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难忘又一年
13510700000045

第45章 科学发展的中国广告业——北京行(2)

既然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就必须把发展当作是监管的目标,让监管承担起促进发展的重任。同时,监管是发展的保证,只有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保证产业健康发展。30年经验证明:广告监管不仅没有妨碍产业的发展,反而借助规范提高了行业的诚信度,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产业的跨越,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消费水平。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成熟,广告媒体环境的不成熟,广告受众心理的不成熟,产业发展速度的不成熟,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的不成熟,如果简单地依靠市场“无形的手”来调节行业发展,很难奏效。因此,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必需有政府出面进行监管干预。广告监管,就是政府在不成熟市场环境中“有形的手”。

因此,监管不是妨碍发展,发展也不是抛弃监管。监管与发展的辨正关系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有赖于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可以说,离开了公平竞争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就谈不上发展。甚至可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今天,时代已赋予“发展”以新的内涵: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广告业的发展及围绕发展的广告监管工作也不例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广告业发展”,我们去年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它们的初衷与目的都在于此。

中国的市场环境、文化背景、媒介环境是惟一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国家现有的发展模式能够同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中国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国内市场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共时性的竞争态势,是中国广告业发展问题的既定现实。对这样一种复杂的现象,任何现有的理论和模式都只有借鉴的可能、没有照搬的便利,中国广告业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握全球的大趋势,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下工夫,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说到趋势,在与海外同行交流时,我喜欢引用一个例子,为广告的全球化趋势加一个注脚,更想让他们感受出中国广告业者的真诚、智慧与创意,以及中国广告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伊拉克战争,公认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但一家中国企业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就巧借对和平的呼吁赢得了自己的市场,并由此成就了广告史上的一段传奇。事出2003年3月20日,上午10点35分,伊拉克战争爆发。得知消息,一家广告公司为“统一润滑油”制作了一条一语双关、意味深长的新广告,24小时后即插播在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事件特别节目中:“少一些摩擦,多一些润滑,统一润滑油”。万众注目当中,这则制作费用仅有18000元的商业广告,冷却着战火给世界带来的喧哗与躁动,也使“润滑”的功能从机械运转向“和平共处”延伸,两者的关联既为厂家带来了知名度美誉度,又为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回报:一个月中,该产品的出货量多出2002年同期的100%;销售额创历史地突破亿元大关。

“少一些摩擦,多一些润滑”能“四两拨千斤”、在无数观众心里引发共鸣,立意之外,巧在借势。

要把握好这些势、这些趋势,还须回到一个基本点,那就是我们前边提到的:给中国广告业一个准确的定位。早在1998年,作为历史上的第一次,英国在提出“创意产业”的范围时,就将广告业纳入其13个行业之中。显然,今天将中国广告定位于“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创意经济中的创意产业”,并非某种“史无前例的创举”。

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兴起,确实为发展广告业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国内广告业实力不强、人员分散的现状。有业者敏锐注意到:随着这样的兴起,广告公司并非只有“做大做强”一途;相反,在继续扶持、整合“大”和“强”的同时,应当留意创意经济和产业的特点,让有创意的个人和群体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十分赞赏这样敏锐的观察与判断,因为工业时代的“大”与“强”,并不能替代或覆盖创意时代“小而强”的经济形态和产业形态。“小而强”往往更有利于企业成为对市场反应灵敏的“快公司”和“瘦公司”。当前,我们大学生就业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包括广告在内的创意产业,正处在越来越广阔的上升空间,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趋势,使知识真正改变命运。韩国提出过一个口号:“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我们大学生能赢在创意、赢在中国,就是创意在赢、中国在赢。因为青年不仅是创意产业的未来,也是创意创业的今天;不仅是中国的未来,也是中国的今天。

然后,我转入了对“后驱”的探讨。因为科学发展的中国广告业要走得又好又快,除了拥有监管与发展这两个“前驱”,还必须有两个后劲十足、能适应多变复杂路况和环境的“后驱”,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维护好国家利益。

关于“后驱”,首先,我谈了和谐的广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以和谐凝聚力量、以和谐成就伟业。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广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广告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度量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一个规划科学、监管得力、服务到位、健康规范的广告业,必将极大地拉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广告监管必须成为“和谐监管”。这里说的“和谐监管”,主要指我们监管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脱离了和谐的目标,我们的监管就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点。我们的广告监管要基于公众利益、要体现公众利益;而体现公众利益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促进社会和谐,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监管”的另一层意义在于我们的监管方式也必须以和谐为要。对于当前的中国广告业来说,和谐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广告监管观。

其次,我谈了文化的广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内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的威廉斯曾经叹息:“文化”这个词,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因为“复杂”,就必须要分辨良莠,区分先进与落后、优秀与腐朽、健康与低俗。

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健康文化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低俗文化不断宣战、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作为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一个重要部分的广告,必然也成为其进程中的一个风标。没有谁会否认:广告重塑了社会的价值观。一部广告史,也就是社会价值的重塑史。如果我们只关注广告的商业推销而不关注广告的“文化推销”,就难以全面把握广告的“力量”。

最先对“文化”作出现代定义的泰勒,把道德纳入了文化这个“复杂的整体”。道德伦理问题,应当成为讨论广告与文化的题中之义。市面上流行的最错误的一种说法,就是所谓广告没有好坏之别,衡量广告好坏的惟一标准是产品的销量。这种说法助长了广告低俗化,为问题广告提供了口实。本来,商家追求广告的经济回报无可厚非,西方有句格言:“推销产品而不做广告,犹如黑夜之中暗送秋波”。然而,广告大师奥格威还有一句话:“凡是不能拿给你家人看的广告,就不要做,那肯定是坏广告”。

