的梦幻与谎言》。一张接一张的图片,连贯地叙述了佛朗哥这个妄自尊大的武装叛乱分子所造成的暴力和灾难。

为了展现出这个独裁者的性格,毕加索还在这套版画中创造出了戴着头巾、看起来十分古怪而令人讨厌的形象,暗示着这个人企图伪装成为基督教的英雄、西班牙传统中的救星。这个形象手里拿着一面旗子,上面有个虱子形状的圣母玛利亚,而他用斧头猛砍一尊崇高的古典雕像;他骑在一头猪的背上,拿枪向太阳射击;女人们四肢伸直地死在田野中,有的还带着孩子从着火的房子中逃出来,有的失望地举起双手;……

只有一头公牛逃脱了这场灾难,使劲地用角将这个怪物的肠子撞出来。这头勇猛的公牛就是毕加索的化身。毕加索用一连串的形象完成了这套檄文式的版画。

(二)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分子为了支持佛朗哥的暴行,出动轰炸机袭击了西班牙巴斯克区的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小镇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小镇上有7000多居民,他们世代都在这里生息、繁衍,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将小镇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文明的历史文化城镇。

遭遇轰炸的这天正是小镇的集市,而下午4点也是集市最为热闹的时候。忽然,一群飞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黑压压地遮住了晴朗的天空。就在人们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一枚枚炸弹如同雨点一般落了下来。

顿时,格尔尼卡小镇房屋倒塌,人们的哭声震天,到处都是血肉横飞。

轰炸机共在这里狂轰滥炸了3个半小时,造成1600多人死亡,800多人受伤,70%的建筑物都被炸毁,景象简直惨不忍睹!

惨案发生后,举世震惊,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对这场惨无人道的暴行口诛笔伐,甚至投笔从戎。

消息传到巴黎后,毕加索简直怒发冲冠。他深为遇难的同胞感到悲痛,也对制造这起惨案的法西斯分子深恶痛绝。

他立即决定以这起惨案为题材进行创作,画出格尔尼卡被炸的惨象,以此来表现对法西斯的痛恨,唤起更多爱好和平的人们来一起对抗法西斯的暴行。

其实在早些时候,毕加索就曾接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一幅画。但他不喜欢奉命作画,所以站在画布前很久也提不起兴致来。

而现在,满腔的怒火让他无法停笔。毕加索冲入画室,几乎是一气呵成地画完了这幅画。接着,他就开始不分昼夜地修改这幅草图,总共画了60多幅草图。

6月中旬,经过毕加索的修改整理,这幅结构宏大的作品宣告完成。

在画的左边是一头木然站立的公牛,象征着残暴的士兵;在公牛的旁边,是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儿子在痛哭。她仰望天空,眼睛里充满了怒火。

中央是一匹倒在地上被刺穿了肚子拼命嘶叫的马,马头顶上一只代表“夜之眼”的电灯在发光。在马匹的旁边,是一名英勇的战士,他紧握利剑,剑已经折断,战士的身体也残缺不全,但他的手中仍然紧紧地握住战斗的武器,表现了西班牙人民绝不会轻易放下武器、誓与残暴的敌人决战到底的英雄气魄。

画面的右边,是两位惊恐的妇女,一位正高举双手,狂叫求助,另一位则在拼命奔跑。在她们的上边,是手举油灯、目瞪口呆的见证人。

《格尔尼卡》的画面采取了古典的三角形表现手法,以黑、白和灰三种颜色构成了低沉的色调。画中没有飞机、枪炮和炸弹,但却将残酷的战争所造成的死亡与恐怖的景象一展无疑。画面已经超出了对事件本身的表面描述,而转化为画家对这一惨状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痛楚。

同时,画家还以立体主义的法则,将物象解体、扭曲,从而抓住了悲哀与残酷、痛苦与恐惧、挣扎与绝望等全部的意义,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冲击力。

《格尔尼卡》在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巴黎的人都来观看这幅杰作,评论家们也纷纷发表评论,认为“《格尔尼卡》是一份反法西斯的战斗檄文”,“是被天才的精神扩大了的义愤与恐怖的呼声”。

(三)

《格尔尼卡》在巴黎展出后,又陆续被送到挪威、英国和美国等国家进行巡回展出。所有看到《格尔尼卡》的人,无不为它震撼人心的力量所感染!

对于这幅画作,毕加索也是一反以往从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诠释的习惯,他说:

“绘画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房间,它也可以成为战斗的工具,成为反对残暴和黑暗的手段。”

作为一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在《格尔尼卡》即将展出之前,毕加索就发表了一篇政治声明:

“西班牙的战争是一场反人民、反自由的战争。作为一名艺术家,我的一生就是要向反动势力和艺术的死敌进行不懈的斗争。”

“从我现在正在创作的、名为《格尔尼卡》的大幅绘画当中,从我一些其他的最新创作之中,都明确地表达了对这一伙军人集团的深恶痛绝——正是他们,将西班牙推向了苦难和死亡的深渊。”

的确,《格尔尼卡》就是毕加索刺向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更是一枚重磅炸弹。它在全世界所引起的震动,是任何锐利的武器都无法比拟的。从它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它就不仅仅是一幅画了,而是全世界爱好和平和反对战争的人们的正义宣言。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年,法国沦陷,这幅画无法被运回欧洲,毕加索只好将它租给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但他表示,当他的祖国西班牙恢复民主政府之后,他就将这幅画运回西班牙,献给自己的祖国。

毕加索去世后,直到1981年9月10日,经过西班牙政府的多方努力,才终于将当时估价4000万美元的《格尔尼卡》按照毕加索的遗愿运回了西班牙,被精心收藏在他曾经担任过名誉馆长的普拉多美术馆中。

同年的10月25日,在毕加索百年诞辰之际,这幅画正式对外展出。

遗憾的是,毕加索最终也没能够亲眼目睹西班牙人民为了欢庆《格尔尼卡》的胜利归来而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