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祁连医录
13581900000031

第31章 经络肢体病证(10)

本病的病因、病机,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多由于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而致,饮食入胃,由脾所运化,如过食腥发动风,炙□厚味、烟、酒、浓茶、辛辣,以致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更兼腠理不密,经常涉水浸湿,外受湿热之邪,充于腠理,发为本病,所以内在的湿热与湿热外邪相搏结,是本病的实质,从其临床特点来看,若与风邪兼挟则游走善变,瘙痒明显,弥散泛发;若湿热从火化则皮损焮赤津水。又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性粘腻故缠绵不愈,经常复发。余在长期反复实践中,根据对病人的临床观察,以湿热型较为多见,又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之分,同时湿与热二者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在施治中权衡病人各阶段湿与热的比重,或侧重于清热利湿,或侧重于利湿清热。本案例一、二为热重于湿,例三为湿重于热的典型病例,基本反映了本病的治疗原则和立法。

治疗标准:

1.临床痊愈:全身皮损完全消退,仅留色素变化,自觉症状消失。

2.基本痊愈:全身皮损基本消退,或遗留少数残存顽固皮损,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药疹(药物性皮炎)

例1:卢××,男,45岁,农民。

初诊:1997年3月21日。患者一周前外感后,到村卫生所诊治,服用复方新诺明片一天后出现高烧,颜面、胸部及颈项处皮肤潮红肿胀,瘙痒明显,随后口唇、肛门、尿道口出现水疱、糜烂,疼痛较剧。伴有心烦心急,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辨证:血热蕴湿,湿热结毒,发于肌肤。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处方:清热解毒除湿汤。

银花30g 连翘15g 黄芩10g 黄连6g

黄柏6g 栀子6g 大黄6g 白藓皮15g

车前子10g 滑石粉12g 白茅根15g 苡米15g

生地15g 陈皮10g 甘草5g 人工牛黄4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另用马齿苋60g、黄柏30g、龙胆草30g、土茯苓30g、苦参20g,煎汤湿敷。拭干后用醋酸可的松软膏涂于患处。

二诊:1997年3月24日。上药服完,高烧已退,皮肤潮红肿胀减轻,口腔、肛门、尿道口糜烂面仍有渗出液,大便已畅,心烦急消失。原方减去栀子、大黄、人工牛黄,加入苍术10g、地肤子10g、蝉衣6g,继服6剂。

三诊:1997年3月30日。服药后,颜面、颈部皮疹已退,肿已消,皮色恢复正常,其他部分皮损渗出液减少,未见新生皮疹出现。小便清畅,上方减去黄连、车前子、陈皮,加入白术15g、赤芍10g、首乌15g,再进6剂。

四诊:1997年4月6日。药后病情好转,颈项部、颜面、胸部皮疹全部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口腔、肛门等处糜烂面平复,嘱以原方继服3剂,以固疗效。

例2:马××,男,17岁,学生。

初诊:2000年7月18日。患者三天前贪凉食冷后出现腹痛泄泻,自服“去痛片、痢特灵”治疗,第二天面部出现散在粉红色丘疹。手部亦有此类皮疹,瘙痒,灼热,随后开始肿胀,双眼睑尤甚,不能睁开。大便略溏,粘液较多,尿黄,饮食不香,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湿热结毒,外感风邪,发为湿毒疡。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疏风解表。

处方:除湿解毒汤。

黄芩10g 生石膏30g 赤芍10g 泽泻10g

荆芥10g 防风10g 黄连6g 银花15g

白藓皮15g 滑石粉12g 葛根15g 蝉衣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2000年7月21日。服药后,面部肿胀渐消,红斑渐退,未见新生丘疹,纳食已香,大便基本成形,小便略黄,现表症已解,湿热未清,前方减去荆芥、赤芍、葛根,加入车前子10g、白术10g,再进3剂。

三诊:2000年7月24日。颜面部及双手红肿已大部消退,皮肤稍红,痒感已减,皮肤有轻度脱屑,口稍干,舌苔自稍黄,脉细数。因邪热过盛,灼伤阴液,前方去泽泻、车前子、防风、白术、滑石粉,加入麦冬10g、山药15g、生地12g,以养阴生津,药服6剂,症状全消,临床治愈。

按:药物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过敏性或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体质或变应性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具有抗原性的药物是发病的外因条件。药物过敏性皮肤病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

祖国医学文献中虽然查不到“药疹”的记载,但是曾提到过某此皮肤病是因为与“食入禁忌”或“触犯禁忌”有关。看来古代医学所说的“禁忌”与现代所谓之“过敏”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脾湿不运,蕴湿化热,外受毒邪刺激,湿热毒邪发于皮肤所致。概括地讲,就是内有湿,外有毒,湿毒化热所致。因而称为湿毒疡。西医所谓之过敏性皮炎、药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也都包括在湿毒疡范围之内。

瘾疹(荨麻疹)

例1:李××,男,38岁,农民。

初诊:1998年3月21日。患者在三天前,劳动后出汗较多,回家后颜面、胸腹皮肤突然瘙痒,随后出现红色风团,臀部及腰部相继出现,昨天开始发冷发烧,体温38%左右,大片风团漫及全身,时起时落,但始终未能全部消退。头面及上肢有发胀感,发红。风团初起时色淡,并高出皮肤表面,继而肿胀稍消,留有红斑,痒感特别明显,影响食欲及睡眠,大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稍数。

