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传记作品。
作者皇甫斌是位离休老同志。他用近一年的时间,几易其稿,写成这本传记。
皇甫为复姓,陕西白水县人,少小之年身背行李参加革命工作,初为延安大学学生,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他跟随人民解放军进入西部古城西安,先后工作于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中共中央西北地区工作部;50年代中期来到甘肃,先后任甘肃省委副处长、天水市委书记,60年代“援藏”,1972年返回甘肃后又先后任天水市委副书记,天水地区体委主任,地委秘书长、副书记,天水地区专员,1984年12月任甘肃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党组书记,其后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1998年离职休养。
皇甫斌同志有在大区、中央机关工作的经历,又有长期从事基层党务、行政和文秘工作的阅历,其中在天水的时间长达16年之久,他称天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15岁参加革命工作,在党的阳光雨露下,由一名农村学生成长为党政领导干部。党务、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工作他都干过,酸甜苦辣他都尝过,几十年来既有胜利的自信,也有挫折的失意,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误的苦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不断跋涉,苦苦追求,终于迎来了新世纪向小康社会全面进军的盛世。他的传记作品《跋涉》就是他的理想追求的文字载体、生活阅历的真实纪录。
诚实守信,刚直公正,虚心好学,顾全大局是皇甫斌同志的最大特点。他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无论下基层调研,到农村救灾,或者去西藏高原,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下。以人为本,顾全大局,决不自以为是。他胸怀宽广,心地坦荡,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1960年他任天水市委书记时只有27岁,他的许多下级和同事的资历都比他长,工作有一定难度,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尊重别人,广泛听取大家意见,集思广益,将市委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进取的有力的工作班子。“援藏”8年返回天水后受到不公正的安排,他亦能正确对待,努力做好工作。他善于学习,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干好一行。做农村工作,他学农业知识,写出了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到西藏工作,他虚心求教,很快熟悉了藏区的风土人情、民族特点和党在西藏的特殊政策。干广播电视,他学新闻业务,50岁后一边工作一边苦读,终于以优异成绩学完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新闻系的全部课程,成为广播电视工作的内行,还写出了多篇很有见地和水平的理论文章。他对人的问题尤为谨慎,即使是犯有错误的人他也能以诚相见,耐心帮助,做“冷处理”,因而团结教育了不少同志。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夫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定天下”。刘少奇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中也强调共产党人要加强自身修养。皇甫斌同志正是这样一位一贯十分注重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兢兢业业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党为人民工作了近半个世纪的厅局级领导干部。这是难能可贵的。文集对此都有较充分的反映和印证。
一个干部的成长离不开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政治路线的制约。《跋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坚持正确思想政治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当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时,他的工作就比较顺利,容易取得成绩;当“左”的思潮和错误路线占上风时,他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工作也难免受阻,难有作为。个人如此,党和国家亦如此。“文革”时的极“左”思潮将社会引上歧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使国家民族重新焕发青春,欣欣向荣。我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皇甫斌同志撰写传记的行动也为老同志离退休后发挥余热,安度晚年提供了又一个范例,这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借《跋涉》出版之际,写了上面这些话,作为祝贺和引言。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