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离休后,许多同志屡屡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一则可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二则可以展现人生价值。我对此建议有些心动,但又难下决心。我想,那些早年入伍的老红军、老八路,他们回忆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历程生动感人,对后人会有莫大的启迪。而我自己,只是沾了点战争年代的边边,费好大劲勉强写出来,既不生动,又没有多大的用场。因此我在晚年选择了书法,5年来天天习作,从不间断,宣纸已经用了40余刀。然而今年3月份,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要求我们离退休老同志撰写文章,结集出书。盛情难却,我用了一个通宵,写了一篇名日《心态》的文章。这篇小论文,延大甘肃校友会办的刊物《夕阳红》全文刊载了。老校友们看后的评价是四个字:“情真意切。”同时又鼓励我趁着现在精力尚可,动手写点回忆录文章,让自己与自己的历史对话,使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升华。这种观点似有道理。不说什么著书立说吧,就是给后代留点念想也好,说不定对他们的成长还会有些好处。于是,我由动心到下决心,开始了拟用一年时间完成书稿的动作。
为使读者对我的过去先有个概括的了解,我愿以《心态》一文为引言,把它排在书的开头。
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近期拟编辑出版《甘肃省老干部建言献策录》,要求老同志对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提点意见和建议。这对我来说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099虽然尚无“言多必失”之虑,却也实在是闭门不出,缺乏实践,很有空谈之虑。离休五年了,平民生活已经习惯了,很少用脑,而突然论政,空虚无词。但组织上对我们的关爱和照顾无形中提高了老干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党做点事情的强烈意识促使自己毅然投身到此次征文活动中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医疗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年轻干部的迅速成长接替,老干部成为一个很大的群体,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和历史渊源,老干部这个群体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非同小可的。因此我想以《心态》为题,围绕老干部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把握好自身心态的问题发点议论。这样引申,也许对社会稳定有点益处。
老同志多有自己辉煌的经历,其中一部分人曾为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立过汗马功劳;另一部分人则是新中国早期建设的见证人。他们有过胜利的欢乐,也经历过太多的曲折和艰辛。
我是解放战争末期入伍的老延安大学的最后一期学员。15周岁在延大参加革命,65周岁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离职修养。在半个世纪的长途跋涉中,历任一般干部9年、县级干部21年、地级干部20年(其中正厅级18年)。这里不妨用几句话概括之:
从政沧桑半世纪。
风霜安危何曾计?
国家五级均从事(中央机关、西北大区、省委、地委、县委);
党政财文屡经历(主管、分管过农业、工业、财贸、文教、党群、政法)。
遍及全国各省市;
世界屋脊有足迹(1964年经中组部统调,被甘肃省委派往支援西藏工作8年,1972年返回甘肃)。
走过了这样漫长的历程,即使不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这样的调皮话,也引起了一些忘年知己和年轻同志的共鸣,大家一致感到这本身就可算作一种辉煌吧。当然,与那些革命前辈和政绩卓著的英杰相比,又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如何对待辉煌,大体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背上包袱,念念不忘,振振有词,耿耿于怀,热衷于攀比,牢骚满腹,甚至动辄盛怒,对新人辈出吹毛求疵,与新鲜事物格格不入;另一种是当老百姓心安理得,处事得体,乐于“伯乐”,采取不同方式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对晚年生活充满激情,对国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显然,前者的思路有误,自讨苦吃,也有碍健康;后者自然是难能可贵、明智可取的了。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最高原则。那种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势必落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不能自拔,越陷越深。因此,我认为我们老同志的当今首要,应当是实事求是地看待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过去,如果说我们自己还有某些辉煌的话,当然应当归功于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哺育,归功于历史的造就,决不能据为己有。自己的所作所为同革命成功、建设成就相比较,不过是高楼大厦的一块砖瓦而已,微不足道。我们尽管不必妄自菲薄,但更不能洋洋得意,忘乎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多数城市和部分农村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我们伟大的祖国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迈向新的辉煌征程。伟大成就世人公认并为之钦佩,我们老同志更是欢欣鼓舞,感到无比的自豪。正如一些老同志所说:“这把年纪了,高兴还怕来不及呢!”
当然,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无比关心,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困难和矛盾,诸如一些干部的腐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等,老同志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切望励精图治,这很正常,出现一些过激言辞也在所难免,但我们相信问题总归是可以解决的,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力度。事实上,我们国家面临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不遇到难题才是奇怪的。现实生活中的大量问题甚至是难以接受的社会现象,同我们国家大踏步前进的步伐相比较,毕竟是性质有异、大小有别的,况且许多问题还是前进中、发展中遇到的,因而也是不难解决的。我们不必为此过分担忧,更不能以偏概全,以至于对来之不易的美好前景产生误解。
我们老同志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是十分幸福的,离退休了,工资照领,补贴照拿,医疗费照报,节日有人慰问,旅游有人组织,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现职领导还时不时地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他们经验教训中的营养成分,这就很可以了,知足常乐吧!试想,苏联解体时,据说一些部长居然上街清扫马路以维持生计,那是何等的惨痛啊!
十六大精神催人奋进,老同志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遗余力。“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此外,趁着写这篇文章的机会,向省委省政府提两点小建议,请其酌处。
一、延安大学校友毕业证书的认可问题。在甘延大校友曾有300余人,年事已高,每年逝世若干,现在只剩200多人了。这些老校友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学员,早在1988年就为他们补发了大学毕业证书。但我们甘肃至今未能发个通知予以认可。本来“认可”已无什么实际意义,可对这批老同志来说却是个“心病”,有失落感,也觉不公。其观点是,国民党管辖的学校的学历一律承认,而我们共产党惟一的一所大学的学历居然长期不予认可,思想不通,意见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因此,建议省委发个通知,圆了这批老同志的梦吧。办这样的好事很有好处。
二、延安大学甘肃校友会的活动经费问题。校友们的政治热情很高,常常搞点有意义的活动,如国庆、春节、党的生日、党代会前后的座谈会,敞开胸怀,谈古论今,精神为之一振;还办了个内部刊物交流心声;每年派员出席全国校友总会举办的联谊活动。这样就得有点经费。同学会之类的社团组织及其活动,中央不再提倡和支持,但延大校友会与黄埔军校这两个社团均是国务院批准的,不在其列。现在的情况是,黄埔军校和后来组建的延安精神研究会,省上列入编制之内并有固定经费,惟独延大校友会“靠边”。我在离休后,甘肃延大校友总会选我担任会长。去年全国延大校友总会还推荐我为副会长,深感经费之难,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别无他求,只是恳请每年拨给我们几万元的固定经费就可以了,这批老同志将不胜感激。
这些就是我目前的心态和面临的境况。
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