辨证:内有蕴热,风寒束表。

治法:散风,清热,通里。

处方:消风散加减。

荆芥10g 防风10g 赤芍10g 黄芩10g

牛子10g 蝉衣10g 白藓皮15g 生石膏30g

大黄8g 苍术10g 地肤子10g 浮萍10g

连翘15g 白蒺藜10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8年3月27日。服上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皮疹大部分消退,但仍有新起的小片风团,肿胀已消,瘙痒减轻,大便已通。再按前方减去大黄、生石膏,继服3剂。

三诊:1998年4月1日。服完上药,皮疹全部消退,晨起有散在小风团,其他无明显不适,嘱咐再进3剂而愈,未见复发。

例2:刘××,女,34岁,工人。

初诊:2000年9月7日。患者4年来全身间断出现红疙瘩。剧烈瘙痒,时起时落,午后和入夜发疹较重,无一定部位,特别是春冬季傍晚更重。曾服用“扑尔敏、维生素C、强的松”等药治疗,药后稍减,不日复发,未能更治。伴有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等症。体查:四肢有散在指盖大或钱币大不整形之大片扁平隆起,表面淡红,略有皮屑。舌质红少津,脉沉细。

辨证: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

处方:当归饮子加减。

当归15g 川芎6g 白芍15g 生地30g

防风10g 荆芥8g 白蒺藜12g 首乌15g

丹皮10g 栀子6g 知母10g 地骨皮10g

僵蚕10g 地肤子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2000年9月13日。服完上药,皮疹明显减少,瘙痒亦轻,只是午间吃热食后仍有少数皮疹,晚上基本不发,嘱以原方再进10剂。

三诊:2000年9月23日。服药后,皮疹基本不发,全身略有痒感,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等症均消,夜寐已安。症属虚热已退,营血渐充,风燥未平。继以原方减去栀子、知母、地骨皮,加入生黄芪15g、乌蛇15g,再进6剂后,皮疹未发,皮肤光滑,临床治愈。

按:瘾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俗称“风疹块”,西医称为荨麻疹。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一般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本病的发生多因七情内伤,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和,卫外不固复感风邪而诱发;或因过食高粱厚味、晕腥动风之物,脾胃滞热,再感风邪而发(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若平素体弱,阴血不足,阴虚生内热,血虚生风;或反复发作,气血被耗,风邪侵袭而致(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由此可知风邪是本病的主要条件。而“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与寒相合而为风寒之邪;与热相合而成风热之邪。风热、风寒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风热、风寒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则起风瘙隐疹。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祛风为主,急性者宜辨清风热、风寒之不同,分用疏风清热和疏风散寒之法,并根据不同兼挟证灵活化裁;慢性者多以养血祛风润燥为法,酌情加蝉衣、地肤子、白藓皮、乌蛇等祛风止痒之品,多获良效。

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例1:钱××,女,31岁,工人。

初诊:1989年7月30日。患者一年前夏日汗出乘凉后,颈部、腰背部起扁平丘疹,瘙痒,逐渐成片分布,发展至全身,皮肤变粗变厚,晚间瘙痒加重,致使不能入睡,饮食、二便尚正常。多方求医治疗未效,故来我院寻余诊治。体查:颈部、躯干部及双下肢有散在铜元大小之皮损,肥厚粗糙,边缘不齐,皮纹加深,颜色较正常稍暗,表面有菲薄脱屑,皮损周围现散在抓痕、血痂。

辨证:汗出受风,邪客肌肤。

治法:活血祛风止痒。

处方:四物消风散加减。

生地15g 当归12g 赤芍10g 红花6g

荆芥6g 防风10g 白藓皮15g 地肤子10g

浮萍6g 白蒺藜10g 全蝎6g 僵蚕10g

焦楂15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2剂。外用皮炎宁酊敷于患处,每日3次。

二诊:1989年8月12日。服药后瘙痒减轻,皮损范围减小,变薄,夜寐稍安。以原方减去浮萍、地肤子,加首乌15g、乌蛇15g,再进15剂后,皮损消失,痒止,临床治愈。

例2:杜××,男,45岁,农民。

初诊:1991年9月7日。患者在四五年前,颜面、颈部、躯干、四肢均有粗糙肥厚之皮损,奇痒难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多次治疗不效。近一年来皮损逐渐加重,皮色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治法:疏风止痒,养血润燥。

处方:当归饮子加减。

当归30g 熟地20g 白芍12g 防风10g

白蒺藜10g 首乌15g 阿胶15g 生黄芪15g

全蝎6g 百合12g 杏仁10g 焦枣仁15g

远志6g 陈皮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20剂。外用当归30g、紫草20g、全蝎15g、蜈蚣10条、蟾酥皮15g,共研细末。以牛油炼化调匀,敷于患处,热烘15分钟,烘后擦去药膏,每天1次,四周为一疗程。

二诊:1991年9月27日。上药服完,皮损稍薄,脱屑减少,瘙痒减轻,心悸怔忡消失,已能安睡。效不更方,原方继服20剂。

三诊:1991年10月17日。服药后,痒感明显减轻,粗糙肥厚皮损变薄,部分硬皮逐步脱落,底层有新生皮肤生长。原方减去远志、焦枣仁、白蒺藜,加入乌蛇15g、丹参15g,再进30剂。

四诊:1991年11月17日。痒止,皮损基本消失,局部皮肤接近正常,依上方意配制末药一料,以固疗效。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牛皮癣是一种患部皮肤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在中医古文献中,因其好发于颈项部,又称摄领疮;因其缠绵顽固,亦称顽癣。相当于西医学的神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