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难忘又一年
13510700000026

第26章 建设“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国际旅游岛——海(2)

一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大自然是令人敬畏的,但人类可以探寻自然规律,可以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民本思想可以说开创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先河。三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延续几千年的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四是“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古代的中国,就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尽管观点可以不同,但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和谐相处。这是多元文化共存思想的发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这些内容如何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结合起来?我想,不能只是浅层次地展示历史实物形态或历史事件文本,要深入挖掘中国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优秀精神实质。当然,首先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历史充满感情并有充分地理解,才能使旅游者感同身受地经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满足。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丰功伟绩。七次远航,代表了中华民族走出去了解世界的渴望,同时又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的中华文明,既是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之旅”,也是一次次的“文化传播之旅”。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最有利的条件在于,这既十分符合世情、国情和岛情,同时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

符合世情——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一业兴、百业旺,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交通、通讯、餐饮、商贸、文化、娱乐、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23元,旅游直接就业与带动就业之比为1比5。因此,世界各国都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旅游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我们要坚信,机遇与挑战并存。历史经验表明,在受到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冲击后,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具有较快的恢复重振能力;历史经验还表明,抵御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危机中的机遇。大危机有大机遇,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在国际旅游业基本疲软的特殊时期,充分把握“海岛度假休闲旅游”已成为国际游客首选旅游方式的时代特征,使我们海南岛突围而出!这就是最大的机遇,对此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有一个问题,海南人必须思考:为什么全世界的游客无论春、秋、冬、夏都首选夏威夷或者地中海作为目的地?我想,只要我们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所谓的“危机”就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转折点。

符合国情——中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按照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该国的旅游业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当前,旅游消费已成为我国众多消费领域中增势强劲且潜力巨大的一个新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国家对旅游业的定位,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成为新世纪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在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大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的重要举措。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培育消费热点、提振旅游市场信心、保持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具体体现。

符合岛情——海南的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决定了海南走不起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发展老路,必须走一条以现代旅游业为主导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路。建设“国际旅游岛”,符合海南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和建设好这个全国人民的“大花园”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政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提出,海南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旅游业国际化程度”,把海南建设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期望殷殷,可谓“天时”;

海南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一流,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生态花园”、“长寿岛”、“天堂岛”、“健康岛”等美誉,用海南省一位领导的话说,“在中国能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的海岛度假旅游胜地相媲美的只有海南”。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考察海南后,赞誉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海南具备“国际旅游岛”所需要的一切自然条件,可谓“地利”;

建设国际旅游岛合乎岛情、顺乎民意,也得到了全国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全国政协到海南调研后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大思路,是生态文明的大手笔,是特区建设的新宏图,关系到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全局。以这样有利的舆论环境,加之海南人民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可谓“人和”。

那么,该用怎样的发展思路去建设呢?在“国际旅游岛”的概念中,国际化并不排斥本土化,突出本土化反而是真正与国际接轨。所以,建设“国际旅游岛”,应该突破常规、与众不同,在“特”字上做文章,才能大有作为、赶超其他国家的“国际旅游岛”。

首先,要体现“特征”。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设“国际旅游岛”就要体现这个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的特征。要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特区的旅游开放政策,在建立新的旅游管理体制方面先行先试。当然,向国家申请签证、关税、航权、融资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海南人首先要有先进的理念,要有国际的眼光,要树立信心、把握机遇,这些是比黄金更为宝贵的东西;

其次,要体现“特色”。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不是首创;“椰风海韵”并非海南所独有,夏威夷、巴厘岛无不如此。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突出中国文化、海南特色。海南有丰富的黎苗文化、清官文化、贬官文化、儒官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巾帼文化。要培育、提炼好这些独特的文化,造就闻名遐迩的国际旅游品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靠赌场、不靠红灯区,也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要通过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个窗口,自豪地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自信地展示当今中国的大国气度和时代精神;

