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13588300000025

第25章 关汉卿

关汉卿(约生于金末,卒于宋亡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戏剧家,他取得的成就可以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相提并论。1958年,作为世界名人,中国和世界各地开展了纪念关汉卿的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所剧院、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大都人,生活在金宋相继灭亡、元朝正在统一中国的时期。那个年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关汉卿看到这种现实,决心不走仕途这条路,而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才华倾注于戏剧艺术。

作为受压迫知识分子阶层的一员,关汉卿长期生活在平民百姓中间,交结多是社会地位低贱的人,这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从他写的一些散曲如《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等中可以看到他不受传统的礼教和儒家思想的束缚,在到处存在邪恶势力的社会中,在世态炎凉的恶劣环境中,他具有一种傲岸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执着的性格。他在《不伏老》中,把自己比喻为一颗“铜豌豆”,就是表明了他不受世俗约束的个性及其顽强的特征。

关汉卿不但致力于杂剧创作,有时还亲自登台演出。他是当时戏剧团体“玉京书会”的代表人之一,和当时的一些杂剧作家互有往来,与当时著名女演员朱帘秀交往也很深。可以看出,关汉卿既是一位伟大的戏剧文学作家,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戏剧活动家。关汉卿的戏剧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强权势的凶狠残暴,又有平民百姓、寻常人家的悲剧遭遇;既有对官场黑暗无情的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栩栩如生的是些普通妇女的形象,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燕燕等,她们大都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雄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奏响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著名的戏剧。主人公窦娥是个命运悲惨的下层社会的弱女子。她从小死了母亲,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蔡婆婆是个放高利贷的,和独生儿子一起生活。窦娥嫁过来不久,丈夫就生病去世,这一家庭里便剩下了一老一小两个寡妇。村中的无赖张驴儿强迫窦娥嫁给他,窦娥不愿意,张驴儿想用毒药毒死蔡婆婆来陷害窦娥,哪知道反而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就反咬一口,恶人先告状,说窦娥下毒药毒死了老公公。官司打到县里,糊涂的县官认定窦娥是凶手,要她承认是她毒死公公(张驴儿的父亲),窦娥坚决不承认,县官严刑拷打,窦娥还是不服。县官要拷打蔡婆婆,窦娥为了免除婆婆的痛苦,宁愿自己受罪,便承认是自己毒死了张驴儿的父亲。一场冤案铸成,窦娥被判死罪。窦娥赴刑场时,下起了六月雪,把全剧推向高潮。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他在元代剧坛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日亭》、《鲁斋郎》、《单刀会》是他的代表作。