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打开《爱是寂寞撒的谎》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一本很特别的好书来阅读。这几年在网络上跟文学打交道,好书其实已经司空见惯了,因此只是一般性阅读的感觉。可随着文章的深入,作者那细腻的文笔、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的世俗冲突,竟把我的灵魂一点点的带进去了,使我跟它有了深刻的共鸣!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剖析女性灵魂与情感的好书,也是一本冲击传统理念的好书。社会的前进是需要过程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一个高度。道德观念的更新也是需要过程的,也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把一个新的道德观念名正言顺的展示给民众——本文作者就是这个新道德的先驱。
这个作品真实的为女人说出了爱与性,说出了女人在道德和人性之间,如何安顿身体和灵魂?代表了当今中国女人性的现状和家庭的状态。
无性和无爱的家庭,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已经被有关部门调查认可了。不管它是以隐含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公开的形式存在,它的比例却是相当可观的,这种影响人性的亲情家庭,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可究竟如何才能解决呢?这也许就是本文作者向人们提出的问题。
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心中难免有很多的伤感和失落。女人——其实仍是弱者。她们需要真正的解放,而不是口头上的解放。
作者在书里所描写的,全然是一群善良的女性,本文的主人公,飘儿,是一个爱事业、爱家庭、疼丈夫的好女人。那个中年还未嫁人的市妇联主席李芳,为了一份真爱,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也造就了一个好官。“一个好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的支持!”这话,是千真万确的。可在这里,这个好女人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的红颜知己。只有红颜知己才能牺牲掉更多的*****,叫他做个好官。这里也蕴含着她一份真挚的企盼——他能平安的做人和活着!真爱是无私的,真爱是忘我的!我本人喜欢作者笔下的李芳!
文中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女人们,她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姐妹,你在了解她们的时候,也了解了自身,了解了一个女人的世界。尽管她们当中有的人为了追求幸福,在做着一些违悖当今伦理的事情,然而她们却是自尊、自爱和正直的。她们无私的付出了真正的感情,却得到了很多的不公,无怨无悔也许就是女人们对爱的执著,也是她们勇于牺牲的骨气。
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社会的事。可当今的社会,受旧传统、旧礼教熏陶的女人们,尤其是70年和70年代以前的女人们,却把婚姻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在她们心里,婚姻重于一切,即使没有爱、也没有性。
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女人,婚姻就像一个牢笼,一个禁锢自我的围城。传统的旧观念,就是那把封闭的大锁,使女人在痛苦中恪守着从一而终的生活。就连思想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她们怕的其实不是“背叛”,而是舆论和良心的谴责,怕的是打破一个旧的平衡,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因为那样也许就再也不被认可了。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情有理的,摆在众人面前不合情理的事情,发生在某个人身上确是符合情理的。因为她(他)有自己的处境。理解才是良好的做人心态呢。人与人之间,如果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和谐的环境就形成了。
忘掉一个人很难,解除一段婚姻更难,所以迎刃而生就是婚姻和爱情的脱节,这不被现代伦理认可的事物却急风暴雨般的荡涤着寂寞、孤独的人们。聊天室——网络交流的空间就形成了。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抒发着情感,等待着自己的机遇。这难道不叫人深思吗?
在旧格调的小说里,性——是叫人们堕落的祸水、根源。在新派小说里,性——的确是*****和****的代表。可在本文中,性——有着一个独特的属性,它是人性的体现,也是真爱的体现,更是家庭稳定的根源。同时,在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以叶飘儿为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她们所追求的东西并非仅仅只局限于性。她们努力逐寻的是对于爱情、生命、幸福、以及人生归宿等问题的思考。于是这“性”,就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人性的尊严、爱与生命的力量!
好女人,并不意味着恪守一成不变的婚姻,也不意味着守住无爱的枯井死掉,“贞节牌坊”已经是历史上愚昧的见证了。“爱是寂寞撒的谎,爱过的人是相恋还是遗忘?”真是个难以回答清楚的问题,然而无爱、无性的家庭,虚伪的存在着,难道不是摧残人性吗?事实其实是这样,只是人们不敢去面对罢了。
就是真爱,如果没有正常的*****,难道不是空洞的组合吗?人性,为了一份干枯的情感,而牺牲掉原始的本能,就能做到不留遗憾吗?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应该明白,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实是不存在的。那只不过是没有到达珍爱境界的一个谎言罢了。
打开这本书,你会悟出很多道理,正视很多问题,特别是当你是一个有经历的女性读者的时候,你会由书中的人物联想到自己——你难道真没有过本文主人公飘儿那样的心理波动,没想过要重新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吗?你能够像李芳一样爱得那样无私而执迷吗?你能够像宝欣那样爱得勇敢而简单吗?你能够像玲玲一样在被抛弃受伤后不做怨妇吗?在我看来,女人、男人,只要目的是纯真的,那么爱是没有罪责的。
回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水妖是个洞察世情的作者,在她的小说中,有许多描写都对弱势群体寄予深深的爱与同情,还有平民百姓对“好官”的渴望和期待,看似不经意的穿插,实则是她的高明安排,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小说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使人读之更具深意,也许正因如此,才使这部小说风行网络,短短时间内点击已逾五百多万,评论三千多条!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活着就会肩负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很多的牺牲,包括自己的爱与感情,有时也要为家庭、事业牺牲掉,可一个人能有多少青春年华?能有多少阳光灿烂的岁月?你真的就不想为自己真实的活一次吗?
所谓人性回归的年代,是不是真的来临了呢?
凌云燕
2006、9、9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