最后,要体现“特点”。所谓“特点”,是指向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特殊的高标准服务。平心而论,海南现有的各项硬件、软件设施,无论是交通、购物、住宿、金融等等,距离“国际旅游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更新观念,首先在改善服务上痛下功夫,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让游客住得舒心。旅游消费需求已经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过渡。因此居住环境在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等方面要更好地满足游客;二是要让游客游得开心。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整体开发,在现有的景区里面不断丰富和增加堪称精品的内容,使游客流连忘返;三是要让游客吃得放心。重点是要在丰富海岛饮食文化的同时,着力抓好食品安全;四是要行得安心。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五是要让游客买得顺心。从一般的旅游商品到海岛特产,再到进口免税商品,经营网点要合理布局,商品质量要有保证,消费维权要渠道畅通,商品种类要丰富多样。总之,在海南,那些体现了时代特征的高科技产品,一定要保证游客们看得见、买得到。

我以为,衡量是不是“国际旅游岛”,外国游客的数量是一个标准,在海南落地的外国旅行社数量是一个标准,来海南发展的外国企业数量也是一个衡量标准。三者兼备,才能真正说明海南的各种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商业环境等等)达到了国际标准。不要只看岛上游客增加了多少,还要看海南的软、硬实力增强了多少,看旅游业在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我总愿意举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展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我对义乌的书记、市长说,衡量义乌的国际化程度,不能仅看有多少外国人来采购货物,更要看有多少来自五洲四海的商家和国际品牌来这里交易、在这里销售!试想,如果我们在海南建起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城”、“国际品牌城”,使海南成为诚信的海洋、购物的天堂,那对建设“国际旅游岛”该有多么大的助力啊!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指出:“这是海南发展史三又一个里程碑。海南将迎来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同志表示:“只有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大胆突破,出成绩、出经验、做贡献,才能不负中央所托。”的确,从辽东半岛到广西北部湾,沿海经济带已经形成了一串璀璨的珍珠链,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将成为这串珍珠链上耀眼的链坠。

清茶一壶,与老友“秉烛夜谈”,实在是人生一件快事。我们从海口谈到三亚,从儋州谈到博鳌,从东坡居士谈到宋氏家族,从天涯海角谈到澄迈老城,从李硕勋烈士谈到红色娘子军,从“洋浦风波”谈到十万人才下海南。海南有自然风光,有人文风情,有革命风貌,有开放风气。

元符元年(1098年)的十二月十二日,苏东坡在日记中写了自己到海南后思想的变化:“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洲在大赢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

“有生孰不在岛者?”这样的人生哲学发问,也许能给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更为广阔的遐想。梭罗的《瓦尔登湖》流芳百世,也成就了瓦尔登湖的旅游盛名。今天,每一个亲历瓦尔登湖的游人,他们收获的并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他们收获的也是心灵的恬静、也是绿色环保思想的洗礼。同样,海南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岛”,她的资源得天独厚,她的境界也须比天宽广。

2009年5月7日,星期四,晴

在成模局长陪同下,我们一行赴三亚市,在南山会馆出席“全国部分旅游景区工商局旅游市场监管联盟制度启动仪式”。三亚市郭保红副市长也参加了仪式。

会场上,海南三亚市工商局蔡仁武局长、广东肇庆市工商局吴日裕局长、四川乐山市工商局袁晓东局长、云南丽江市工商局屈春亮局长、山西忻州市工商局秦晓峰局长、陕西延安市工商局刘一良局长、山东济宁市工商局刘云良副局长、湖北十堰市工商局李建锋局长、湖南张家界市工商局杨序清局长、福建南平市工商局杨闽同科长、浙江温州市工商局张大兴科长、江苏扬州市工商局陈荣进副局长、新疆伊犁自治州工商局任晓农副局长等13位同志,身着五颜六色的海南“岛服”,意气风发。

大家先观看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宣传片。然后,郭保红副市长致辞。他介绍说:三亚于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地处北纬18度,是全国唯一的热带旅游城市;2008年,到三亚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达到604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60%以上;三亚山、海兼备,还有温泉、岩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三亚工商局按照总局和海南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实施“9分倒扣制度”和“12315行政执法网络24小时值班”制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接着,三亚市工商局蔡仁武局长代表13个旅游景区工商局宣读《联盟章程(草案)》,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就《联盟章程(草案)》表决并签字,蔡仁武局长代表旅游景区工商局发言。最后,李文章同志代表总局讲话,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能、继续创新,为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9年5月8日,星期五,晴

从三亚启程返京。

遥想当年,东坡居士离别海南时以诗言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时此刻,我愈加坚信,海南是一个有条件让全国全世界旅游者都感叹的神奇地方。建设一个“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国际旅游岛,既是海南人的雄心与任务,也是工商人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