我们必须清楚底线的存在:商家不能违背市场伦理,广告也不能违背广告伦理。康德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想它就越敬畏,那就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对于广告的伦理底线,我们从业者和监管者必须心存敬畏,因为只有心存敬畏,我们才会时刻记住它遵循它。事实上,广告的伦理底线,各国在相关立法和行业自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尽管具体而论每一个广告所承载的文化“份量”不尽相同,也不应苛求每一个广告都要去“传道、受业、解惑”;但是,是否存在广告伦理底线不能成为业界“孰能无惑”的通病;“无害无益”,也不能成为我们广告行业的追求或盾牌。作为中国广告的监管者,工商部门担负着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消除虚假违法广告,不断提升广告的诚信度和真实度;二是清理低俗不良广告,不断提升广告的格调和品位。

再次,我谈了中华民族的广告。

不寻常、不平凡的2008年,给我们以启示。“5·12”汶川大地震,天灾突降,我们同道义、共担当。抗震救灾期间,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广告社会责任的“集结号”》,提出:抗震救灾是各行各业的动员令,是中国广告社会责任的“集结号”。呼吁我们中国广告向灾区救援集结、向灾区重建集结;向英雄壮举集结、向民族精神集结;向自我净化集结、向自我升华集结。我们知道,中国广告30年来高歌猛进,猛进中必须谨守“责任的铁律”。特别值得欣慰的是,在抗震救灾的号角声下,中国广告已成为一支活跃的、能战的、高尚的有生力量。“多难兴邦”、“多难兴业”,这就是中国广告的社会责任,这就是灾后重建中的广告力量。

2008年的另一大事是北京奥运会。在这里,我想换一个角度,再谈一谈全球化趋势和地球村现象。1492年,哥伦布为寻找通往印度的一条捷径而远航,他没找到印度,却发现了新大陆。据说返航后他对家人说了一句话:我意外发现地球是圆的。五百年后的2004年,一位《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前往印度,写了一本在激烈争议中畅销西方、也挣了我们中国读者不少银子的书,比尔·盖茨说“这是所有决策者、企业员工都必须读的一本书”。整本书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作者对自己家人说的:我意外发现世界是平的。

这当然不是一个哥伦布式的新发现,在那本《世界是平的》书中,字里行间也仍存有很多西方的偏见。但它用通俗形象的方式使地球村和全球化成为了一句流行语,而这一比喻的灵感正来自东方:一位印度高科技企业家告诉作者“世界的经济舞台正被夷平”。

对此,我想说的是:世界是平的,并不意味着从此国门不复存在、国门不再设防。我们的广告监管必须基于公众利益,我们的广告业发展必须基于国家利益。在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怎样发展好广告产业,既维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又为世界经济和世界人民作出我们的贡献,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必须解决好的新课题。其实,在世界越来越平的今天,地球也仍然是圆的;平与圆,才呈现出多元之美、才呈现出生命活力。

事实一再证明:广告业的发展、中国广告的行业使命,其实源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同样,广告业的发展、中国广告的行业使命,又必须适应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我们的事业是为了人民,我们的发展要依靠人民,我们发展的成果要惠及人民,要时时处处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他还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中国广告的行业使命,也要基于公众利益、也在于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要符合“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主题。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选择广告业的发展战略。只有全面协调广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顺应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潮流,广告业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我们知道,四轮驱动的汽车更稳健、更协同,更能适应多变复杂的路况和环境,因而也就更具有长途奔驰的能动力和机动性。无论是“5·12”大地震、北京奥运会,还是“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国际金融危机,都凸显了在广告业发展中,监管、发展、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四者互为关联、共同驱动的本质。发展,是第一要务;监管,是实现第一要务的保障;社会责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国家利益,体现了“统筹协调”的精髓。“四轮驱动”,揭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广告发展战略的真谛;换句话说,中国广告业的科学发展,必须是基于“四轮驱动”的。

最后,我寄语在座的风华正茂的北大学子们:

90年前,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我们的“新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新青年》杂志诞生于9月,其创刊辞就是在为我们青年作一则最动情、最鼓舞的广告:“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青年毛泽东曾踊跃参与少年中国学会。在今天,“少年中国”伟大复兴的责任,则不在他人,正在我们在座的各位身上。梁启超的话相信大家都熟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想,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也正好是今天演讲的一条主线。当在座的各位同学怀抱着文凭与理想走出校园,我期望大家记住自己来自“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记住既要“内图个性之发展”,又要“外图贡献于其群”。惟有发现价值、造福社会,才是新青年的必经之途、才是新青年的必由之路。这是我的信念,愿在此就教于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是9月22日,233年前的今天,内森·黑尔英勇就义,大家一定还记得中学课文里他的故事和他的遗言。三年前我在耶鲁大学短期学习。那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到耶鲁演讲,总书记说:“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深深感染了我和许多中国人。”再过几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将迎来一个光辉的时刻:国庆60周年。60年前,新生共和国百废待兴,60年后,日益强大的祖国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个甲子风云的奋斗与激荡,一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刻,我愿引述这段话,并与大家一同重温《新青年》杂志创刊辞最后的那句结语——“青年勉乎哉!”

“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走出教学楼,与燕园里的莘莘学子走在一起,胡锦涛总书记的话回响在我耳边。从红其拉甫山口到未名湖畔,这是一段遥远的时空,但花儿能够这样红,依然是因为用青春的血液来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